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揮舞著魔棒,今年來已造就台股二千點行情,這其中台積電買超一○二.五萬張,金額逾一千二百億元,更是令人大開眼界,放眼未來的台灣股市,外資魅力仍將繼續發酵,如何追蹤外資的選股與操作思維,本期《今周刊》將為您揭開外資搶買台灣真相。
四月十五日的一場
台灣投資說明會是在美國基金管理公司要求下,由美國媒體公關公司與國內券商台証證券與富邦證券共同合辦,除邀請台灣上市公司對外國基金經理人做說明會,這次為台灣股市扮演扭轉乾坤關鍵一角的李登輝將充當台灣股市超級推銷員,一方面推銷台灣的投資市場,另一方面,台灣也有意在國內推動退休基金多元投資制度,一般預期“ PENSION 2000 ”台灣之行,除了使台股在全球股市能見度更高之外,假如擁有上千億元的勞退基金與公教人員退休基金也正式運作的話,國內股市在一九九九年將展現迥異於往年的爆發力。
第一季外資買超突破五百億元
今年以來,台灣股市因為外資大力介入,徹底扭轉了多空結構,從去年選舉以後,台股由七四八八跌至五四二二,在股市大跌,企業跳票此起彼落聲中,李登輝總統力挽狂瀾,發出史上最大利多,終於扭轉了空頭結構,不過股市漲升到六千三百點之後,帶動台股向上揚升的最大主力卻是外資。
當股市跌跌不休之際,外資買超力道驚人,元月股市大跌一千多點,外資買超八十二億元,二月股市先跌後漲,外資買超八十五億元,到了三月,外資再買超三五九億元,累計第一季全體外資買超五二七‧九六億元,換成美元約十六億美元,對照過去外資對台股的買盤,比率已十分吃重。
民國八十五年,總統大選之前,中共對台展開文攻武嚇,股市跌至四四七四,台股止跌揚升,也是靠外資的力量,當年台股列入摩根史坦利指數行列,外資開始加碼台灣,九六年外資對台股買超九八七‧九億元,這一股力道將台股推升到一○二五六,到了亞洲金融風暴引爆,台幣急貶,外資在亞洲全面撤軍,九七年這一年外資賣超三八六‧二億元,台股也從一○二五六急跌至七○四○。
九八年外資對台股態度趨於謹慎,全年買超僅三○四‧九億元,可是台灣股市仍在內憂外患中重挫到五四二二。今年外資買超趨於積極,單是第一季的買超即高達五二七‧九六億元,而累計今年以來至四月十三日外資對台股的買超已高達七○八‧二億元,可以預期外資今年對台股買超的金額可能相當龐大,況且,今年以來,經央行核准可購買國內股票的 QFII, 到四月五日止仍高達四六‧四三億元,換算成新台幣仍高達一千五百億元,也意味了外資對國內股市潛在的買盤實力仍相當可觀。
台股的上漲,外資成了最大的推手,而放眼全球股市,尤其是過去一年半以來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襲擊的市場,都在今年因為國際資金眷顧再度回春。
過去奄奄一息的新興市場表現都很出色,例如,今年初里耳大貶的巴西股市,第一季就上漲了五四%,巴西股市銳不可當,美林證券仍建議加重巴西股市的比重,九八年全球最慘烈的市場俄羅斯,也展開強勁反彈漲幅達三五%,其他如土耳其股市今年第一季大漲八五%,墨西哥股市上漲二八‧五%,而亞洲股市續奔榮途,南韓股市在去年漲幅已近一倍,今年表現仍然耀眼外資的買盤也扮演了最吃重的角色,根據南韓央行統計,第一季外資買進南韓股市的金額達二二億美元,買超的數額大過台灣,而去年一年,外資買超南韓股市四七‧五億元,也是促成南韓股市領先亞洲其他市場大漲一倍的關鍵。
外資買超日本二百億美元
不過對亞洲股市具有扭轉乾坤地位的仍是日本股市,日股在去年慘跌至一二七八七之後,日經二二五指數在三月五日一舉突破一四六○○重要關卡,即未再回頭,尤其是在四月一日新的會計年度後,日本國內法人機構可以動用手中的資金,旺盛的買氣使日股直逼一萬七千點,每周成交量並推升到二‧六兆日圓,外資的買盤也成了推動日股上漲最大的動力,今年第一季外資對日股的淨買超達二○○億美元。外資買盤著力較大的證券股、銀行股與電信股都創下可觀的漲幅,例如日興證券在第一季上漲七四‧六%,富士銀行上漲六八‧五一%,日本電信大漲九五‧四%,外資最矚目的軟體銀行也大漲九五‧二九%。
