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角色,應先好好愛護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使自己成為陽光,可以源源不絕地給予。終結照顧的辛苦,先愛護好自己的優先順序,具有關鍵的意義。
了解「正念」的影響,學習過「不起壓力的生活」,有一個出自佛教經典的故事,說明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兩方的對應關係:
一對街頭表演雜技為生的父女,父親會以自己的身體撐起女兒,讓她在頭頂上表演高難度的伸展技巧,以贏得觀眾的喝彩,並獲取賞金。
父親總是認為在高處的女兒是岌岌可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隨時保護著她的安危。女兒是一位有智慧女孩,她告訴父親,這樣是錯的。
她需要父親把自己的安全,做好最大的警戒和保護。唯有把自己的安全做最好的維護,這才是對女兒最大的照顧與安全保障。
同樣的道理,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雙方共同身陷險境中,如果父親看不出女兒的安危是身繫於自己身上。
若是沒有把「愛護自己」當作第一優先,就想去照顧別人。就像是一個深陷泥沼人,想要指導另一個人從泥沼出來一樣,這樣邏輯是令人無法理解的。
照顧者角色,常常不自覺地,把注意力放在被照顧的對象上,令自己成為一個「能量的給予者」,最後能源都枯竭了,自己反而成為一個黑洞,空無而黑暗地吞食一切快樂。
照顧者的角色,應先好好愛護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使自己成為陽光,可以源源不絕地給予。終結照顧的辛苦,先愛護好自己的優先順序,具有關鍵的意義。
什麼原因,讓照護者對於「愛護自己」覺得不敢接受,或有罪惡感呢?
秀娟告訴大家,她不快樂。她說了幾次:「我在家『不敢』快樂。」是什麼限制了秀娟快樂的權力呢?
我問秀娟,是什麼原因在家中,讓你不敢快樂起來?
她回答:「就是因為有照顧的壓力啊!」
沒錯,照顧本身是種壓力。
但我特別問秀娟:「照顧工作是壓力來源嗎?」 我解釋「壓力源」和「壓力」的差別,了解壓力源,才能不起壓力反應。
秀娟也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以小孩子不想上學為例。
你問孩子:「為何不喜歡上課?」
小孩子會說,因為同學會笑我。孩子或許不清楚因果關係,但是為何同學會笑他呢? 當你一層層地探問,會找到最終的原因,那就是「壓力源」。
最後發現真正造成小孩子的「壓力源」是:
孩子每天都五點半起床,為了趕七點半的晨間整潔活動,多睡就要遲了。顧不得吃早餐,街口隨便買了三明治或飯團,擠一班公車十五分到達捷運站,轉了兩條捷運線,站了三十分鐘才到學校。小孩子一到校就覺頭昏。
連鎖反應是:一早上課打瞌睡無法專心;成為慣性後,被老師發現而當場糾正;同學會嘲笑他,給他取了「杜姑王」綽號(杜姑:閩南語,意謂打瞌睡之意);他覺得很丟臉;不想到學校了。
真正的原因,不是他不喜歡學校,或被老師責備,或同學被嘲笑。上學會有壓力,交通問題就是「壓力源」。
秀娟聽了馬上就明白了,立刻回答說:「我的『壓力源』就是婆婆。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照顧失能的公公,它是我的壓力來源。其實公公個性溫和,他只是需要幫忙,行動不便而己。」
「婆婆帶有強迫性態度,才是讓我想逃離的原因。」
秀娟的婆婆是出身於「苦媳熬成婆」傳統家庭背景,自然而然地把社會的道德壓力加諸在媳婦身上,成為令秀娟窒息的原因是:「婆婆加諸於她的社會道德」。秀娟夫家的經濟條件其實不差,請一位兼職看護並非負擔不起,但婆婆就是堅持要由媳婦來做。
這樣子,秀娟的不快樂原因比較明白了。
她生活在婆婆加在她身上的觀念,無意識地過了很多年,一直以為照顧公公是造成生活疲累的原因。但推究起來,壓力源是來來自社會價值觀,和加諸於為人媳婦的態度。
秀娟逃家,敢於挑戰傳統,說明她並不畏懼婆婆的權威。但她的心中,仍是受制於社會道德觀,她怕落人口實,成為家庭中丈夫和孩子所不能認同的案例。
照顧的行為,當它變成一種強迫性、義務或道德的要求時,就會缺乏人性關懷與溫度。不覺地在彼此間產生惡意與粗暴行為。
照顧者會自責、會麻痺、會傷害自己與別人,這就是不敢愛護自己的原因。
(本文獲「正念照護:照顧別人更關愛自己」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