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不管好消息、壞消息,都不影響國際股市或台灣股市反彈的走勢,差別只在於好消息漲得多,壞消息則以小幅回檔交代一下,甚至有時還只是縮小漲幅,以對實際欠佳的基本面及空頭勢力稍作尊重之意。
可是在這股激情過後,股價終究得回到以基本面為基礎的軌道;現在全球的經濟基本面真有那麼好嗎?我不太敢說對還是錯,只是在看得到的數據中,實在不太容易讓人相信,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遭擊潰後,從此全球人民過著幸福快樂又富足的日子。
不過日子再壞還是得過下去,何況經濟或許也真的不容易再繼續惡化下去;只是在等待復甦的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而下一波經濟又會出現什麼主流?我想與其去猜想這些答案,不如先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現在還存在哪些問題?更進一步看,是什麼因素造成今天經濟失調的狀況?
如果我說答案是「 房地產」 ,大概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吧!建設公司要怎麼解決他們的問題?看看盤面上一拖拉庫的營建公司,上市的有三十七家,只有一家股價剛好在十塊錢,有八家不到一元;上櫃的建設公司稍稍好些,股價在票面以上的有七家,一元以下的有六家。不過店頭的流動性較差,大股東護盤會比較容易,所以股價也比較容易維持在較高的價位;但是這不表示上櫃營建公司的問題就比上市的來得輕,搞不好更糟也不一定。
金融控股與合併案是台灣產業最近的熱門話題,如果營建公司也來個合併,是不是也能舒緩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對不起,答案是不會的。營建公司一沒資產,二沒技術,品牌又不值錢,合併只是少掉一個老闆而已,沒有其他實質意義。
對了!別以為滿城沒賣掉的房舍都是營建公司的資產,而誤將營建公司當成資產股;歹勢,那些是他們的存貨。如果電子業以存貨當資產的話,早就不要混了,為什麼營建公司的資產可以拿來誇耀?當然空屋比電子產品強在放不壞,折舊損失比電子產品輕得多;可是也正因為餘屋存貨,除了像九二一地震或九一七水災之類的大型天災(或人禍)而造成明顯損失外,很難打掉庫存,庫存清不掉又不容易損壞,新蓋的房子還不斷增加,房地產市場怎麼復甦?營建公司又要憑什麼轉好?
台灣的房子太多,空地太少;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思考,或許可以找出營建業不同的合併意義。假如有兩家建設公司的案子相鄰,兩個案子同時銷售的話,以目前的市況,肯定都賣得很悽慘;如果兩個案子可以合而為一,只要蓋好一幢,盡全力賣,而另一邊空下來的土地則改闢為社區的公共設施,如公園或停車場等等;這麼做,銷售量雖然減少,但是房子的價值卻因為生活品質的提升而增加,總收入未必會減少。何況房子多蓋也未必賣得掉,如能增加其附加價值,賣相也會更好。
從房地產市場看下去,實質經濟還是那麼差,市場卻有那麼多的錢,政府應該好好想法子增加台灣、尤其是大都市的生活品質,而這些必須從小地方開始關心起。或許可以召集各地區的里長,指導他們如何改善社區還不夠完善的地方;這不光是造橋鋪路這種顯而易見的有形工程,而是一些可能與社區生活切身相關的無形感受。
路口的交通永遠這麼亂,行人隨時都在與右轉車爭道;而人行道上停滿了摩托車,逼得行人只好到車道上賭命。就我一個老外在台灣多年的生活經驗,坦白說,我真的很痛恨每天都得和摩托車在人行道上賭梭哈,看誰的反應快。政府只要做好一點,肯定會比去護盤更能增加民意支持度。
一九八三年我初次到上海,髒亂舊擠是唯一的印象,交通根本動彈不得;如今,乾淨便捷,處處都是高架道路,連市中心都可以看到美輪美奐的豪華別墅、庭住宅,居住品質直逼國際一流都市。最好笑的是,這些住宅大多數居然是台灣建設公司蓋的,可見他們不是蓋不出這種水準的房子,而是台灣政府沒有嚴格要求,而上海市政府則是規畫完善,要求嚴格。
除了台商往大陸跑,連美商也積極往大陸跑;在台灣的美僑商會原本約有一千多位會員,近三年人數卻持續減少,可是聽說上海地區的類似組織,去年有九百多位會員,今年則暴增至一千九百多人。看到這種情況,台灣要更加警覺。在台灣生活得處處提心弔膽,各項公共設施的規畫好像是專門用來訓練人民的反應能力似的,若再加上經濟不振的因素,就很容易把商人趕往大陸。
過去十多年台灣在人權方面的努力世人有目共睹,但是就公共設施的角度看,不算及格;注重人權不是主張台獨不被抓就可以了,還包括走在路上不必跟機車、汽車搶道,居住環境的適宜安全更是一大重點。這些都不是什麼鴻圖大業,只不過是每個人生活中都碰得到的小事, 但是就像以基本面投資股票要採buttom-up 策略一樣, 政府真正要照顧人民的生活,就得從小處 buttom-up 做起。
六十多家掛牌的營建公司,股價上十元的沒幾家,整個產業要怎麼生存?如果改型成不再以蓋大樓為主業,而以社區開發、重建等為主要目標市場;而地方政府也能以合理的價格、契約將相關業務外包給有經驗的業者,只把精力放在大案子上面,效率會更好。
台灣的都市更新進度非常緩慢,阻力重重,公權力不彰是一大原因;修改法令當然是一條路,但是曠日費時,緩不濟急。紐約市一開始就是有計畫地發展,道路筆直交錯,所以即使是人口近一千八百萬的大城市,也井然有序地運作著。
至於像波士頓和英國倫敦這類古老城市,道路彎來拐去,任何更新計畫都牽一髮動全身;不過當市政府提出都市更新方案時,如果有地方的既得利益者抗拒改革,或要求不合理的補償措施,市府就放棄原案,轉到別處發展;別的地方因而繁榮了,這個區域則因為動彈不得而更難以翻身。本來居民想藉著都市更新而多要點錢,卻因為貪心而更窮了。
台北信義計畫區的地價雖然跌幅不輕,但仍高居全國之首,原因無他,事前完善的規畫及事後的確實執行。
如果要外國人在上海或台北做一選擇,我想儘管上海在政治、經濟、法令及治安上的風險都比台北高,但是多數人還是會去上海投資,進步的居住品質是一大原因。可是對台商來說,如果前進大陸是不可免的趨勢,將來最好的發展是,工、業務、行銷都在大陸,但是仍然住在台灣,終究自己的家鄉還是比較習慣舒適。住在大陸,有很多話不能說、很多事不能做、很多業務不能推展、很多媒體不能看,而這些在台灣都不成問題。
台灣有不少公司的生產線在高雄、竹科等地,可是老闆或高階主管還是住在台北,因為只要環境允許,沒有人想要住在工廠裡面,即使工廠宿舍設備再好,總還是要有點區隔。同樣的,不管台商的工廠在哪裡,還是可以從台灣提供對國際客戶的服務,並提供大陸製造業的相關後勤支援;管他工廠在東莞還是崑山,只要老闆人還願意住在台北,服務就可以留在台北。
趁著經濟欠佳之際, 政府也該從小地方 buttom-up 做起,讓台灣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
(谷月涵為月涵證券投顧董事長, 電子信箱: mrtaiwan@mrtaiwan.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