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前期內文)
趨勢七:金融股還能笑傲公元二千年?
答:金融股曾是十年前萬點行情的超級明星,不過隨著亞洲金融風暴及企業呆帳,金融機構逾放比節節上升,而金融股也因為金融業壟斷時代結束進入戰國時代,而使股價連續挫跌十年,如今三商銀的彰銀跌至三○.七元,一銀跌至三五.七元,華銀跌至三八.六元,北企(北商銀)一度跌至二六元,中華開發一度跌至四四.五元,十年前千元高價的金融股比比皆是,十年後已經沒有任何一檔金融股股價超過百元以上,更可憐的是七十八年開放的新銀行股超過一半跌落票面以下。
造成金融股股價慘跌,最重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銀行以土地與房產當貸款擔保品,這十年來土地乏人問津,房價頻下跌,企業倒風頻傳,銀行呆帳居高不下,前屬行庫的合庫、三商銀、土銀、台企銀逾放金額達到四、五百億元,甚至是五、六百億元,而新銀行為了競爭業務,吃下呆帳更多,新銀行的逾放比都達七、八%,逾放居高不下,金融股股價難以伸張。另一方面,政治人物在國民黨政權保衛戰艱困的情況下,民代紛紛對行庫予取予求,即使是已經正式民營化成功的公營銀行仍難逃魔手,銀行公婆太多,抵消了經營績效。這些因素造成銀行股在行情直逼萬點的情況下,依然有志難伸。
不過隨著景氣好轉,企業逐漸化解危機,銀行業最艱困的經營環境已逐漸過去,再加上銀行股股價紛紛跌向歷史低點,銀行股股價繼續再下跌的空間已不大,未來銀行股能不能有較大的漲升空間,取決於三大要件,一是銀行合併的速度與效率。雖然金融機構都知道合併是一條不得不走的大道,可是有的銀行仍存在過去舊有的公營枷鎖,有的則不甘為牛後,不願接受被人購併的事實,以致李總統要求銀行合併已經一年之久,最後財政部長邱正雄才勉強湊出台銀、中信銀與土四不像的合併案,市場只能以「視若無睹」來回應。像中銀、交銀、世華銀行抗拒合併潮流,世華與中銀股價就乏人問津,未來銀行合併,誰能捷足先登,對股價有正面幫助。
其次是銀行打消呆帳或逾放的動作,去年二月五日李登輝總統宣布調降銀行營業稅三%,目的就是為了幫銀行打消呆帳,去年打消呆帳最積極的就是大安銀行大安去年十二月宣布一口氣將逾放比降至二%之內,十二月出現三七.九三億元的巨額虧損,當時大安銀行股價已跌至六.七元,大安銀行宣布重大虧損,股價沒有跌停,反而開低走高,如今反而漲到九.八元。原本以為是利空的反變成利多,可見資本市場對銀行積極打消呆帳都視為十分正面的行動。去年十二月金機構紛紛進行呆帳的沖抵,大多數金融機構十二月都出現虧損,如遠東銀行虧損八.六億元,中興銀行虧五.一九億元,大眾銀行虧四.七三億元,中華銀行虧了三.九三億元,連國際票券都出現三.三一億元的虧損。儘管如此,股價已不再因為虧損出現下跌,顯然可以看出誰能勇於打消呆帳,得到掌聲也愈多。
第三項大動作則是金融機構的網路化與電子商務化,去年以來,中信銀最早進行電子商務,股價也得到最高評價,最近華銀宣布進行電子商務,股價也有積極回應,金融機構在高科技衝擊下,只有朝電子銀行的方向邁進,較早落實電子商務的銀行愈有機會脫穎而出。而如果能在合併、打消呆帳將逾放比縮至二%以內及落實電子商務這三項都能奏捷者,未來股價最具爆發力。
目前金融股中,具有投資銀行身分的交銀與開發,積極金融操作的國壽、富邦保,電子商務最成功的中信銀,及新銀行績效最優的華信、台新、玉山、富邦銀行,再加上本益比低的台北銀行、世華、中銀較具勝算,不過低價具有轉機的新銀行股也有機會。
趨勢八:除權行情:多頭市場最具威力的炒作題材
問:公司前一年度的獲利結算通常在三月三十一日之前截止,接著在四、五月初上市公司進行股東大會,決定股利政策之後,開始進行無償配股的除權或現金增資的募集活動,因此,每年五、六月間通常都是上市公司除權的旺季,尤其是獲利高人一等的高獲利股,由於股利很高,每一年的除權行情總是成為市場爭睹的焦點,尤其是在多頭行情,除權後,股價往往能迅速填權,在多頭行情參加除權常常是一本萬利。假如今年股市萬點行情來臨,今年是不是會有除權行情,哪些個股的除權最值得參加?
