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態度不友善的對象,做幾個深呼吸,對控制音量和說話速度會很有幫助。在任何情況都能掌握自己的音量和說話速度,你會發現自己原來那麼有力量!等累積更多經驗與自信,散發出更穩固的氣場,就能夠反過來影響對方,引導對方的音量和語速,不自覺調整到與你相似的頻率,達到更和諧的對話。
面對咄咄逼人,內向者的應對之道
「Stay kind. It makes you beautiful.」──作家、詩人、TEDx 講者/Najwa Zebian
行走江湖,難免遇到講話不客氣的人,他們像隻張牙舞爪的動物,常不自覺流露咄咄逼人的氣勢,措辭口吻強烈又直接,企圖讓對方順服。
翻開辭典,讓我們進一步理解「咄咄逼人」的意思,這句成語意指「盛氣凌人,使對方驚懼」。
有趣的是,會這麼做的人,很少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散發出具有攻擊性的「能量」,他們無法理解別人為什麼要生氣,或感到受傷?
於是又補一句:「你未免也太玻璃心了。」或者「我就是這樣,你想太多了。」
若把話語比擬為物件,講話咄咄逼人的人,就像揮舞一把無形的利刃,傷了人,反倒責怪對方的皮膚太薄,心臟太弱,怎麼戳一下就流血、就心痛了呢?
打個比方,我很喜歡自助旅行,常上網瀏覽資訊,許多網友會熱心分享在國外被偷的經驗。有位旅人揹了一個輕便的後背包,小偷拿出刀,劃開背包,偷走裡面的財物。小偷對這位旅人說:「你的包包質料也太差了,一下就割開了,怨不得我啊!」
是不是覺得這邏輯哪裡怪怪的?追根究柢,無論包包是否堅固,根本不該破壞別人的包包,拿走別人的東西,怎麼會是這位旅人的錯呢?
可惜不只那位小偷,就連旅人的朋友、甚至不認識的旁人,也指責是旅人太不小心,應該買更堅固的包包。
說出這樣的話,是出於善意,但對當事人反而造成二次傷害,在邏輯上也是「倒果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