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錢到底該花在哪裡?花在增加體驗的地方,體驗令人長久回憶,老來不感遺憾;花在讓自己成長學習的地方,滿足生而為人最高層次需求:自我實現;花在幫助別人的地方,施比受有福,福氣帶來內心平靜喜樂!
台灣人聰明,勤奮,節儉,進入社會後賺錢,省錢,存錢的本事好得沒話說,但人生上半場生財能力強,不代表下半場花錢能力同樣好,不但不夠好,個人覺得這方面我們比多數國家差。
舉幾個例子,一、一對老夫婦省吃儉用一輩子,兒女成年,自食其力,沒有經濟壓力的老夫婦生活還是很節省,但既然有餘裕,就開始買一些名牌包,名表,名車之類的奢侈品,犒賞一生辛勞。
二、進入空巢期婦女,嚮往旅遊,但因經驗有限不知如何下手,看到朋友臉書照片,和旅行社廣告吸引,決定參團去杜拜,玩什麽不清楚,主要目的是到七星級帆船飯店吃一客價格不斐的下午茶,拍貴婦美照回來向人炫耀。
以上事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不斷出現在生活四周,照說如何花錢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如果一定要有所評斷 ,那就是這筆消費帶來的滿足感高低,以及持續時間。
以此為準,智者專家不斷告訴我們,體驗勝於物質,精美物品確實令人滿足,但持續時間短,很快會被想要更多更好物品的焦慮取代,心理學上這叫『快樂水車』。體驗則像肌肉,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拿不走,而且不隨時間貶值。
另一項CP值不高的消費,是花錢買「被人看得起」,這點其實和快樂水車(Hedonic Treadmill)的本質異曲同工,水車必須不斷滾動,今天被這群人看得起,明天就想被另一群人看得起,無休無止,無法真正快樂。
那錢到底該花在哪裡?花在增加體驗的地方,體驗令人長久回憶,老來不感遺憾;花在讓自己成長學習的地方,滿足生而為人最高層次需求:自我實現;花在幫助別人的地方,施比受有福,福氣帶來內心平靜喜樂!
(本文獲「老黑看世界」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