答:多頭行情由於資金充沛,高股利配股所衍生的除權行情總是令人嘆為觀止,例如以十年前的多頭行情為例,七十八年中華開發股價大漲到一○七五元,那一年中華開發 EPS 只有一.五八元,可是開發股價能夠漲到千元以上, 是因為開發將前一年度溢價現金增資轉成的資本公積拿出來配股,那一年開發盈餘配股一元,資本公積配股一三.五五元,等於配發了一四.五五元股票股利,股價在七十八年九月十一日大漲到一○七五元,九月二十一日開發除權後股價回跌至二七○元,再慢慢邁向填權。而北企也如法炮製,辦了一次四.二一%的現金增資,取得三○億元的溢價公積,北企拿來配股也使股價一口氣漲到一一八○元。
近幾年的除權行情以股王華碩最受矚目。而去年則以廣達配發一六.八元股票股利最受注意,廣達在六月十四日除權,不過股價在六月十日已大漲到八五○元,廣達創了驚人天價。除權後因股本膨脹太大,如今股價仍屬嚴重貼權狀態。今年萬點行情,市場熱度升高,除權行情仍備受矚目,從高獲利公司來蒐尋,去年華碩全年獲利一四○億元,每股盈利一二元,是上市上櫃公司獲利的榜首,不過華碩深諳股本擴增太快後患無窮,去年無償配股僅四元,一度令市場譁然,今年華碩可能仍採保守配股政策。
不過去年業績大好,今年產業可能面臨嚴厲殺價壓力的 CD-R 個股,今年很有可能採高股利政策,這其中中環去年全年獲利八三.五億元,每股盈利達八‧三一元,錸德全年 EPS 約達七.四五元, 精碟 EPS 則達八.六三元,這三檔 CD-R股今年都可能高配股,惟能否有填權行情,要看 CD-R 價格是否殺價慘烈而定,其中,中環因為轉型為網路控股公司,可望有填權行情。
眾所矚目的三高電子股,今年除權行情應以威盛、矽統、達電、鴻海、勝華、研華、日月光、兆赫、智原、思源及敦陽科技等較受矚目,今年威盛保守預估 EPS在一○元以上,以威盛今年挑戰英特爾及一連串購併動作來看,今年高配股衍生的除權將是超級明星。威盛如果除權轟動市場,那麼同屬 IC 設計的凌陽、瑞、矽統、揚智也將發動除權行情。另外股本小的軟體股如友立資訊、中菲電腦、資通、普揚、思源也可望有出色的演出。而去年上市上櫃的小型成長股如兆赫、可成、敦陽、研華也將大有看頭。
而今年領台股攻萬點行情的聯電與台積電,不論今年無償配股是多少,今年從除權到填權應在市場預料中,DRAM 股今年狀況奇佳,除權行情也值得留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金融風暴被拖累的環電, 去年 EPS 在四元以上,今年有高配股機會,另外,台揚與精英電腦過去十年業績不佳,股本膨脹有限,去年機會大翻身,今年都有高配股機會,由於股本仍小,填權機會大。甚至是被動元件股,尤其是 MLCC 的天揚與華新科技,去年是轉機最大的一年,今年獲利大好,公司必然逮住機會大辦現金增資,股價熱度不易減退。
趨勢九:多頭市場的寵兒||權證股與證券股
問:行情從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的七六八四噴出大漲以來,股市已大漲一千六百點之多,這一個月來除了看到電子股大漲外,最令市場振奮的是權證股成了市場機主流,到目前為止,權證股已發行五八檔之多,這其中單是發行華新權證的就有八檔之多,發行宏電權證的也有六檔之多,由於證交法新規定,認購權證發行券商只要在決定發行當天收盤之後,將相關資料送交證交所審核,當天通過之後,隔天就能進行承銷工作,而承銷成功之後,再向交易所接洽上市日期,從核准發行到正式掛牌,只需十天光景,由於權證籌碼少,再加上多頭行情籌碼有閉鎖效果,券商發行的認購權證通常都能營造一波大行情,這使得券商發行的權證有的還未公告申購早已被搶購一空,今年權證到底會熱到什麼程度?而發行權證的券商也將處處是轉機?
