中國再度成為台灣媒體的焦點,依《天下雜誌》報導,中國大陸每人平均年所得自一九九一年的一九六美元,成長至今達八五四美元,將近有三三五%的增幅,去年一至五月商品銷售累計額達一千九百億美元,年成長率達一○.三%,是個具有十三億人口、國內生產毛額( GDP )達一.二兆美元的巨大市場。
在這龐大商機的想像空間下,隱藏著兩個台灣產業發展過程中沒有經歷過的問題,首先在大陸市場縱深不足下,價格快速殺戮,除了國際品牌外,尚要面對相當多當地品牌的競爭。依知名市調公司統計,光上海市商場每月平均就出現九千種新產品,面對這樣的競爭,所顯現的是自九五年至九九年全中國民間消費價格指數逐年下降三%至七%。
另一個問題點在於,過去台灣所發展的海島型區域經濟,是建構在彈性、速度、靈巧的製造優勢,而中國屬於大陸型經濟特性,行政區域有三十多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五百多個城市,以及二千三百多個縣,區域間的文化差異相當大。
一位上櫃的企業主就舉出知名手錶品牌 SWATCH 以其在上海發展成功的經驗,卻無法移植在三小時車程外的寧波的例子,認為若沒有足夠的資金、體力及懂得取捨,在大陸發展自有品牌及通路,就會像日本侵略中國般陷入中國焦土政策而失敗。 過往捷足先登的勝利,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後,將面臨時間及體力的嚴酷考驗。
美國最大零售商 WAL-MART 一年銷售額二二六六億美元,以中國一年商品銷售金額四千五百六十億美元,僅相當於兩家 WAL-MART 的規模,然而經營的複雜度卻千百倍於兩家 WAL-MART。
知名企管刊物《哈佛商業評論》認為,一家成功的企業只能在研發、製造、行銷三個功能中取其二, 這是外包作業( outsourcing )的精神,台灣企業在跨入龐大的大陸內需市場時,還是應保持彈性、速度、靈巧的優勢,專注於製造、研發,把終端市場行銷外包給國際或當地品牌發展,這是在觀察企業進入大陸市場應特別注意的方向。
本周要導入的公司是勤美,設立於一九七二年,資本額十一.一九億元,創立初期以生產專利手提式烤箱行銷美國起家,有鑒於產業面臨轉型瓶頸,於八一年跨入鑄造業,目前營業項目為銑鐵買業、鑄件業務、鋁壓鑄件,就產業地位而言,為台灣及大陸第一大廠。
勤美董事長何明憲帶領公司從早期生產外銷手提式烤箱,至現今的鑄件大廠,轉型之間充分展現台灣中小企業所具有的靈巧彈性與核心競爭力特質,未來有鑒於大陸地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產品生產國之際,鑄件又為所有機械工業之母,故自九二年起便積極在大陸市場布局,除早先設立的勤美天津廠之外,蘇州廠、福州廠將成為公司今年的主要成長動力,充分顯現出何董為具備延續企業成長動能特質的優秀經營者。
由於鑄件屬於工業材而非消費材,且產品具有以下四項特性──重量重、單價低、運費貴、交期短,因此工廠設置地點相當重要,國外的廠商與產品並不容易打入國內市場,加上產品因為屬於少量多樣性,廣泛應用於機械、機電、汽車、建築、零件、傳動系統、軸承零件等。由上述特性來看,鑄件業的最大競爭優勢就在於,能否結合在工業製造興起的地點及大量的資本投入。
鑄件業屬於傳統的黑手行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經營規模,通常無法投入大量的資本擴廠,勤美在台灣月產能達二千八百噸,大陸三千九百噸,建立起相當規模的進入障礙;其次勤美自九二年起於天津設廠、二○○○年於蘇州、福州設廠,主要以工業製造興起的中國大陸工業都市為廠房據點,在中國大陸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戰略地位的同時,也搶得了成長的先機。
目前勤美(台灣)鑄件產品多以內銷為主(七成以上),客戶涵蓋全國各大機電、壓縮機等大廠,包含東元、瑞智、東芝、三洋等,手工具機的力山、巨庭,汽車業的中華汽車、福特等。
勤美本身為國內最大銑鐵使用廠商,於八八年開始跨入銑鐵買賣業務,由於原料本身具有相當的波動性風險存在,公司跨入銑鐵業務買賣正可彌補因原料價格上漲或是下跌所可能帶來的成本風險。由於銑鐵買賣業務屬於大宗物資,利潤不高,然而今年來在國際大廠減產效應之下,銑鐵價格從年初的一三○美元低檔上漲至一五○美元,毛利率從去年的○.六%回升至四%以上,有相當顯著的回升。
中國大陸市場的布局更是勤美在未來成長上的一大主要動力。中國目前為全球第二大鐵鑄件生產國,同時也是第二大需求國,從二○○○年中國鑄造年鑑來看,九八年全球鑄件總產業達四六八四萬噸(台灣約八十萬噸),大陸產量達七七三萬噸,約占一六.五%,僅次於美國的九二二萬噸(一九.七%)。
以大陸地區目前的鑄件廠來看,全國鑄造廠約一萬二千家,加計小型工廠達二萬四千家,平均個別年產量僅四百噸,均未達規模產量,其中年產量達一萬噸以上者僅一○三家,兩萬噸以上僅二十九家。由於大陸地區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生產重鎮, 在加入 WTO 後更將帶動汽車、家電、機械等相關產業成長,勤美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目前大陸布局以天津廠(持股五六%)、蘇州廠(持股五五%)、福州廠(持股三○%)為主,天津廠為公司目前主要獲利來源,其中空調壓縮機鑄件為中國前五大廠的主要供應商,市占率高達七○%以上,預估今年營收將成長達七.五億元,認列獲利將可達一.一億元。
蘇州廠目前則以壓縮機、汽車、水磊、引擎零件業為主,加上將為日本前三大引擎廠 Yanmar 代工,今年營收將達兩億元,可認列獲利三千萬元。福州廠雖成立時間較晚,但是與安徽汽車的合作,亦將使公司營運快速成長,預估今年營收即可達一.二億元,認列獲利達一千萬元。充分顯現出勤美包裹( bundle )在中國成為工業製造重鎮下具有相當的成長動能。
就營運面來看,今年公司財測營收二十五.四八億元,稅前盈利二.五八億元,每股稅前盈利二.三元,一至六月營收八.七二億元,年成長率負一五.五%,達成率三四.二%,稅前盈利一.四九億元,每股稅前盈利一.三三元,達成率五七.八%,就結構來看,營收的衰退顯現下游外移的現象,獲利超前則顯示大陸布局效益的顯現。
就財務面來分析,近三年至九一年第一季的負債比率分別為三六.六七%、三五.四○%、三七.六%,流動比為九三.五八%、九七.○一%、一○五.八八%,速動比為六五.四三%、六四.一三%、六五.四八%,流動比、速動比偏低之主因在於近年來大陸廠股權投資使流動資產減少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