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10年,一個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
年初,我肚子裡懷了第二個寶寶,然而同一個學期,我預計要寫完博士論文,加上一邊全職上班,一邊帶著大女兒。當時還沒退休的母親怕我辛苦,便時常在假日從台南老家北上,協助我照顧小孩,使我能多空出一點時間,順利完成繁雜的研究工作。
那天,是週末的晚上,我剛下班。回到家時,看見母親拿著吸塵器在我家客廳來來回回,我跟她打招呼,讓她不要忙了坐下來休息,她對我「喔」了一聲,幾秒後又開啟那嘶嘶聲響,來來回回地在客廳裡穿梭。
這樣的狀況持續幾分鐘後,我開始覺察到母親的異樣,她注意到我看著她,停下忙錄的舉動,一雙困惑的眼神問我:「今天是幾月幾日?」
我感覺自己的心臟開始高頻率地跳了起來,母親又問:「我為什麼在這裡(而不是在老家)?」
「媽,你不要嚇我耶。我懷孕了,你來幫忙。」
「蛤?你懷孕了喔?恭喜!」母親彷彿第一次聽到這個訊息,臉上的困惑瞬間被驚喜的表情給壓了過去。
不安卻在我心裡逐漸擴大。果然,恐怖的事情接著發生了,每隔幾分鐘,母親就重複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為什麼在這裡?」「你懷孕了喔?恭喜!」
沒有太多遲疑,我帶著母親前往台大醫院掛急診。等待診斷的過程中,我感受自己彷彿正面臨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現在發生什麼事了?母親是失憶(失智)了嗎?
為什麼這麼突然?怎麼辦,我前兩天還對媽媽那麼大聲說話?
你到底會不會忘記我? 會不會一直都在?
我在一片茫然中溺水,原本總在我危難時被我當成浮板的母親,此刻正如同做錯事的小孩,在陌生的環境中攥著手,等待上帝宣判結果。看她這副模樣,我覺得自己更像坐在審判台上等待的那個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大聲喝斥著我:「你說?你有沒有好好對待你的母親?」
對不起,我真的沒有好好對待她。像個小孩一樣,我在心裡向上帝默禱:請不要那麼早帶她回家,不要那麼早帶走她和我之間的回憶。
請讓她趕快好起來,我以後會好好對待她。
「我們都做過檢查了,找不到任何原因。」幾番折騰後,醫生宣布:「這就像突然腦袋短路一樣。她現在突然失去短期記憶,所以近期發生的事都想不起來,但長期記憶是沒有問題的。」
「這是……失智嗎?」我問。
「也不能這麼說。」醫生搖搖頭,給了一個最模稜兩可的答案。
「什麼時候會好呢?」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也許等下就好了,也許幾天,也許幾個禮拜,也許……」
帶母親回家的路途上,我依舊徬徨。成年之後,我從來不曾像那天一樣,連睡覺時也緊緊守在她身邊。那個晚上我和她同睡一張床,而她每隔幾分鐘就會轉過身來問我:「我怎麼會在這裡?」「蛤,你懷孕了?恭喜!」
我整夜不敢闔眼,膽戰心驚地,連哭的時間都沒有。
隔天,就好像短路的電路板突然接通了電源,母親回復原本正常的模樣,之後,她腦袋裡幾乎完全忘了這一天一夜的失憶過程。
母親恢復後,我們拿著檢查報告的結果,又跑了好幾間大醫院,但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不能保證會不會再發生,有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我的擔憂卻不曾消失,不再敢讓母親單獨帶著我的稚女外出。可能失去一個重要的人的感覺,擴大成可能同時失去兩個重要的人的感覺,兒子出生後,又多了第三份牽掛。
我原本答應上帝,如果把母親的回憶還給我,我會好好對她。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兒子出生,繁雜瑣事的層遞堆疊,我又失去了那天晚上對待母親的柔軟。
當分離是可能隨時發生的存在,才明白對彼此的真正期待
是不是總要感覺到,有一天她真的可能會離開我時,我才會記得心甘情願地對她好呢?
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何總是工作過於忙碌?原來我還停留在父母年輕、我年幼,我們不會分離的那個時空,以為自己總要摘下天上的榮耀,才能為他們的心靈增添光芒。
曾幾何時,母親已邁入老年,我也不再年輕,我們分離的可能性一下子衝上宙斯的殿堂。她的眼神已從天上落下,看見身在凡間的我,但我卻從那個為父母摘下榮耀的我,長成為自己追求榮耀的我了呀?
父母花了前半輩子的心力,將我們送到離他們最遠的地方,我們又怎麼從那麼遙遠的地方,跑回到近在眼前的父母身邊呢?
「工作如果不開心,就不要做了。」那天,母親這麼告訴我。
「為什麼我小時候,你不這麼說呢?」我問。
她沒有回答。但我知道這是個沒有對錯、也沒有答案的問題。
小時候,我們努力追求榮耀,用這種方式來討父母歡喜,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以淡化自己心裡可能被他們離棄的焦慮。長大以後,我們關注在自己的渴望與目標上,換父母親使盡辦法,來淡化可能被孩子離棄的焦慮:有些父母是噓寒問暖,有些則是酸言酸語。
直到有一天,我們覺察到,分離不只是一種令人恐慌的感受而已,它是可能隨時、真實發生的一種存在,我們才明白對彼此的真正期待是什麼?
不是榮耀,也不是傷害。是可以緊牽著你,陪伴相守。
雖然,這常常也只是一瞬間的感受而已。
分離效應
感受到失去的可能性,才突然想要開始珍惜,一旦失而復得,卻又故態復萌。反反覆覆中,人感受到自我矛盾的罪惡感。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孩子長到大約六、七個月左右,會開始害怕陌生人,對於與照顧者分離時,表現出明確的負向感受,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分離焦慮」。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分離焦慮的展現是直接的,因照顧者離去感到不高興時,就哭鬧、發脾氣。然而,當照顧者的行為反應無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焦慮被接納、被理解,孩子便可能用反向方式來抑制心裡的分離焦慮。
抑制反應發生以後,孩子的自我將發出訊號,讓內在心智誤以為自己並不在意那些引發分離焦慮的人,並且逐漸長成偽裝獨立的成年人。這裡所談的「分離效應」,即在探討這種現象。
(本文摘自《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遠流出版,許皓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