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我們要先愛自己」,但很多人不懂到底要怎麼愛?其實這份愛就是來自「內在父母」。你一定比你真正的父母還要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品質的關懷與支持。
有一回,我因為對工作感到徬徨而找父母聊天,他們很用心地給我意見,認為我應該要積極和以前的人脈聯繫,向大家宣傳我正在從事的心理事業,但我的內心就是對這個建議感到抗拒,雖然我也沒生出更有建設性的看法,但就是不想那麼做。
我清楚地知曉爸媽想幫助我解決問題,並且是出自於愛,但我卻同時感覺到心裡的受傷。在和我的心理師討論這莫名其妙的感受時,心理師問了我一句:
「那你想聽到爸媽對你說什麼?」在愣了三秒鐘後,我突然潸然淚下:「其實,我只想聽到他們說『沒觀係,慢慢來』。」
說也奇怪,當我自己說出「沒關係,慢慢來」之後,我感受到一股溫熱的暖流,流進我的胸腔,撐大了原本坍塌的肺部空間,能夠吸入更多的氧氣。原來,這就是我的「內在父母」在說話!
「內在小孩」(Inner child)這個概念同樣出自心理學家榮格,它代表我們天生、本能、最自由的樣貌,裡頭也有我們的創傷,那些從小沒被滿足的愛、照顧、關注、接納等需求。
不管我們的父母有多慈愛,都一定有不足的部分,所以長大之後當你對某件事感到非常憤怒、悲傷,通常都與內在小孩未滿足的經驗被喚起有關。
我們有「內在小孩」,就代表我們也一定有「內在父母」(這也符合了兩極同時存在的概念),但大多數人很抗拒這個部分,他們寧可當永遠的受害者、無能為力的幼兒,不斷地向外索求愛與關注,但最後會發現自己成了黑洞,別人給得再多也不夠。
常言道:「我們要先愛自己」,但很多人不懂到底要怎麼愛?其實這份愛就是來自「內在父母」。你一定比你真正的父母還要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品質的關懷與支持。
這絕非在為父母定罪,因為父母也有自己的傷與限制;其實我們也需要父母的不完美,畢竟父母的好滋養我們長大,父母的壞讓我們成為自己。長大後,雖然有別人的愛與陪伴也很重要,但真正能填補內在空洞的人,只能是我們自己。
(本文摘自《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方舟文化出版,蘇予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