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能逐漸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時,請務必與父母聊聊,直接跟父母確認他們的心意吧!與父母當著面好好對話後,確認自己猜想得沒錯時,相信你對世人的看法就會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懂得體諒母親後,我回頭看看她所對我做的一切,突然領悟到:「啊,原來那是母親的愛啊!」然而我心中已埋怨了十多年,一時之間也無法煙消雲散〈笑〉。
「是這樣嗎?但明明她就是個愛面子的人啊!」光是這件事,我就整整想了三天。
與此同時,我又回想起另一件事:「母親過去並非是個面子的人。」
她曾組過樂團;上過電視選秀節目;開車出門時,也不會把當時是嬰兒的我放在汽車座椅上,而是放入籃子內,直接擺在副駕駛座上,明明就是個相當隨性自由的人。
她究竟在何時變得如此在意他人目光呢?
仔細一想,她的改變或許是在我們搬家後。母親是土生土長的北海道人,北海道擁有遼闊的土地,那裡的人心胸寬闊多半有話直說,不需要時時察言觀色。
母親維持著這樣的生活方式,直到三十多歲時碰上父親調職,才舉家搬到東京埼玉縣的大廈。對母親來說環境改變太大,讓她很難融入新的生活圈。別說是母親,就連當時七歲的我來到新學校,也很快的遭遇到霸凌。
也許當時的母親認為,如果我繼續維持過去的生活方式會受到傷害,因此才要我學會更注意、更顧慮到他人。她或許也是為了避免我受到傷害,才會改變自己。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自由自在地成長,然後率性而活。
然而實際上會讓孩子恣意生活的父母是少數,我初次驚覺,母親可能是為了保護我才會變得如此在意別人的目光。
在此,我希望大家能認真思考以下兩個功課:
功課1
父母曾期望培育你成為怎樣的女性呢?
我大多學生的答案是:進入好公司、繼承家業、成為老師等從事世人眼中的優良職業,接著在適婚年齡跟出色的男人結婚,度過生兩三個小孩的安穩人生。不知道大家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功課2
你希望自己孩子過著怎麼樣的人生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希望孩子能過自己喜歡的人生、展開幸福的笑臉就好。各位的答案也是類似這樣嗎?
大家是否發現,以上兩項功課的答案有著很大的分歧嗎?這其中隱藏著一個很大的誤會。
父母一心期盼的只是小孩能獲得幸福,其餘附加條件,是他們展現這份期盼的形式。
即使希望小孩隨心所欲投身熱愛事物的母親,在聽到孩子說:「我想當戰地攝影師前往戰亂地區」也會全力阻止吧?雖然這是很極端的例子,但這跟建議孩子從事安穩工作其實是相同道理。
父母必定會想憑著自身的人生經驗,提供給孩子「高成功率的幸福選項」。
其中結婚生子也是父母極力推薦的選項。儘管婚姻生活一言難盡,但對於母親而言,結婚生子及育兒經驗非常幸福,所以她們才會忍不住希望孩子也能擁有這份幸福。
但這終究只是種選擇,而非必要。
只要孩子覺得幸福,即使不是從事什麼了不得的工作,不結婚生子也無所謂。然而很多孩子卻認為這是必要選擇,甚至產生罪惡感。
看到這裡,你的內心是否深受衝擊呢?
這個概念也可以運用到其他事情上。
例如:如果你覺得母親整天埋頭工作,沒時間聽你說話。可以去思考「為何母親要那麼拼命工作?」當換位思考後,也許會發現她其實也很想陪你,但為了能讓你無憂無慮升學只能拼命工作。
當我們能逐漸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時,請務必與父母聊聊,直接跟父母確認他們的心意吧!
與父母當著面好好對話後,確認自己猜想得沒錯時,相信你對世人的看法就會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本文摘自《我選擇,生活中只做想做的事》,采實文化出版,小田桐あさ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