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出走大陸,祖籍河南的育達商職創辦人王廣亞可說是元老級人物。一九八九年兩岸開放探親後,王廣亞在第二年便回到河南老家探望女兒,並決定在家鄉興學。
一九四七年,原本在大陸擔任審計處職員的王廣亞,一個人隻身來到台灣,由於公務員的特殊身分,留在家鄉的妻女,在文革時期日子過得特別辛苦。
一九九一年,王廣亞回到老家,除了懷著補償女兒的心理外,由於大陸官方力促台商返鄉投資的統戰策略,他才以財團法人廣興文教基金會的名義與鄭州大學合作,成立了第一所台商私立大學,也是目前所有台商大學當中,學生人數最多、最具規模的學校。
河南鄭州的昇達經貿管理學院,位於鄭州市新政雙湖經濟開發區,校地一千畝,設校之初,河南省的地方政府給予相當大的優惠,除了校址附近部分建築物必須給付拆遷補償之外,大多數土地幾乎都是無償提供,外加水電費減免及協助開發校園周邊道路。
王廣亞個人並拿了一筆錢給女兒王淑芳,一方面是補償四、五十年來對女兒的虧欠,另一方面是作為昇達經貿管理學院的營運基金。
河南鄭州的昇達經貿管理學院,與台灣的育達商職一樣頗具規模,招生第七年,目前已經擁有七千多名學生,以每年每名學生四、五千元人民幣學費計算,每年約有四千萬元人民幣收入,目前已經進入回收期。
至於王廣亞擔任榮譽董事長的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其實原來成立的時間比鄭州昇達經貿管理學院還要早,不過學校方面為了吸取王廣亞個人五十多年的辦學經驗,才聘請他擔任董事長,後來也併入鄭州昇達經貿管理學院。
而原來屬於公辦北京外事職高分校的北京育達工商專修學院,則是因為王廣亞在創辦昇達經貿管理學院之後,在一次廣邀大陸地區教育官員來台訪問的場合裡,當時大陸的教育部長陳至立指示在北京成立以台灣育達為經驗的學校,因此,才將北京外事職高分校的校址騰出來,改設北京育達工商專修學院,並由台灣與大陸雙方共同成立董事會。
綜觀王廣亞的教育王國,除了台北市的育達商職、桃園中壢的育達高職及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大陸鄭州、內蒙古、北京三所學校外,還擔任泰北惠明中學的名譽董事長。
在一九九七年底由正中書局出版的《王廣亞興學記》一書中,作者形容王廣亞雖然事業有成,但是食衣住行樣樣省,唯獨對教育的投資,卻是一點也不省,河南鄭州的昇達經貿管理學院,就花了他好幾億元人民幣。而苗栗的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也是由他個人捐助開辦費一億元及建校基金二億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