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半導體產業後, 大尺寸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TFT-LCD )已經成為下一個明星產業,國內包括大同、聯電、宏碁、華邦、奇美、永豐餘、廣達等產業集團,都相繼投入這個熱門產業,不只如此,李登輝總統更是以寫書、演講、親自造訪等多重方式, 表達對 TFT-LCD 產業的重視,到底受李總統如此青睞的產業競爭前景與利基何在? 《今周刊》本期特別企畫針對 TFT-LCD 深入探討,就從李總統多次造訪的中華映像管開始談起。
今年六月二十五日, 國內第一座大尺寸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TFT-LCD )廠在中華映像管的桃園廠舉行開幕典禮,典禮開始,第一個進入會場的不是當天的貴賓李登輝總統,而是大同集團董事長林挺生,林挺生手拿雨傘,英國紳士的模樣緩緩走進會場。
林挺生坐定之後,李總統才在大同公司總經理林蔚山、中華映管總經理林鎮源的陪同下進入會場。細心一點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有總統在場,但是林挺生比李登輝還早進會場?而且,這是李登輝第三次造訪華映,更是最近三年第二度訪問華映(最近一次是八十五年十二月華映設立二十五周年),一家企業連續吸引總統親臨,確實罕見。
李登輝、林挺生是多年老友
華映究竟有什麼強大的吸引力,把總統從台北吸引到桃園來?大同資深主管說,李總統和林挺生相識很早,林挺生曾經擔任台北市議會議長,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時和林挺生有過交集,林挺生當議長的時間比李登輝當市長要早,論輩分,李登輝比林挺生還晚從政,只是後來林挺生選擇在事業上衝刺,專心深耕他的大同集團,和政壇漸行漸遠,不過,早年兩個人在議會上建立起來的默契一直延續迄今。
李登輝如此重視華映其來有自,除了和林挺生過去的情誼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LCD 產業未來極可能成為繼 IC 之後最熱門的行業,國內產業爭先恐後投入大筆資金在這個產業上面, 包括華映 LCD 廠投入兩百億元、廣達轉投資的廣輝也敲定一百五十億元投資案,達碁、瀚宇彩晶、奇晶光電、聯友光電都積極投入該產業,總計有高達千億元的投資金額,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第一季陸續量產,華映又是國內第一家開始量產 LCD 的廠商, 種種理由,難怪李登輝非去不可。
當然,李登輝也不單單鍾情華映一家 LCD 廠,在華映 LCD 廠開幕之前,李登輝就曾經在今年五月參觀源興基隆 LCD 監視器廠, 而且, 多次向媒體表示: 「LCD 產業是將來的發展方向。 」總統對 LCD 投注關愛的眼神, 更助長國內的LCD 熱潮。
林百里、林鎮源「龜兔賽跑」?
國內廠商對華映率先投入 TFT-LCD,都持高度關切,計畫和日本夏普技術合作的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六月二十五日也出席華映的開幕會場,林百里以競爭對手身分出席會場道賀,格外引人注目,林百里同時也向林鎮源說:「恭喜,恭喜,拿了第一名! 」林百里的廣輝在各界關切下,成為最新的加入者,林百里的烏龜理論,假以時日是否會變成「龜兔賽跑」的故事翻版,值得觀察。
華映目前是國內最早生產 TFT- LCD 的公司,早在二十八年前,華映也是國內第一家生產黑白、彩色映像管的公司,要做先鋒就必須付出代價,華映早年為了這個產業,的確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連續虧損十三年,才轉虧為盈,換成是一般企業,早就洗手不玩了,但是,由於母公司||大同公司的堅持,不斷以貨款挹注華映,華映才能夠有今天的局面。
華映的發展歷史其實就是台灣電視機映像管的發展史,台灣早期電視機的映像管( CRT )都要從國外進口, 一直到五十八年美國克林登率先在中壢設廠生產黑白映像管,飛利浦也接著來台灣生產之後,台灣才有映像管產業,不過,仍只限於外商。
大同因為生產電視機,映像管是電視機的主要材料之一,所以,很早就想往上發展,後來和國內電器大廠,包括歌林、中興電工、中華開發等,及有技術的美商 RCA (美國國際無線電公司)一起合資成立中華電子投資公司, 並由中華電子轉投資中華映像管公司,正式進入映像管產業。
RCA 撤資 華映慘澹經營
不過,RCA 的技術落後日本是不爭的事實,使得華映的映像管一直銷不出去,只能依賴大同等母公司的協助,華映早期生產的映像管幾乎都銷給大同,裝在大同電視裡面,這種情況使得 RCA 萌生退意,民國六十四年 RCA 正式退出,股權則由中華電子公司吃了下來。
