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世俗的觀點,去妄加評斷別人的是非。
其實所有的狹隘觀點,都是在「二元對立」的推論之下產生的結果。
大學時期我曾經和同學去花蓮旅行,在太魯閣深山中,遇到兩位開賓士汽車的比丘尼。同行的好友不解地問:「出家人為什麼要開這麼好的車子?」
當時我隨口回答:「或許是信眾捐的,她也無從選擇啊!」
對話並未就此結束,因為這件事情,還有很多可能性的討論空間,例如:出家人的父母財力雄厚,為了安全著想,堅持要買這種名車給她開等等。
這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尤其年紀漸長後,常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有些奇怪的新聞,例如:不肖之徒假借宗教名義騙財騙色、出家人帶異性上賓館休息、和尚去速食店吃炸雞等,都會讓我再度聯想起,在花蓮太魯閣深山開賓士的比丘尼。
真相如何,或許已經並不重要;但對於這些負面印象的連結,投射出自己內在怎樣的觀點,反而是我最近這幾年一直在深度思考與反省的重點。
幾年前,我看過一本書,裡面有段話說:「你完全懂得如何愛自己,而後才能真正去愛別人。只有敞開自己的心,才能觸動他人的心。當你覺得生命有重心、有活力,你才有能力去做個更好的人。」
這本書的書名很有趣,叫做《和尚賣了法拉利》(天下文化出版)。描述一位律師朱利安拋棄塵俗的名利與財富到印度旅行,帶回希瓦那哲人的神秘寓言,重新給困頓的人生帶來無窮的能量,很有心理勵志的療效。
回到我在書上看到的這個觀點:「你完全懂得如何愛自己,而後才能真正去愛別人。」若略加延伸——和尚其實未必要賣了法拉利,前提是:如果法拉利對他很重要,或是他可以運用法拉利來幫助眾生。
我們常用世俗的觀點,去妄加評斷別人的是非。主觀地以為出家人一定要苦修,認為法拉利絕對是奢侈品;其實所有的狹隘觀點,都是在「二元對立」的推論之下產生的結果。
輕易跟著世俗的刻板印象活著,是比較輕鬆的方式,不必用太多大腦,但很容易淪為人云亦云;跳脫既定的思考模式,讓自己在擁有主見的同時,也能多替別人著想,勢必會多花一些心思,但未必能與別人看法一致。你喜歡哪一種生活模式?
如果可以重新體認:修行,未必是要清苦的;法拉利,只不過是一部普通的車子。對於「出家人開名車」這件事,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見解。
再說,假使你已經習慣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思考,也可以想想以下的問題:同樣是出家人,一個把自己生活照顧得很好,因此特別樂於弘法感化世人;另一個卻是執意苦修,而讓自己每天坐困愁城,你覺得哪一個的生命比較有價值?在「苦修」和「樂活」之間,你如何抉擇?
答案,沒有斷然的是非對錯,但可以反映你內心深處的價值觀。
(本文摘自《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遠流出版,吳若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