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官位最大的殺手,前農委會主委余玉賢、前中央銀行總裁梁國樹因病去職的案例還令人記憶猶存。
對付腦瘤 連續三周進行放射線治療
去年十月,健康狀況一向良好的林清江,經常感覺到右腳不聽使喚,使不上力,走路有些不穩,求診後,榮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潘榮基經過腦部掃描,懷疑林清江的腦部可能長了東西。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揣測,林清江只是針對腦部不正常放電進行處理,約定進一步的檢查。
離開醫院後,林清江利用立法院會休會期間,舉辦全省走透透的座談會,從去年十二月底開始,在為期一個月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密集舉辦二十一場座談會,直接面對第一線的教師,聽取教師們的意見,這一趟走完,加上日常事務的處理,讓林清江的體力過度負荷,就演出餐會昏倒事件。
三月四日,林清江請了比較長的假,徹底檢查病因。面對部長的病情,潘榮基點到為止的說法是,經過腦質組織定位手術切片,確定林部長罹患的是腦瘤,它的位置在運動神經區,因此影響了病人腳的力量。目前採取直線加速器的放射性治療,這個療程必須每天照射,而且連續照射三周。療程結束後,必須定期回門診追蹤。至於腦瘤的大小、移轉或是原生、良性或惡性、治癒的機率如何,潘榮基不願多說,只強調會盡量維持運動神經,不讓腦瘤對病人的運動神經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林清江已經在三月十四日出院,預計在三月二十二日上班。
住院期間 蕭萬長兩度探視
住院檢查與治療的十天當中,蕭萬長到榮總探視林清江兩次。對林的病情充分了解,行政院長辦公室主任胡富雄表示,林部長請假的這段時間裡,院長已多次交代教育部的政次、常次多盡一點心力,讓既有政策的推動與執行順暢,短期間的代理看起來完全沒有問題。院長希望林部長利用這段時間安心治療,病情趕快痊癒。
不論是院長辦公室人士的說辭,或是從林清江身邊人士的談話內容與神情,都相當篤定的傳遞出林清江暫時不會因為健康影響官位。其實,蕭內閣能否安穩度過今年都尚未可知,此時若發生閣員異動,無異增添不利蕭內閣的變數,多少會影響蕭內閣的形象。此外,蕭萬長自己也曾經因為健康因素住院引發許多當事人不願見到的臆測,將心比心,蕭萬長也會願意給林清江更多的機會。剩下來的問題就是林清江必須讓病情得以控制並進一步治癒。
雖然對林清江腦瘤病情的資訊不夠具體與清楚,但是腦內長東西總是很棘手的,和信癌症醫院主治醫師陳一信指出,運動神經傳遞腳、軀幹、手、眼、口、鼻、舌,腦瘤長在運動神經,因為它的位置與大小,會影響到不同的部位。如果這個病變組織是移轉而來,還要找出原發性部位一起治療;若是原發性腫瘤就在腦部,惡性程度不同,採取治療手段便不同,後遺症現象也隨之而異。總而言之,聽起來都無法令人輕鬆。
林清江是去年二月九日走馬上任,短短一年時間獲得不錯的施政口碑。雖然他的行事作風不似前任部長吳京帶點個人主義、又具創意的領導風格,但是如同高雄市教育局長曾憲政所言,林清江豐富的教育行政背景,使他能夠深切的了解教育現狀,以及懂得如何施政。
民國五十七年拿到英國利物浦大學哲學博士後,林清江做過台灣師範大學的副教授、教授、擔任過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次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海工會主任、師大教育研究所所長、高雄師範學院院長、台灣省教育廳廳長、中正大學校長,以及考試院考試委員。
終身學習、打通升學管道的施政主軸
原來是葉金鳳擔任內政部長時的主祕,呂木琳在葉離開內政部後,轉往到教育部擔任主祕,教育博士出身的呂木琳,深知林清江的施政理念,呂木琳告訴本刊,建構終身教育社會可說是林部長上任以來施政的主軸,雖然台灣文盲比率很低,但是離開學校後回流學校進修的比率卻遠低於先進國家,因此林部長上任亟思建立學習型社會的途徑,讓每一個人從小到大,