答:在多頭行情投資權證是創造倍數槓桿效益的最佳標的,目前權證價格最高的大華○六,標的物是中環,由於是在中環股價低檔發行,大華○六從二九.六元狂漲到一九六元。另一檔逾百元的權證是日盛以台積電為標的的日盛○一,股價從三三.五元漲到一三七元,而從去年以來,權證表現較佳的有元富○二,以華邦為標的,股價從六.八元狂漲到四九.九元,華邦股價漲六成,元富發行的元富○二股價卻狂漲六.三倍,權證的漲幅遠超過標的股的漲幅,因此,只要認定個股有大波段行情,及早介入權證股卡位,報酬率通常相當驚人。
另一方面,券商在發行權證之前,對個股未來走向通常有深入研究,因此,成為權證標的股的個股往往漲幅都不小,例如券商最青睞的權證標的股,發行台積電的就有日盛○一、日盛○四、京華○二、中信○二及寶來○六,發行聯電為標的股的就有大華○七、大華一○、寶來一一、國際○一、建弘○二、富邦○二,而發行華邦、宏碁、南亞、台塑、台化、茂矽及華新的權證也不少,尤其是華新創下九家券商發行權證的紀錄,這堪稱是傳統產業股的空前紀錄。假如未來行情熱度不退,權證股仍是多頭行情的最佳選擇。
至於發行權證的券商,目前元大發行的權證已達十四檔之多,元大發行的權證經常一炮而紅,間接也使元大證券獲利與士氣都有明顯回升。走過了削價競爭的黯淡一年,券商股如金鼎、大信、亞洲、新寶證券等股價都一度跌破面額,不過去年在一片低迷聲中,元大仍創下全年三三.五億元稅後純益的佳績,日盛證券業績也十分傲人,在不景氣中仍能締造好成績。去年十二月元大單月獲利達六.三二億元,京華證券也有五.二七億元,都創了去年單月新高紀錄,假如今年股市持續向萬點行情挺進,成交量都在二千多億元,那麼蟄伏已久的證券股,將是多頭行情不可錯失的好標的。
趨勢十:景氣、資金、政府態度是萬點行情三大變數
問:今年多頭行情指數漲升到萬點似乎已成各界共識,如果台股漲上萬點,指數有多大發揮空間?今年如何研判指數哪裡是相對高檔?
答:去年年底每一家券商在預測行情低點時,七○○○~七五○○之間是各家券商對行情低點的共識,至於高點則看一○五○○上下各五○○點,似乎行情上萬點是大家的共識,至於指數高點到底在哪裡?則必須依三項標準來看||一是景氣,二是資金,三是政府態度。
以景氣來說,景氣是支持股價上漲的「底層建築」,有了好的基本面(景氣),股價易上漲,這些基本面包括國內外的景氣、上市公司的業績、經濟成長率及上公司營收盈餘成長都是顯著的指標。而資金面,則得看政府貨幣政策,股價持續上漲,政府會不會緊縮銀根是關鍵,資金面還包括外匯存底增減、外貿順差多寡、台幣升貶、貨幣供給等因素。此外,外資匯入匯出也是重要指標,假如指數登上一萬點大關,外資仍大舉買超台股將易漲難跌。
除了景氣面及資金面的判斷之外,政府態度是觀察政府多空態度的重要指標,假如指數登上萬點,政府手控四大基金大舉拋股,或是政府將融資成數再降一成,提高融券比率,或是大張旗鼓追查市場炒作,這些明示或暗示的政府煞車動作都可能使股市出現大回檔。去年年初,行情急挫,我們擔心指數會跌過頭,但今年我們可能要擔心指數煞不住車,如果政府對股價擺出煞車的動作,在什麼指數政府有明確壓抑股市的動作,可能暗示指數接近高檔,這時候是持股者宜警戒的時候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