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常生活中,會盡可能減少生活用品的顏色,在生活中盡可能減少文字的出現。具體來說,家中的物品顏色都只使用三、四種顏色,所有能夠撕下的標籤都撕掉。這並不是為了追求時尚,而是為了在生活中減少資訊。
走到戶外,就會發現戶外空間充斥著各種資訊。文字、聲音、影像。主要幹線道路旁有五顏六色的大招牌,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有什麼。
走進商店內,都會聽到大音量的音樂,隔壁店家播放不同的音樂。走出家門,眼睛和耳朵會在無意識中接收到各種資訊。
無論是好是壞,人都具備了適應能力。即使一開始對這些事感到煩躁,之後就會漸漸麻木……
我認為日常生活的空間必須遠離那種地方,只接收對自己有用的資訊,不必要的資訊只會擾亂內心的平靜。
在住宅的問題上,我曾經看過有人寫過一篇「家是為家庭中脆弱的人打造的空間」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家和空間必須是「休憩的場所」,必須讓身體和心靈都能夠充分休息,這一點非常重要。外在的空間和內在的空間不一樣。
我在日常生活中,會盡可能減少生活用品的顏色,在生活中盡可能減少文字的出現。
具體來說,家中的物品顏色都只使用三、四種顏色,所有能夠撕下的標籤都撕掉。這並不是為了追求時尚,而是為了在生活中減少資訊。
當生活空間中有鮮豔的色彩,目光就會情不自禁被吸引;當出現文字時,就會忍不住仔細看,這樣會讓自己很疲累。
只要自己瞭解「那是什麼」就好,知道廚房的瓶子裡裝的是洗碗精,洗衣機旁的容器中裝的是洗衣精就沒問題了。
如果有好幾個家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只要所有人都瞭解,不需要文字說明也沒有問題。如果有需要,可以換成自家的容器,自己在上面寫字。只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調整在生活中吸收的顏色和資訊,減少疲累。
我喜歡白色、灰色和米色,生活空間也都採用這幾種顏色。
喜歡明亮色彩的人可以選用明亮色彩,重要的是,居住環境必須能夠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心靈平靜。
(本文摘自《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大人的簡單生活提案。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樣的生活2》,平安文化出版,廣瀨裕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