只要想進修,就有途徑學習。
林清江上任後陸續開放在職人士的研究所專班、結合技職體系與企業界合作方案,鼓勵社教機構與大學合作,建立社區型的學習場所等;還包括開闢師資進修的途徑。另一項施政主軸則是打開升學管道,取消高中聯招,以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取而代之,將在九十學年度上路;大學入學考試採取考招分離制度,實施日期訂在九十一學年度。這些施政主軸都在林清江的
堅持下被執行。
林清江施政風格與內容看在教改人士與第一線基層教師眼裡,都認為大方向抓得很好,在基層也聽不到有人罵部長的聲音。尤其是他上任後處理中教司與國教司司長的人事案,教育界認為可看出他的魄力,教育部團隊合作關係比以往更好。然而目前立法院正在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教育經費被大幅刪減之際,身為部長的林清江臥病在床,以致教育界的聲音出不來,令教育界人士深感遺憾。
聽不到罵部長的聲音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創辦人丁志仁指出,教育部在過去十五年換了六位部長,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去政息,林清江卻能接續吳京在任時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不但接續還玩真的,尤屬難得。教改團體對於中教司與國教司的人選也非常能夠接受,表示林部長聽進了外面的聲音。
唯獨教育預算被刪了六百多億元,林清江卻躺在醫院,無法跟社會站在一起捍衛教育經費令人失望。而部長生病期間,也看不到教育部其他官員對預算一事積極表現,期待他上班後還能有所挽回。
林清江不僅有豐富的教育行政,還是教改會成員之一,因此全國教師會會長張輝山說,林清江施政抓得住要點與方向。由於前任部長吳京已經全面打開國人對教育改革的心理,營造出很好的環境,這點十分有利於林清江。不過林清江在落實教改政策時,確實也做得不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古板些,但作風務實。
曾憲政也對林清江這一年的表現讚譽有佳,他說,教育部已經從吳京部長時代一人向前衝、單兵作戰的作風,轉變成工作團隊衝刺。雖然沒有漂亮、又朗朗上口的口號包裝,好比是推動最力的「終身學習」,一般社會大眾未必清楚真正的內容,卻受到教育團體或教改團體很好的評價。
他還舉兩個例子看得出林清江敢擔當的內涵,一個是取消吳京提倡「高職免試」採五等第計分法的規定,雖然民眾難以分辨其中的真正差異,但是看在教育界眼裡,這是需要勇氣,因為林清江並不貪圖行政機構解決技術難題的方便性,而損及學生的就學權益。第二個例子則是吳京高唱技職教育辦成第二條國道,結果看到許多專科學校改成科技大學或科技學院,在教育內涵上並未多加注意,只落得「改名」的下場;林清江上任則改善師資、課程。
教育預算被刪 部長臥病在床
曾憲政對於教育預算縮水,亟需解決問題之際,林清江卻臥病在床顯得很無奈,他說這種情形對預算爭取是非常不利的。雖然政府財政緊縮,教育預算不一定堅持維持多大的規模,但是中央政府必須說明清楚哪些科目的預算被刪,而不是含混籠統的帶過。
對於基層教師而言,教育預算似乎是比較遠的關切,他們在乎的是新政策不斷推出,英語教學、資訊教學、小班教學精神、還有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的統整化教學,教師一面教書還得同時充實自身的能力,已經很有壓力,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理事長侯務葵說,基層教師最大的希望是部長不要常常換,因為他們擔心一換部長又要隨著新政策改變,重新調整充實能力的方向。因為吳京下台後,教育政策做了很大的變化,深刻的印象還留在腦內。
短短一年,林清江獲得不錯的評價,雖然台灣教育改革的潮流不致因為某人而逆轉,但是會減緩前進因素,目前似乎只能期待林清江的病情真如醫師所言在控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