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東元、聲寶合併案,即將在九月一日生效。但日子愈逼近,雙方角力動作卻愈來愈多,一方面東元董事長黃茂雄大幅調兵遣將,頗有「卡位」之勢,另一方面聲寶也未依時程向證交所提出下市申請,加上陳泰銘急欲強力主導人事,此外聲寶土地增值稅未解,依目前進度來看,合併案想要九月一日生效,恐生變數。
人事安排妥當一切就OK
謝金河(以下簡稱謝):是不是請黃董事長先談談兩家公司怎麼會想要合併?
黃茂雄(以下簡稱黃):台灣的家電市場已經飽和,面對未來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挑戰,國內業者唯有整合,才能因應未來變化。當然,除了聲寶外,別家也曾找東元談,不過一般認為,聲寶在影像視訊家電比較強,東元則在冷氣機、冰箱等擺設家電比較強(陳盛沺:我們的也不錯啦),雙方的互補性比較大。
再者,聲寶比東元早進去大陸,彼此透過整合將力量合在一起,未來在大陸市場應可快速發展。另外,聲寶也比東元早兩年進行內部整頓,確實也有些成效,這剛好可以做為東元內部調整的參考和借鏡。
因此,在五月間雙方的董事會都贊成合併,現在就等我們把人事安排好就好了。
謝:現在我看合併過程中,最難搞的問題就在這裡。對陳董來講,剛開始外面總認為是東元去合併聲寶,這或許是外頭的錯覺,不過聲寶內部一定有很大的震撼,以及相當強的抵抗力,畢竟聲寶是從你父親手中就留下的老招牌,已有幾十年歷史,你的想法是什麼?
陳泰銘整頓聲寶「殺殺殺」
陳:事實上合併案發布前,並沒有人給我任何壓力,反而是我給自己壓力。雖然過去幾年,聲寶做了不少改革,利潤也提高了,不過股價一直上不來,這表示別人對聲寶長期的發展仍存有懷疑,所以,如果我們再往前看時,表示聲寶的改革可能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大的資源和整合能力。
至於東元,雖然和聲寶在商場上彼此競爭,不過從老一輩開始,其實我們也都還不錯,加上兩家都是比較本土的公司,因此自己在考慮以合併當作發展策略時,東元便成了比較適合的對象。
當然,也不是誰做得好誰做不好的問題,而是經濟規模。比如冷氣冰箱,雙方都賣十萬台,但事實上合併起來只要一套生產設備和人員就夠了,效率和效益都可提高,這是純就家電本業來考量。
另外,其他的轉投資事業方面,彼此有許多投資項目是一樣的,這也可以透過合併整合提升競爭力,而這些整合也慢慢會有績效產生。
聲寶經過兩年整頓,陳泰銘進去後採取較為強硬方式進行改革。當然,這不是說對或不對,或許過去聲寶的體制是比較適合長期作戰,對他來講可能會有許多包袱,所以他「殺殺殺」,把體制弄好也不錯。
陳盛沺:我和黃董都應該站「後面」一點
不過,將來公司要長期發展,不見得一定要速成,人才還是要培養,不能說一個人昨天不好,今天馬上要他走,因為經營一家公司是看長期,而不是看短期績效,我們也都在互相調整中。
謝:現在合併作業可能無法在九月一日前完成,人事應是最大的問題?
陳:事實上也不是人事的問題,今天我私底下也要跟黃董談一下,看看一些小問題要如何了結。因為聲寶也好,東元也好,都是老公司,也都有一些包袱,在整合過程中,總要看看是依照聲寶或是東元的方式來運作。
謝:現在許多部門剛好是兩套人馬?
陳:並不完全都是兩套人馬,當然這必須要有比較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否則我認為聲寶的人比較好用,黃董又認為東元的人比較好用,所以這個經營團隊必須協調,看怎麼來運作。
黃:所以,外頭別急嘛,再兩個禮拜就知道情況了。
陳:新經營團隊最重要的,是要看怎麼把合作團隊整合出來,要做到真的人盡其才,把最好的人給找出來。就我個人的看法,其實我和黃董兩個人,應該站比較後面一點,畢竟兩個人都已習慣當董事長,認為什麼事情都是跟下面的人講你去做啊,當然現在黃董還是董事長,我是副董事長,如果我還這樣子一定會出問題。
十二比五的董事席位不會變
所以,我們的體制應該要慢慢區分,比如說分成幾個重要部門,讓各個部門的總經理有更大的權限和責任,而且是比較專業的經營,未來應該是要朝這個方向去走。至於我和黃董,則負責經營與政府關係或是其他關係,或是找機會讓這些專業經理人去推動。
謝:未來在新公司十七席董事中,東元占十二席,聲寶有五席,當然這牽扯到股權問題,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前陣子包括郵政儲金等政府基金買了不少東元股票,我們想知道未來是否仍朝十二比五的方向規畫?
陳:這個好像我們在協議書上有寫。(轉頭問黃:有沒有寫?)
黃:當初協議書上確實有寫十二比五的比例。
謝:所以,這個在九月一日前不會有什麼改變?
陳:基本上應該不會有什麼變卦。
謝:既然這樣,那為什麼最近外頭都說九月一日可能會來不及,恐怕會再延個一、兩個星期?