整個亞洲股市大漲,幾乎都是外資揮舞著指揮棒促成,主要的關鍵仍是國際熱錢在不同國家的資金移動。
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亞洲資金大規模出走,最大的游資流向美國,其次流向歐洲,造成亞洲股市跌跌不休,而美國與歐洲股市則頻創新高。美國股市在全球資金挹注之下,終於漲上了萬點大關,而此時南斯拉夫戰火再起,過去歐洲避險性資金,總是以投資美國為首要考量,可是美股漲上一萬點,居高思危者眾,在這種情況下,基期相對較低的亞洲與拉丁美洲股市,乃成為這些資金優先考量的標的,不是亞洲或拉丁美洲國家景氣已復甦,而是資金避險的考量,例如,香港股市,儘管失業率、經濟成長率都是近十幾年來最差的數字,可是港股恒生指數過去一年來仍由六五四四漲到逼近一萬二千點的高位,港股幾乎大漲了一倍,香港股市的旗艦匯豐控股由一三一港元漲到二七二港元,不但漲幅超過一倍,且幾乎重返九七前後一六八二○的二七九港元天價。
另一方面,歐美股市持續多年的大漲行情,使投身在歐美股市的投資人獲利可觀,例如,到九八年底止,美國股市總市值已暴增到一一‧七二兆美元,英國股市也達二‧三五兆美元,美英股市也分居全球股市最大市值的第一及第二位。
一九八九年日股狂漲到三八九一五,總市值一度超越美國股市,如今市值反縮至一‧八四兆美元,日本的 GDP 總值達四‧○七兆美元,股市市值卻只有 GDP 的四%,相較於美國股市是 GDP 的一三五%, 英國的一七九%,可以想見日本資產縮水的嚴重,而歐美股市市值大幅膨脹,再加上企業與個人在股市收穫豐碩,這時候只要挪出歐美一點資金都可以在亞洲股市造成點石成金的威力。
尤其是美國股市挺上了萬點,企業市值的膨脹實在令人目眩,像微軟市值已膨脹到四六五五億美元,單是一家微軟,即等於台灣與香港股市全部的市值,而 AOL也在短短三年間,累積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市值,網際網路不停地飆漲,為全美投資人帶來可觀財富,而網路股的飆漲,也打破了本益比的觀念,只要前景被市場肯定,即使像 CISCO 本益比到達百倍以上, 投資人也是習以為常,而這個股價大漲的模式與風潮,這次在亞洲股市充分發酵。
強勢買超台積電一二一九億元
今年以來,外資買超台積電即令台灣投資人大開眼界,去年 IC 產業極度不景氣,台積電股價一度慘跌到五六.五元,此後,外資逐漸逢低布建台積電持股,到去年底以前,外資在台積電股價七一元左右,一共買超台積電六二.三五萬,外資慢慢加碼台積電,市場並不以為意,沒想到今年起,外資奮力買進台積電,尤其二月中旬以後,外資每天以一萬張以上的買超張數大買台積電,習慣於逢高調節的投信、自營商與散戶投資人,眼看著台積電股價不斷上漲,便逢高拋出持,結果這些籌碼全部落入外資口袋,到四月十三日為止,外資買超台積電一○二.五二萬張,而台積電股價漲了一倍,融資餘額不增反減,去年封關日,台積電融資超過二○萬張,股價七一元,如今台積電股價已漲到一二○元,融資張數反減為一八.七三萬張。與台積電共同成為這次外資垂青的聯電也有同樣效應,聯電股價由二九.七元漲到六六元,外資買超張數由一三.九萬張增加到二七.○六萬張,而融資張數一度由四三萬張減至四○萬張以下。
外資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買法,不但化解了技術線型,令市場上崇拜技術分析跌破眼鏡,因為台積電股本高達六○四億元,市值逾七千億元,過去在本土資金炒作的年代,這類大型股通常是乏人問津的,市場主力抬不動,自營商等法人也只有出轎的分,可是外資拉起台積電卻輕鬆無比,因為綿密不斷的買盤令所有想賣出台積電的人全部都縮手。外資一路買進台積電動輒一兩萬張,幾乎是只買不賣,這種連續買超動作一直到四月十二日才出現一五四張的小幅賣超,如果把一○二.五萬張台積電折算成現在的市值,總計高達一二一九億元,如果把六二.三五萬張是在去年七一元價位以前所買進,單是這個部分獲利已超過三○○億元,說外資是這一波台股上漲最大贏家,一點也不為過。而去年外資繼續加碼台積電,一共買超四○萬張,也是十分搶眼的數字。
