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就是全世界。你願意營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忙碌、焦慮、不安、貧乏,還是平靜、閒適、安寧、富足?
一個人用的東西,要買好一點的。
去閨密許許家,赫然發現她家的洗手間裡,放著一張舒適的大紅色單人沙發。
「多的沙發沒處放嗎?」我問。她笑著拍我一下說:「這可是我家最貴的一個沙發,故意放在這兒的,泡腳、發呆、看書,都能坐一下。不過,我沒告訴老公價格。」
有研究機構做過一個調查,煩惱的時候,最喜歡躲在哪裡?很多人的回答是廁所。聽到時有點奇怪,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人安靜地待著就成了奢侈。
想想也是。從小我們與父母在一起,或許還有三代甚至四代同堂。住校後,雙人、四人甚至八人宿舍都有。
畢了業進入社會,終於脫離原生家庭,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合租,因為租金便宜。過不了幾年,我們戀愛、結婚、生育了,彷彿眨眼之間,就變成當年父母的模樣。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的時候,總有罪惡感,好像推卸了責任,偷了懶。
相對而言,廁所是一個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一個人獨處的地方。在這個小小空間裡,許許不僅迷上泡腳,還買了法國沙龍香薰蠟燭。招呼一句「我去廁所」,拎壺開水,喀啦一聲把門反鎖。
木桶裡水溫正好,一本閒書,一曲音樂,水涼了,拎起水壺,續點兒開水。孩子有時會在外面敲門,許許一句「媽媽上廁所」就打發了。
好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二十分鐘一晃眼就沒了。許許收拾妥當,像沒事一樣走出來。時間太久,家人有意見,時間太短,自己不過癮,二十分鐘剛剛好。
許許在大學任教,科研壓力大,兒子頑皮,丈夫工作忙,經常上夜班。她將廁所紅沙發上的時光,稱為「一個人的心靈spa」。這樣的悠閒空檔,對於每一個繁忙的主婦或煮夫而言,都是比名牌包更奢侈的東西。
「一個人用的東西,要買好一點的,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奢侈一點。」許許對我說。
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就是奢侈。
後來我去雲南出差,見到老同學。她是單親媽媽,任職的紙媒行業不景氣,去年開始減薪。她住在前夫留下的兩房一廳裡,房子不大,還是結婚時裝修的。母親住客房,她與孩子睡主臥。她把主臥的小陽台改造成書房,和臥室之間,拉了一道窗簾。
那道窗簾,我進門就注意到了。青灰色的提花厚麻布,品質很好,應該花了一點錢。進到她的小書房,簾子一拉,我立刻聞到一股淡淡的沉香味道。
果然,她的書桌上擺著電子香爐,上面有一小撮未燃盡的沉香。我湊近聞聞,「這香不便宜。」
「很貴。」她笑笑。
「現在對我來說,最奢侈的事,就是老的小的睡著以後,我一個人安靜地坐在這裡,寫點東西看一下書。每天也就一個小時,不能熬太晚,兒子早上六點半起床後就來吵我。」
陽光穿過晾曬在小陽台上的毛衣、外套的縫隙,溫暖地落在她身後的書桌上,這是她人生最奢侈的角落,是她一個人獨處的地方。
你的內心,就是你所擁有的世界。
我們經常要求自己成長,然而究竟什麼才是成長?
成長最明確的概念,是你曾經希望與世界磨合,你在意與他人的聯繫和交集,跌跌撞撞地走到一定的時刻,經歷過被辜負欺負,也有意無意地辜負欺負過別人,慢慢地看清楚你所擁有的世界,再大也大不過自己的內心。於是,你開始低下高高抬起的頭,放棄與世界的磨合及掙扎,心平氣和地與自己相處。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就是全世界。你願意營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忙碌、焦慮、不安、貧乏,還是平靜、閒適、安寧、富足?
對於許多按部就班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一個人獨處的時光實在太少,不知不覺丟掉了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我見過忙碌的職業婦女,抱怨生活雞零狗碎。她花很多錢買一件貂皮大衣,因為辦公室裡其他人買了。幫孩子報名補習班,因為社區裡其他的孩子都報了。這些都沒有問題,人類社會是透過攀比與虛榮求進步的。
有問題的是,當她和我抱怨生活的時候,我們坐在一間安靜的咖啡廳裡,有一刻,我出去打電話,講完電話回來,她突然拿出手機給我看,問:「哪個顏色好看?我想給老公買個皮夾。」
我問她:「你一個人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她茫然地看著我說:「滿屋子到處找事做。」
你的喜悅,就是你的自我。
結婚後,女人很容易集體意識過強,把自己丟得越來越遠。自己用的東西,隨便買買;自己吃飯的時候,簡單打發;終於有機會一個人獨處,趕緊做事。
我們常常嘴上說要過有品質的生活,卻又茫然不知如何跳脫零亂的生活,與有限財力的束縛。
在我看來,始終願意花心思與金錢,在自己一個人用的東西上;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把自己安排得閒適而妥帖;每天擠出時間獨處,哪怕不到一個小時,也要下狠心與喜歡的物件黏在一起。
這些,都是比買名牌包更奢侈的生活,也是認識自我、與自我相處最正確的方式。
自我,不是透過別人剖析,在他人判斷中得來的,而是在最安靜的獨處時光中,放空、傾聽,清除那些不喜歡的,留下那些喜歡的。
是當你決定買一件自己用的東西時,不再需要詢問他人的意見、顧慮他人的眼光。
這時候,你的喜悅,就是你的自我。
(本文摘自《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幸福文化,萬特特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