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還沉浸在農曆年假氣氛期間,二月十五日,網路公司 PayPal 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 過去一年多來,美國破產的、下市的網路公司比比皆是,PayPal 則是一年來第一家 IPO 的網路公司。 掛牌當天 PayPal 股價大漲五成,令人不禁要問,網際網路的冬天是否已經過去了?
現在要論斷 PayPal 是否成功還言之過早,不過仔細分析,未來其最有賺頭的部分,一個是向廠商收取轉帳的手續費,有如 VISA 對特約商店的收費;另一個則是無數筆小額資金所累積起來的利息收入,因為 PayPal 的會員存款沒有利息。不過 PayPal 為了聚集人氣,對自然人會員間的轉帳也不收手續費,進而吸引廠商的合作意願。
我會知道這家公司, 是因為在美國念書的兒子寫 e-mail 告訴我, 如果透過PayPal 的系統, 日後就不必辛苦地跑銀行匯錢給他;只要定期轉一筆帳在PayPal 的戶頭,他便可以收到,十分方便。 唉!新科技難道都是為了對付父母用的?
話說回來,儘管過去已有許多網路公司下市倒閉,不過到最後仍會促使當初的網路夢境成真。怎麼說呢?過去網路公司一窩蜂地冒出頭來,由於手上握有太多現金,讓他們不急著創造營收、追求盈利,反而競相追逐客戶人數及市場占有率,完全不重視公司的營利,所以也不敢動向客戶收費的念頭。在那一波狂潮中,網路上不但服務免錢、內容資訊免錢,還拚命送贈品,這麼搞法,錢再多也有花完的一天。所幸這一年來淘汰了不少網路公司,部分網站的內容也開始收費了。
收費網站的趨勢仍不算久,還不能肯定是成功的模式,不過有個現象值得特別注意,自去年十月到現在,網路書店亞馬遜的股價漲幅超過史坦普五百指數的一一○%, 另一家 The Street.com 的漲幅則超越史坦普五百四五%。 The Street.com 在網路股盛世時是最熱門的公司之一, 專門提供股票投資資訊,幾乎成為網路股熱潮的代名詞。
PayPal IPO 的意義在於, 大家自此或許不必再擔心信用卡在網路上遭盜刷的損失。其實這個觀念過去一直都存在,不少網路公司也都想扮演這種角色,不過由於規模有限,承擔不起龐大的系統開發和維護費用而告失敗。如今在經過網路浩劫後,PayPal 推出可靠的金流系統,網路公司的服務可以開始計價了。 這一步若走得順利,搞不好網路公司的第二春就此報到。
另外,這一年純粹的網路公司愈來愈少,結合實體及虛擬的網路公司則增加了。比如聽起來很炫的網路超市,號稱可以在網上訂購菜色及日用品,並送貨到府;過去兩家有名的網路超市, Webvan 已經倒了, 而 Peapod.com 還存在。Peapod.com 能活下去的一大原因,是被一家荷蘭連鎖超市業者 Ahold 買下。
Ahold 經營多家傳統超市,可是只將部分毛利較高、選擇性較少的產品放在網站上販售,當然實體超市賣場裡也有陳列。這是從傳統商業模式中衍生出來的網站,而非純粹獨立的網路公司,存活的能力大為增加。這類提供實體產品的網路公司仍須與顧客有所互動,也要布建傳統通路據點。不過銀行等金融業則是實體虛擬兼具,但還是有很多服務可以放在網站上。
去年底美國有一位老太太收到一封郵局送來的信,不幸因而感染炭疽熱病毒而過世。消息傳出,很多美國人都不願再收到郵件。可是銀行或信用卡的帳單還是要送達,只得透過網站查詢或以寄發電子郵件方式通知客戶。
另外在九一一之後,不少人也視搭飛機為畏途;有的倒不擔心飛安問題,只是檢查程序繁複至極,連指甲刀、刮鬍刀這類隨身用品都要扣留。所以透過網路的視訊會議,或可藉由網路取得相關資訊的方式大行其道,其目的不外是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旅行,而這些活動,在在都促使網路更加實用化、生活化。九一一事件恐怖分子的本意是想搞垮資本主義,沒想到竟然成為刺激新經濟的最大推手。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最早大家看好網路上的 B2C (企業對個人)模式,可是B2C 一個接一個地垮了, 於是眾人改口看好 B2B 的潛力, 又口徑一致地做起B2B 網站; 到後來,每家 B2B 的網路公司似乎都在開不同產品的交易所一樣。交易所的規模要夠大,像是 PayPal,所以家數不能多, 頂多一、二家,落到第三名之外的很可能就要做虧本生意了。可是我們也很少聽到從事網站交易所的成功案例,這又是規模不夠大的原因。
到了現在,B2C 的機會好像又來了,因為網路的本質就是要多人使用,許多個點串成一個網絡,省掉了一對一的服務及招商等程序,這一來,企業便可省下不少行銷成本。B2B 服務的對象仍是企業,企業客戶不會太多,可是每個客戶都得罪不起,反而更應該與客戶面對面溝通;同時客戶也會想和企業的代表見見面,否則難保碰到某一方做一票就走人的下場。
做生意本來就是講究人際關係,不光台灣商人如此,舉世皆然,沒關係便很難做到生意。台灣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意都做得不錯,顯然有一部分跟台灣人會拉「關係」有關。
一位從事貿易的台灣朋友,專門幫美國客戶到中國大陸採購紡纖原料;時日一久,美國客戶當然清楚原料供應商的資料,也知道如果直接下單給大陸供應商,便可省掉朋友從中賺一手的費用。但是美國公司不願意拿原料供應開玩笑,因為供貨順利便罷,萬一出了狀況,美方絲毫沒有應變的能力,不知道要找誰理論去。若是仍透過朋友的公司供貨,可以保證交期和品質,讓美國公司省卻不少麻煩,這又是台灣商人「關係夠」的實證。所以公司對公司的關係,反而要經常面對面地聯繫。
還有一種 B2B 的網站模式,其實更像軟體公司。 一些網路公司沒有收入來源,便導進軟體技術,成為軟體公司。於是在網路熱潮時代,卻造就了不少軟體公司。台灣當前正面臨空洞化的困境,應想辦法讓過去的網路公司轉型為軟體公司,培養做下一波資訊產業的生力軍。
網路 last-mile (最後一哩)的問題始終無解,最近似乎還有退步的跡象, 美國一家專門做纜線寬頻的公司 @Home 最近也倒了。 未來可能會採多種不同的技術,如衛星、光纖、ADSL 等整合起來,以解決家戶頻寬的問題。 一旦克服了頻寬問題,網路公司便可提供更多的內容及服務。
我知道這話聽起來很像兩年前網路發燒時的夢話,當時大家盡說一些新科技、新模式,一副可以讓用戶即刻享受,公司瞬間獲利的神話。不過受到這兩年來的訓練(或教訓),業者多傾向以較謹慎保守的態度看待未來,做不到的事也比較不敢膨風胡謅了。
不過當網路和炭疽熱一樣,大家都不想碰的時候,反而提供網路健康正常成長的機會。當然,日後網路股的漲幅絕對不會像九九年那樣刺激,但是目前應該是跌到底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