這種強力買進手法,也使過去投信評估股價合理的本益比觀念受到很大的挑戰,以台積電為例,今年台積電全年稅後純益約二一○億,EPS 為二.七八元,本益比已達四二.八倍,純粹就本益比來看,著實已不高,但是外資買盤不斷,一方面是台積電 ADR 漲到二七美元以上,與台股現價很大的差價空間外,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在全球具有一級競爭力,也是唯一代表能躋身國際產業殿堂的代表性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外資一旦進入台灣市場,台積電就成了不得不買的組合。而外資大買台積電,使股價大漲到一二○元以上,如果含權值來,去年買到一七三元天價的投資人已全部解套,換句話說,台積電股價再創萬點行情,而且,也把台股帶向新的里程碑,外資挑戰台積電不可能的任務,有了台積電優良示範,所有外資連續買超個股今年都創下驚人漲幅。
外資是股價上漲首要動能
今年第一季外資買超前二○名的個股莫不紛紛大漲, 例如在買超前四名中, IC股中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分居一、二、四位,漲幅不是超過一倍,就是接近一倍而排名第三的華信,從一○.二元起漲,漲到二○.四元,恰好一倍,從一季外資的買超前二○名名單來看,電子股仍是主軸地位,其中包括 IC 股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華邦與力晶,其他電子股則有宏電、鴻海與大同,外資買超前二○名的個股,電子股占了八檔。而金融股則有華信、一銀、華銀、台新銀行、世華與中銀六檔,傳統產業股雀屏中選的則有台化、遠紡、長榮、台塑與南亞五檔。這些個股昔日因為股本龐大,市值高,市場買進意願並不高,如今這些昔日牛皮股都因為外資揮舞魔棒而紅光滿面。
再從外資累積買進的張數來看,排行名列前茅的分別是台積電、中鋼、遠紡、聯電、日月光、華信銀行、國壽、宏電、大同、南亞、華碩、華邦、矽品、長榮、開發、台化、陽明、仁寶、彰銀等,這些買超張數超過一○萬以上的個股,未來仍值得追蹤。再換一個角度來看,把外資買超張數換算成總市值,依總市值排行,前一○名的個股分別是台積電、華碩、鴻海、國壽、日月光、聯電、遠紡、仁寶宏電與統一超商,買超第一名的台積電已逾千億元,華碩超過四百億元,鴻海達二八三億元,國壽也達二三四億元,聯電則達一七七億元,這些外資著力較深的個股,到目前為止,除了中鋼、國壽外,大多創下十分可觀的漲幅。再以外資買超的持股比率來看,買超持股比率超過一二%以上的,包括友訊、鴻海、統一超、飛瑞、矽品、華信、台積電、華碩、峰安、日月光、中鼎、佳格、仁寶與遠紡,從外資持股比率來看,友訊躍居榜首,統一超商、飛瑞、中鼎、佳格排名都有明顯上升,從外資持股張數、總市值排行再到持股比率,可以看出外資在台股操作有一定的軌跡可循。
其一是外資在亞洲股市的布局當中,日本、南韓、香港與台灣是這次外資進軍亞洲逐鹿的焦點,市場透明度不高的東協國家,這次外資著墨不多,尤其是去年管制外匯前科的馬來西亞,外資迄今仍大舉匯出,而這其中香港與南韓股市去年已大漲一波,日本與台灣則都在今年二、三月展開多頭攻勢,成為外資競技的焦點,外資買超日股二○○億美元,今年台股因為開放外資持股上限到五○%,而外資 QFII 占股市市值只有三.八%,未來外資加碼仍有相當寬廣的空間,更況吸收外資已成當局活絡股市的有力籌碼,除了證期會主委林宗勇率團訪問日、美、英等國,大力推銷台股外,李登輝總統也伸開雙手歡迎外資,台股今年門戶大開,景氣正從谷底回升,指數仍在相對低檔,今年外資有很大的加碼空間,因此,台股挑戰年線成功後,下一個目標可望指向八千點或八千五百點,假如外資加碼台股態度堅定,或許明年台股有重登萬點大關的機會。國內投資人去年受到空頭市場襲擊,心態調整未及,而多數企業仍深陷財務困窘當中,未來行情仍將由外資擔綱,投信、自營商等法人反而退居配角。
