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繼續產生這些「沒意義的煩惱」了!
「這對我來說是對的吧?應該沒搞錯吧?」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我的未來發展來說,哪個選項比較好?」
「我該選擇往哪條路走?」
「選哪一個才更適當呢?」
在你為各式各樣的問題煩惱時,是否會以這些事物作為抉擇基準,來決定事情走向呢?假使你會這麼做的話,那現在就讓你的腦袋和內心煥然一新吧!
身邊的人或許會這麼說:「你在迷茫個什麼勁啊?這不是很好的條件嗎?一直以來你都過得很順利,所以這樣不就夠了?要是這種小事也要在那邊煩東煩西的,那就沒完沒了啦。」
但是,你沒必要去聽這種一般常識的意見,一旦忽略自己的心情,反而去在意人們的言行舉止,就會平白增加一些沒意義的煩憂,試著用更簡單、更單純的方式思考吧。
你所做的選擇,只要最後能夠讓你因此滿足,那麼不管誰說了什麼,對你而言這就是適合的選擇。
反過來說,你的選擇若是使你不滿意,那不管誰說了什麼,對你來說都是不恰當的選擇,更「自我中心」一點,以「我的感受、情感、以及意志」作為基準。
把這當作一條法則吧,堅信不疑地說出口—只要這樣就夠了。
用「想做」、「想要」、「喜歡」充實每一天
「哇!我想做這件事!」
「我之前想要這個!」
「哇,我超喜歡這個顏色!」
「沒錯,在做這件事時,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只要跟你在一起,我就非常幸福了!」
當親口說出這類台詞時,你的心情如何?它是否觸動了你的心弦?
喜歡、最喜歡、心情好、感覺對、最棒。
快樂、開心、幸福、愛。
好滿足、鬆一口氣、內心變得輕鬆。
上述這些全部都是一種情感。
這些正面情緒,會使你打從心底認同那些讓你產生這種感受的事情。換言之,這就是你「愛著自己」的一種狀態,但是,在你陷入煩惱的時候,就並非如此了。在煩心的時候,自己便會從這種狀態脫離出來。
若是你忽視自己的感受或情感,去做那些你不想做的事時,會感覺到什麼呢?
辛勞、痛苦、悲傷、疲勞……。
這就是煩惱的根源。在心裡,你有著各式各樣的想法,與此同時卻又忍耐著。也就是說,這是你「沒有愛著自己的模樣」,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你的煩惱,你會發現,其實煩惱可說是「在我不愛我自己時出現」的東西。
直截了當地說,在自我中心心理學上認為—「煩惱,是因為不夠愛自己」。
(本文摘自《煩惱,是因為不夠愛自己!》,台灣東販出版,石原加受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