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上看起來仍是光鮮亮麗的,但內心卻相當不踏實。朋友介紹我去看一位老中醫,他一把脈就問我:「四十幾啦?」一般人都說你看起來不過三十出頭,但中醫師一把脈就知道這是個中年人了。
生命中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世界不斷地變化。
從小到大,我們不知道要面對多少改變,每一次的分離都是另一個階段生命的開始。小時候常感覺時間過得好慢,怎麼都不能快點長大,好得到更多的自由。曾幾何時,生命之河快速流轉,特別是過了中年之後,一天天,一年年,瞬忽即逝。
我還清楚記得要配老花眼鏡的時候。突然看不清楚書上的小字了,一向從不戴眼鏡的我,從此眼鏡成為最重要的身外之物。而且隔一段日子又會因為看不清楚,而去驗光配新眼鏡。後來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隨時都想要看得清楚。
中年要面對的是身體機能的衰退,從前熬夜是小事,隔天多睡一會兒就恢復了,不知何時起,熬夜後要恢復變得需要好幾天。每過一陣子批判自己過胖了,我就去找營養師指導健康的減肥,等我中年後,她就一再提醒,要慢慢減,因為新陳代謝變慢了。接著膝蓋疼了,腰背也因椎間盤突出而必須去復健。最後是更年期到了。
我對自己面對更年期時的憂鬱印象深刻,雖然還沒有到憂鬱症的狀態,但那種面對未知、哀悼失去的心情,確實十分低落。
外表上看起來仍是光鮮亮麗的,但內心卻相當不踏實。朋友介紹我去看一位老中醫,他一把脈就問我:「四十幾啦?」一般人都說你看起來不過三十出頭,但中醫師一把脈就知道這是個中年人了。
第一次去加拿大上課時,我是四十六歲;離開中廣從正式的職業退休時,是四十八歲。正好是面對生命中重大身心改變的時刻,我相當慶幸能去上課,讓自己找到安頓身心的各種方法。
悲傷與失落的探索
在各種課程中,我學習探索過去,並學著善用學習到的工具,來給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在「悲傷與失落」的課程中,我跟一個藍眼棕髮的年輕女孩一起做練習。老師要我們面對面坐著,雙手牽著,直視對方的眼睛,但不要說話,去體會可能發生的任何感受。
深深看入對方的眼睛時,不知為什麼,我竟然感到悲傷而流下眼淚。她看著我,眼神中沒有任何雜質,純粹地接納與陪伴,我第一次感受到我是可以悲傷的,原來過去的我壓抑著悲傷的情緒。
接受自己之後,我繼續流淚,那淚水是感恩與感動。好感謝這個陪著我練習的女子。找回屬於自己的悲傷而可以好好哭一場時,我的生命更加完整了。
於是在這個工作坊中,我一一列下生命階段中的失落,不再逃避悲傷,該哭的時候好好哭,該放下的事情就放下,還沒結束的未了情,就讓它繼續放著,等待日後有進一步面對與處理的機會。
(本文摘自《生命的河流:七堂關於人生的成長課》,時報出版,陶曉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