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傳記作家都喜歡以「不為人知的一面」,來形容主角的多面性。台灣企業家裡頭,最為人罕知的,可能要算林挺生了。
對於新聞界人士而言,他是很難約到採訪的人物,加上大同的公關也不是很靈光,久而久之,對他的理解,自然有限。
早期政商兩棲要角 該玩的早就玩夠了
對於工商界人士而言,最熱門的話題是政商關係的建立,各種會場、球場,逢官必迎,成為例行公事。可是,對林挺生而言,這個戲碼早在台灣光復之初他就當過中央民代,早年也曾經蒙先總統的知遇,對他「工業報國」的信念甚為賞識;蔣經國時代,更曾委予重任,將國民黨的黨營事業:中興,交由他主導經營。至於當了十二年的台北市議長,更是早期典型的政商兩棲要角。
對現代年輕人追逐跑車的那股熱勁,再沒有人比林挺生更能體會箇中的樂趣,因為早年台北還沒有幾部進口車的時代,他以大同大少爺身分,開著紅色跑車,馳騁在寂靜的道路上,那股暢快感,又有幾人能實際體會?
如果人家問起:您為什麼不打高爾夫球?他會正色以道:我巡視工廠所走的路,並不亞於打了一場球!
總之,如果以檯面上熱門的活動來對照的話,林挺生的作息模式:不是校務(大同學園)就是「公」務(大同事業),而鮮少對公開活動聞問,就顯得特立獨行的一面了。換句話說,在他心目中,該玩的,我早已玩夠,又何必多花心思在上面呢?認真做事業,實踐「正誠勤儉」的理念,才是他的中心思想。
林挺生就是一位不能以世俗眼光與標準來判斷的人,因為他自己實在太高超了,能夠做到他這樣地步的人,放眼台灣,能有幾人?有人說他孤傲,實在也是環境使然。
英國女皇駕臨華映英國廠
事實上,他的作為,也確實令他足以「傲視群雄」。就以近年大同旗下的華映而言,績效突出,股價表現也因此亮麗起來。若論起華映的成長過程,有如聖經上摩西出埃及一樣,飽受各種考驗,幸賴他篤定指揮,終於反敗為勝,近年乘勝出擊,尤以在蘇格蘭設廠,前年開工典禮上,風光一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親臨剪綵,並停留在該廠用餐。典禮進行中,林挺生刻意讓我駐英代表簡又新有接近女王的機會,這種小動作,只有理解林挺生心情的人,才有辦法從現場的動作「解讀」出來。
在這個歷史性的場合,林挺生不落俗套,送了兩套書給女王,可以看出他的送禮哲學。其一是他從民國三十一年主持事業以來,奉為經營圭臬的《國富論》中譯本,另一是《莎士比亞全集》(台灣的遠東版是林挺生所敬重的梁實秋翻譯,可惜沒附英文;世界書局則出了中英對照本,因此選了這套)。如此表示,英格蘭、蘇格蘭兩地的代表性曠世巨著,在台灣也受到相當的「禮遇」,更說明台灣是汲取先進文明的進步國家!
對林挺生而言,這趟英國之旅,在他事業生涯上,具有很大的意義。因為他接事業之初,諸多的疑難雜症,令他在困心衡慮之餘,從《國富論》 得到開釋,從此拳拳服膺,自己也好學不倦,諄諄善誘人,以西方哲人柏拉圖建學園的模式,創設大同工職,如今學園桃李成蹊,大同的事業也有餘力在產業革命發祥地:蘇格蘭創設工廠,真是壯麗的史詩,更是「台灣經驗」的另一項見證。至於他早年資助梁實秋,也追隨這位大師學好英文,擴大他的視野,不以過去日據時代的教育背景為限,擷取歐美之長,正是產業報國大道,因此,林挺生的國際觀相當宏觀。
去年大同以創業八十周年為契機,在學園的教育紀念館舉行落成典禮,該館設計完全自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在卸任後,創辦維吉尼亞大學,自行設計的規畫藍圖,得到靈感。可見平素林挺生治學對西方文史深入功夫,單此建築物即可見一斑。
林挺生由於「出道甚早」,早就見識過大場面,所以平素行事低調,就如上述赴英之事,也無記者隨行,大同也未主動發布新聞,相較有一年有位台灣企業家參加白金漢宮的一項茶會,諸多報導,好像一件盛事,但後來又指出參加人數眾多,哪有像華映那種女王君臨現場的「親切感」!
當然,林挺生也不是那麼老古板的人,成天埋在書堆、公文夾中,事實上,自從那次有了瞻仰女王的體會後,回到大同,有時候不免若有所思地,突然對著女性幹部冒出一句:「你比英國女王漂亮,因為她臉上有九條皺紋,你臉上一條也沒有!」
林挺生出生於民國八年,去年剛好八十大壽,以這種年紀,說出這段話,赤子之心十足,難怪他自誇是最長壽的董事長了。
林挺生有堅強的信念,一心一意工業報國,又有福氣很早就念了經濟學的聖經:《國富論》,對西方強盛的本質,掌握其精髓,對新知的汲取,就如海綿一樣,永不間斷。他每個禮拜到國賓大飯店理髮,順道買回新書,成為一種習慣,反而讓書局的老闆常為了及時備好新書而大傷腦筋。由此軼事,也可以看出大同會成為長青企業,絕對不是從天而降的!
年來林挺生雖然輕度中風,但是以他堅毅的精神,仍在克服中,今年清明掃墓,大同恆例幹部集團向創辦人,即林挺生尊翁林尚志祭拜的場合,大家看到林挺生依然精神飽滿,甚感佩服。有些好事的人也看出他的小動作:過去雖然行動稍有不便,但堅持不用枴杖,而以雨傘代用,流露他的執著,又兼顧體面的特質。
大同最近股價表現強勁,正如林挺生的「老運」,勁道猶在,長年的努力,終得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