黃:那不是我講的,我本人沒這麼講。
聲寶員工心情愈來愈複雜
謝:那到底現階段什麼是比較大的阻力?有關土地增值稅免稅的問題,聽說財政部的阻力大過經濟部?
陳:現在經濟部可以過,沒什麼問題,可是財政部賦稅署認為,現在國家沒錢,這白花花的銀子怎可放掉,所以他現在一個解釋令是說不同意。但最近報紙又說可以了,不知道是經發會還是什麼部門的關係,外頭有所謂「東元聲寶條款」什麼來著。
謝:公司合併,比較現實的是,東元是存續公司,聲寶是消滅公司,陳董可否請你談一下愈近逼九月一日,聲寶公司內部員工的反應與情緒?
陳:沒錯,愈接近九月一日,員工的心情愈是複雜,連經銷商也是,所以除了安撫員工外,我最近也要去經銷商轉一圈。
謝:在這個合併案中,大家非常關切的一個問題,就是過去兩、三年聲寶經過陳泰銘大刀闊斧整頓,外面「印象深刻」,未來合併,陳泰銘將扮演什麼角色?
陳:我想他也很想在新公司內能發揮,所以他一直和黃董在討論要怎樣才能發揮他的所長。他是一個很愛工作的人,也很想把公司的利潤提高,想做事的人我們就給他機會,讓他能夠發揮。不過,公司內人這麼多,如何把他擺到一個最適當的位置,讓他能發揮,讓董事會同意,也讓董事長安心,這個我們都還在談論。
新公司總經理要找沒有包袱的人
謝:新公司由黃董事長擔任董事長,陳董事長擔任副董事長,那總經理呢?
黃:當初我們剛談合併時,總經理人選大概就已說定了,現在是有幾個關鍵位置人選還在協調中。
謝:當初合併協議上是否已寫明由誰出任總經理呢?
陳:是沒有寫明,不過我的想法是,或許可以找一個完全沒包袱的人來擔任,放手讓這個人去做,這樣說不定比較好。
謝:除了陳泰銘外,大家也很好奇聯電曹董對合併的態度?畢竟曹董仍持有東元相當多的股份?會不會介入合併的事。
黃:曹董對合併案相當贊成與支持,除了曹董外,其他董事也都很支持。不過,曹董的角色並不像外界所說,由他出面促成,而是像先前我們所講的,是我們兩個人先談。當然,曹董對合併比較有經驗,在過程中,我們也向曹董討教了許多合併的經驗做參考。
陳:曹董現在忙聯電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介入東元聲寶合併的事,他自己說,現在每天早上六點上班,一直要在公司忙到晚上十點,這輩子還沒有這麼認真過,所以說,看曹董這麼拚,聯電股票應該可以買。
雙品牌企畫 單一生產線
謝:兩個公司加起來有些重複的部門,將來如何讓一加一展現出大於二的效果?
黃:我想基本上每個部門都應該找個能推動的人,然後再由這個人來整合,我個人的想法是唯才是用,不要分是聲寶的人或東元的人,統統給他們一個公平的對待。
謝:包括大陸在內,家電產業的發展空間好像愈來愈有限,特別是大陸不斷擴廠後,價格殺得更凶,所以家電業的下一步路在哪裡,大家也是極度關切。
陳:面對大陸廠商的殺價競爭,我們除了考慮把空調等產品放在大陸生產外,一些真的沒有競爭性的產品,我們也考慮跟他們買。其實我們在大陸的缺點是沒有通路,而且它的通路外人不太容易打進去包括美國、日本的廠商也都打不進去。
不過我們現在有個解決方案,最近我們會和大陸某一集團合作,我們提供技術、開發新的產品,然後對方下單,我們就可以在大陸賣。當然,家電的發展空間與利潤確實愈來愈小,所以在某一個程度以後,我們可能不會再往這方面投資發展。
謝:未來合併後,產品是否朝雙品牌方向走?
轉投資該處分的就處分
陳:未來品牌是分開的,商品企畫是分開的,可是生產線只有一個,這樣才有值。否則有的顧客就是喜愛聲寶,有的則是偏愛東元,如果統統改為東元,或統統改為聲寶,則一加一的效益可能只有一.五,而雙品牌的策略,可以讓產品銷售一加一等於二,而生產成品則一加一小於二,甚至是小於一.五,收入透過不同的手,進入同一個口袋。
謝:合併後除了國外業者外,國內本土家電業也面臨了一些問題,因此未來新公司可不可能會繼續跟本土廠商談合作,或是策略聯盟?
陳:經營壓力一定會有,但不一定都得合併,比如說,某家不具生產規模的廠商,東西可以賣得好,那它就來跟我買,再掛上它自己的品牌,畢竟在這麼艱困的競爭中, 自然有些得被迫放棄生產,而對我們來講,如果做 OEM 則又可以增加一些營業額。另外,我們從壓縮機也得到一個啟示,把家電的零組件做得成功,應該是比終端產品好賺。
謝:現在兩家公司的轉投資事業體制都很大,將來合併後怎麼處理?
黃:我想就像剛才提到的,有關轉投資的部分,將來我們會做一些整合,當然我們也會針對外界給予我們的批評與指正多加檢討,該處分掉的就處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