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我們已經很習慣,而且經常發生的認知扭曲呢?包括隨便把事情想得很誇張、將事情災難化、個人化、批判他人等等,你的想法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呢?
心所戴上的各色眼鏡
各位有聽過認知扭曲這個名詞嗎?
這個名詞指的是把事情扭曲得偏離事實,或是思維不合邏輯。
認知扭曲分為很多類型,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二分法,舉例來說像是「沒拿到第一名就是失敗」。
京民會將從親朋好友的行為、表情和語氣中感受到的負面跡象放大解釋,或是即使對方沒有那個意思,他也會自己做出負面結論。
這種草率做出判斷或是自以為讀懂對方內心的行為,就可以看成是一種認知扭曲。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做出了負面的結論,同時會排除任何正面跡象,這種認知扭曲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濾鏡。
這種扭曲的思維模式,很有可能會在京民評價對方時發揮作用,並使他不斷重複「放棄」這個行為。
認知扭曲原本就是在憂鬱或是恐慌非常嚴重的狀態下展現出的特質,所以也是在研究憂鬱症個案的認知症狀時,才將這個現象獨立出來成一個分類。
我們的心情和想法其實緊密地連結在一起,而且會彼此影響。
所以若是陷入嚴重的憂鬱狀態,那麼看待過去、現在與未來相關的評價、展望,換句話說就是看待人生的觀點都會被扭曲。所以擺脫憂鬱症的人,才會說憂鬱的時候「感覺像內心戴上一副會讓一切都變陰暗的有色眼鏡」。
像是在職場上犯下小小的失誤,會立刻想到「我的履歷完蛋了」(輕率地下判斷、誇大其辭),並且會把和自己完全無關的負面事件歸咎於自己,為此感到自責(個人化)。
當這種想法不斷重複,便會陷入憂鬱情緒不斷加深的惡性循環中,有時候甚至會演變成自殺等極端的情況。
除了憂鬱與恐慌之外,也有一些認知扭曲會受到個性影響。迴避型個性的人自尊心較低落,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所以會陷入類似憂鬱狀態的認知扭曲中,並且避免與人來往。
顯性自戀性格者,會把自己所有的小成就放大,藉此滿足心中的自戀需求,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犯下的失誤或問題縮小,或是把責任轉嫁給別人、批評他人(與「個人化」相反),以此來擺脫自戀形象受損的壓力。
即使沒有個性問題或憂鬱症,我們也經常會犯下認知扭曲的失誤。像是深入了解一件事情之後,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該負責的事,或是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但一開始卻因為自己過度解讀,而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有哪些是我們已經很習慣,而且經常發生的認知扭曲呢?包括隨便把事情想得很誇張、將事情災難化、個人化、批判他人等等,你的想法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呢?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存在哪些矛盾與扭曲,並且對其進行矯正,進行「重新建構認知」的治療。
請各位試著檢視自己內心一再重複的思維模式,究竟是屬於哪一種。你會不會也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對方的態度、解釋自己的內心呢?
(本文摘自《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五個精神分析的真實故事,帶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大田出版,腦內探險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