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不孕症領域超過三十年,曾啟瑞參與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又曾帶領北醫團隊每年產出三千個試管嬰兒,除了產能驚人,他也投入許多心力做研發。雖然忙碌,但他自豪自己已六十五歲(編按:本文摘於2019年,曾醫師為68歲)但健檢報告都沒有紅字,歸功於吃魚和堅果的習慣,讓他免於三高困擾。
攤開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曾啟瑞(編按:曾醫師已從服務近30年的北醫離開,2020年創設國際性試管嬰兒中心,率領來自各生殖醫學中心主任級名醫團隊繼續服務病患)的行程表,訪問前他剛結束為期一週的美東巡迴,受邀到美國三大生殖醫學重鎮: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演講。
他說,擔任亞太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後,每個月都有頻繁的出國行程,但他盡量不要出去太久,「北醫每年試管嬰兒達三千例,占全台十五%,排名第一,就知道很多病患等著我。」
催生首例試管嬰,創下台灣多項第一
回首投入不孕症領域,曾啟瑞形容是躬逢其盛,全世界首例試管嬰兒於一九七八年在英國誕生,美國約一九八一年誕生,整個生殖醫學蓬勃發展,當時在哈佛進修的他學習到這個新興科技。
一九八三年十月他回台,在台北榮總服務時負責試管嬰兒實驗室,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六日台灣首例試管嬰兒張小弟誕生,他就是重要推手。
曾啟瑞後來受恩師徐千田教授影響,回到北醫附醫服務,至今已二十七年(編按:曾醫師於2019年9月離開北醫時服務已滿30年),帶領團隊創下許多第一,比如自體粒線體轉殖的技術是全球首例,冷凍十三年精液解凍雙胞胎活產是亞洲首例。
此外,他秉持著科學就是要研發,因此除了臨床上協助不孕夫妻催生,還帶領北醫團隊進行研究,獲獎無數,包括曾拿下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年會最佳論文獎;亞太生殖醫學會的十一個論文獎項,北醫就拿下四個。
二○一二年,他拿到「全球華人生殖醫學會」的終身成就獎;基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導致女性不孕,二○一五年,他以 「子宮內膜異位症體外診斷試劑開發與應用」獲得國家新創獎。
65歲完全沒三高!天天吃3食物養生
行程滿檔的曾啟瑞,對於自己的健康也沒有馬虎,他笑著說:「我現在六十五歲,但是完全沒有三高問題。」他認為與自己的飲食習慣有關,首先,二十多年來每天都吃一條新鮮的魚,「各種魚我都吃,只要夠新鮮,清蒸、煮湯就很美味,加上魚含有DHA、EPA及Omega3,長期食用對腦力及心血管健康頗有幫助。」
其次,他提倡吃堅果,因為堅果有豐富的維生素,可幫助抗氧化;還可以減少對身體有壞處的低密度膽固醇,並增加對心臟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早上我還會吃黑芝麻糊,黑芝麻可幫助加速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甚至有延緩頭髮變白的好處。」
此外,他鼓勵多吃蔬果、少吃油炸物,「我吃各種水果,把水果當蔬菜吃;油炸物我不碰,即使用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油脂,高溫去炸就會破壞原本的結構,轉成飽和脂肪酸,成為身上的肥油。」
爬山爬樓梯運動,學會達到生活平衡
曾啟瑞沒有打高爾夫球習慣,因為對他來說太花時間,他最常做的運動是爬樓梯,「醫院電梯不好等,急著開會或看診就用爬樓梯代替,也是一種運動。」假日時他會抽空帶家人爬郊山,近年則開始上健身房,目的是訓練肌力預防跌倒。
另一個促進健康的原則是「平衡的生活」,曾啟瑞笑說自己看來不顯老,是因為比較懂得生活了,以前出國開會僅認識開會城市的機場與旅館,近年來他調整心態,把工作當成旅行,會抽空體驗當地風土文化與美食。加上身為婦產科醫師,經歷過二十四小時待命接生訓練,他倒頭立刻就睡,因此即使四處奔波,卻不顯疲態。
曾啟瑞也把這樣的生活態度帶到生殖中心,他打造一個空中花園,讓不孕夫妻可以透透氣,「多數看不孕的人,心情是沉重的,我們的環境讓他們可以放鬆些。」他也指出隨著現代人晚婚晚生,人工生殖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他的目標就是希望再提高成功率,讓更多不孕夫妻圓夢。
生殖中心生機盎然
曾啟瑞被稱為「試管嬰兒之父」,他經手的試管嬰兒數量非常多,到許多地方演講、旅遊時,不自覺會購買有生育意涵的裝飾品,不論是產卵的雕刻鴨,或是安產御守、百子圖。
曾有患者為了表達謝意,贈送的禮物也是有生育意涵的骨董飾品,比如有百子圖樣的罐子,象徵「連生貴子」的蚊帳腳,他都放在生殖中心裡,顯得處處見生機。
養生處方箋
1.每天吃一條新鮮的魚。
2.補充堅果類食物。
3.爬樓梯以及練肌力。
4.重視平衡的生活原則。
醫師簡介
曾啓瑞
出生:1951年
現職: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TES)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
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經歷:前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前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前亞太生殖醫學會理事長
專長:生殖醫學、不孕症
(本文摘自《門診時,醫師不會告訴你的養生祕訣》,2017年10月時報出版,邱玉珍、張雅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