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日下午五點半,大華證券臨時董事會結束,法務人員擬了一份措辭強硬的「重大訊息」,內容是:針對近期中華開發之惡意收購行為,全體董事一致聲明不表歡迎,決議不擬出售既有持股,且另採取必要措施……。
開發對大華有興趣已經不是新聞,早在劉泰英擔任開發董事長身兼國民黨投管會主委時,就曾經多次表示過要購併大華證券,只是演變成強行收購,雙方在台面上正式開戰,卻是始料未及。
不論是「強制收購」、「惡意收購」,在台灣都是首例。對於向來講求溝通、注重台面下協商、交易的台灣證券市場而言,開發這次的動作,是破天荒第一次,開發所為何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作?黨營事業大團結,炮口竟然一致對向前任主委劉泰英,雙方有什麼心結?大華內部對開發、劉泰英、胡定吾的看法如何?
投管會變天 張昌邦不買劉泰英的帳
總統大選前,劉泰英曾經多次公開說,開發購併證券商,以大華證券為最優先選擇,當時劉泰英身兼投管會主委,大華證券有二二%股權屬於黨營事業,只要主委一聲令下,大華「理所當然」和開發一家親。
不過,沒有想到總統大選變天,劉泰英隨李登輝一起卸任,離開投管會,投管會主委換上徐立德系統出身的前經濟部次長張昌邦,張昌邦上任沒有多久,開始大潑劉泰英冷水,首先,張昌邦說,黨營事業應該像一般企業,做企業該做的合理事,而且,已經不對的事為什麼要繼續做?
接下來,張昌邦立刻改組委員會成員,換掉五成委員,包括長億集團楊天生、立法委員郭金生、威京集團沈慶京、金鼎集團張平沼、永豐餘集團何壽川、宏國林謝罕見,加入高科技成員,包括黃宗仁、張孝威、李紀珠、吳榮義、葉國一等,其中,最受矚目的新委員要算是七、八年前和劉泰英不和,離開開發總經理位子,轉往大華投信的現任台積電副總經理張孝威。
張昌邦一連串的動作,根本沒有顧及劉泰英的面子,劉泰英想要併入旗下的大華證券,張昌邦也以大華先跟復華證券談合併擋掉,讓劉前主委處處碰壁。
據了解,大華確實一直跟復華談合併事宜,兩家同樣有黨營事業股份,談起來本來就比較容易,加上表面上看起來,大華在承銷、債券方面擅長,經紀部分較弱,而以購併地方經紀商迅速擴大市場規模的復華則在經紀業務方面較強,兩家證券商合併確實互補性十足。
大華、復華漸行漸遠
不過,雙方主事者在第一次接觸後,才發現實際情況跟原先評估有距離,原因是復華經紀據點雖多,但是,因為短時間內購併太多家專業經紀商,各地證券商的制度、文化差異太大,其中退佣制度更多達將近十個版本,讓強調專業、透明的大華開始猶豫起來。
雖然這件合併案並沒有完全告吹,但是,經過多次細談後,彼此已經因為理念、經營方向不同而漸行漸遠。
開發在今年二月悄悄跟財政部申購以六十億元購併一家證券商,開發總經理胡定吾三月三十日跟媒體表示,原本鎖定的標的並非大華證券。經過一些轉折,才決定以大華為標的。據了解,開發原本鎖定的對象是太祥證券,因為劉泰英反對而作罷。
開發在三月二十一日接獲財政部核准函,並於二十二日開始透過集中市場買進大華證股票。由於開發買盤介入,使得大華連續大漲五天。大華股價脫離其他證券股疲弱走勢,獨自漲停的強勢,震驚國民黨黨營事業及大華證券高層。在了解開發透過集中市場買進,取得經營權的計畫後,黨營事業決定予以反制。
大華證券迅雷不及掩耳地在三月二十三日召開董事會,決定提前一個月召開股東會,股東會日期定在五月二十五日,使得停止股東過戶期間也提前到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二十五日。
大華祭出這招,讓開發走集中市場的收購行動有點措手不及,原來有兩個月時間可以慢慢買,不會驚動市場,但是,大華突然宣布提前召開股東會,使得收購時間縮短,加上大華股價大漲,讓開發收購行動受阻,決定改採「場外收購」。
劉泰英、胡定吾大和解
正巧,證期會公布實施長達五年的「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一直沒有人採用,今年初又公布修定版本,於是,開發便在三月二十七日決定藉這個機會採用新版收購辦法,以中止場內買進動作,直接向小股東收購的場外收購方式進軍大華。
開發在三月二十八日的董事會中提出該案,不過,這時候媒體的焦點都擺在劉泰英同意擔任中聯信託財務管理顧問,同時也因為中聯的事,跟事前不知情的胡定吾在媒體槓上,當媒體大篇幅報導劉、胡兩人心結時,當天的董事會卻通過場外收購大華一案,讓媒體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劉泰英在開發併太祥證券案時,持反對意見,胡定吾在中聯案持反對意見,劉、胡兩人在上述兩個案子的歧見,於收購大華證券上大和解,由於大華案,使媒體不再著墨兩人之間的矛盾,壓力暫解。
開發出擊,黨營事業方面也不甘示弱,張昌邦先在三月三十日邀集黨營事業高層開會,炮火直攻劉泰英,大華也在四月二日召開臨時董事會,由全體董事發表不歡迎開發收購行動的聲明。
倒是大華的股價經過雙方一來一往攻防,走勢詭異,原本凌厲的漲勢在開發宣布場外收購後暫止,停在開發二十九日宣布的二十元收購價之前。整個收購行動是否成功,關鍵在於證期會的准駁,為了不讓媒體影響主管機關態度,開發近日上下封口,對外不再提收購案。
這件台灣首件的強行收購案,牽涉雙方高層的恩怨情仇,也夾雜主管機關、媒體缺乏經驗的反應,不論成功與否,都是國內證券史上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