華映至此才深刻體認,不能一直依賴國外技術,所以,和大同合組了一家映像管研究所,自行開發映像管,由於瞬間顯像映像管開發成功,使得虧損連連的華,終於在六十七年九月出現利潤,這對於華映的員工、林挺生來說,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華映乘勝追擊,籌設彩色映像管廠。
災難似乎沒有遠離華映,七十年,發生火災,損失了八千八百多萬元,接下來,生產映像管玻璃的太平洋玻璃公司結束營業,玻璃原料又成了問題,使得好不容易才初露的曙光,又被烏雲蓋過去了。
七十三年轉虧為盈 七十六年賺一個資本額
七十三年是華映的轉捩點,當年因為艾德蒙彩色電視低價促銷策略,使彩色電廠商掀起削價競爭,廠商為了保有利潤,必須尋找便宜的原料,國產的映像管因為價格較低,成為各廠商搶購的對象,已有十幾年研究基礎的華映,遂成為彩色電視廠商競相採購的對象。
除了電視之外, 當時資訊產品也漸漸熱門,大同以 OEM 替國內外廠商生產彩色顯示器,需要大量的彩色映像管配合,整個市場趨勢的形成,讓華映成為最大受惠者,終於鹹魚翻身,華映也從家電的上游廠商蛻變為高科技的上游廠商。七十三年終於轉虧為盈,自此獲利大幅上揚,七十六年稅後純益更大賺六億兩千多萬元,相當於一個資本額。
林挺生十三年的堅持,總算沒有白費,華映的下一步,就是規畫上市,不過,打從七十一年股票就已經公開發行的華映,上市計畫也已經說了十年,一直到今年才正式向櫃檯買賣中心申請上櫃,據說,櫃檯中心積極說服華映捨上市、就上櫃,華映也接受這樣的建議,對急欲擴大市場規模的櫃檯中心來說,有了華映這個資本額高達三百億元的重量級公司,櫃檯市場的市值不知道要增加多少。
華映八十四年正式投入液晶顯示器( LCD ), LCD 體積小、重量輕、無輻射、省電、省空間,是本世紀繼半導體後最後一次產業革命,近年來台灣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筆記型電腦生產國,也是 LCD 最大的需求國, 不過,國內目前的筆記型電腦所需要的 TFT-LCD、STN-LCD 九成以上仍依賴日本、韓國。
六成良率 三菱吃驚
TFT 技術被日本視為國寶級的資產,一直不願意對外輸出此項技術,也使華映遲遲無法從 STN-LCD (點矩陣式液晶顯示器)技術升級到 TFT-LCD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後來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以及林鎮源八十五年親赴日本三菱總社進行技術轉移,才獲得三菱首肯,國內第一家 TFT 廠也才能量產。
華映的 TFT-LCD 廠雖然六月二十五日開幕,不過, 早在今年三月二十七日就已經試做出第一片十五吋 TFT 面板,五月才大量生產, 估計六月可量產一萬五千片十五吋及十四‧一吋 TFT-LCD,年底可達每個月兩萬五千片的產能,供應給國內大同、仁寶、源興等電腦廠商使用,三成回銷日本。
值得留意的是,十五吋 TFT -LCD, 華映量產初期的良率,已從五月的四三%,大幅提高到六月的五八%,逼近六成水準,遠比日本在量產初期只有三成的良率高出甚多,受到移轉技術的日本三菱電機的重視,華映總經理林鎮源估計,今年因為面板價格上漲,TFT-LCD 的營業額將會高達三十億元,不過,由於初期投資成本攤提,LCD 部分仍將會出現虧損。
華映今年營業額將首度超過大同
因此,華映今年的營業額絕大部分仍要依靠監視器用的映像管,目前初步估計今年包含海外轉投資公司,華映的營業額將高達七百三十七億元,首度超過母公司大同公司的六百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六二%,稅前盈餘可望達到四十六億元目標,較去年度的稅後純益六千一百多萬元,大幅成長,今年華映對母公司的貢獻度將會提高很多。
華映的最大股東是大同公司,持股比率高達三九‧四五%,其次是中華電子公司三二‧五四%、中華開發一.八九%、南山人壽○.六九%,最大的個人股東是林鎮源○.八二%、黃肇東○.七七%。大同今年光是靠賣華映的股票,處分利益就達十八億元,八十六年大同本業虧損十億元,但賣華映就入帳四十四億元,八十七年因為華映業績表現不佳,影響大同賣華映的價格,最後大同稅前出現虧損將近六億元。
大同和華映已經是唇齒相依的局面,華映早年因為有大同的照拂,得以虧損十多年仍然繼續存在,如今大同本業走下坡,全依賴轉投資公司華映挹注母公司,大同今年改類為電子公司、股價大漲,也拜華映之賜,華映率先進入光電產業,成為國內最大的映像管廠商, 又將進入更高科技的 TFT-LCD 領域,大同以華映而貴的局面,短期大概是確定的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