股市炒作主流不斷變化
其次是股市炒作的主流跟著外資改變。十幾年前,在市場主力炒作的時代,主力以土地資產計算籌碼為炒作主軸,到了八十五年以後,投信掛帥的年代,計算個股 EPS,本益比的基本面行情,成了市場流行主調,如今外資介入後,外資炒的是一個概念性題材,這些概念性題材與本益比關聯不高,但是拉升的個股題材性十分重要,例如台積電與聯電因為晶圓代工,日月光是福雷二次承銷,遠紡則因有遠傳,大同則是中華映管,台塑、南亞、台化背後則有四千多億元的台塑六輕題材,長榮則因為其是全球貨櫃運輸霸主。
三是外資加碼的個股,必須具備幾個共同特色,例如股本夠大,進出容易,台積電為例,儘管市值已逾七千億元,在本國人眼中,台積電碩大無比,不過如果換算美元, 台積電僅二百億美元市值, 在美國股市只能算是是中小型股, 與AMAZON 差不多,在外資眼中,恐怕只能算是小型股, 台灣股市的大型股全部在這一波外資行情中翻身,這種產業翹楚的選股方式,將成股市主流,例如,塑化股由台塑、南亞代表,航運必定是長榮、陽明,而紡織則是遠紡、台化。這些外資卯力買進的個股愈漲愈高,最後形成漲勢集中化的趨勢,所有代表那個國家的個股,都會創下可觀漲幅,例如日本的 NTT、SONY,南韓的浦項鋼鐵、三星,香港的匯豐控股等,台灣的台積電有如香港匯豐控股的翻版,長線是台灣股市的領航員。
在外資主控台灣股市後,《今周刊》讀者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布局,其一是選擇代表台灣的明日產業,代表性的個股包括整個 IC 族群,優先考慮 IC 晶圓代工台積電、聯電、合泰,其次則是日月光、矽品、華泰、華邦、旺宏、茂矽、力晶、世界先進, 未上市則有聯誠、聯嘉與世大:IC 設計則以威盛、矽統、瑞昱、鈺創、凌陽最具代表性。 第二個主流題材是今年台灣全力挺進的 TFT LCD 產業,代表性的有大同(華映)、明碁(達碁)、聯電(聯友光電)、華邦(翰宇彩晶)。
三是通訊概念股,以遠紡、太電最具代表性,其中遠傳對遠紡挹注利多乃空前,若是 BT 以高價買下 AT&T 二○%股權,遠紡未來仍極具爆發力,台灣大哥大相關股東群包括宏碁、明碁、大陸工程、國巨、富邦保等也有發酵機會,東元除了東訊外,還是東信大股東,華新、三商行、國產實等則有泛亞。四是台塑六輕的四千多億元投資照亮台塑、南亞、台化與福懋,台塑石化資本額已達四百多億元,王永慶從石油、電力到港口,台塑跨世紀石化大夢逐漸進入收成階段,五是航運題材由長榮、立榮、陽明、萬海等發酵,若是兩岸三通題材發酵,未來航空股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另一個最大的概念性題材,美國網路與軟體股飆漲,台灣凡是與此沾上邊的類也將齊奔榮途,尤其是友立資訊、資通上櫃後一路飆漲,令市場為之耳目一新未上市軟體股包括金氏、倚天、皇統、中磊股價也跟著飆升不已,其他相關網路服務題材股,還有網路卡的友訊、智邦、訊康;資訊服務股精業與仲琦,還有數據機的合勤與亞旭。
剩下的兩類題材則是油價上漲引發的原物料股行情,塑膠、化纖、紙業與鋼鐵連袂漲升,正隆、永豐餘、華紙、新纖、台聚、華夏、聯成、台苯等都具代表性。其次則是業績成長股,包括微星、華碩、鴻海、仁寶、國碁、勝華、寶成、豐泰等,而金融股今年利多題材不斷,交銀、開發可望隨電子股水長船高,外資概股有華信、台新、三商銀、國壽、中銀與世華,這其中又以低逾放比的中銀、世華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