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在臉書上有超過31萬粉絲,人氣超高,尤其吸引許多女性粉絲。做過兒童治療個案的他,從一開始單純與家長留言對話,到後來匯集無數媽媽、女性們的密集討論,他說他並非特別懂女人,這一切是順勢而為。可是訪問的空檔,他聚精會神地回覆臉書上的留言,認真地思考他人生命中的困境。
「在臉書上可以引起那麼多媽媽討論,實在是始料未及,像是被推著走似的;一開始是因為沒時間與家長們互動,才聽從朋友建議開FB粉絲專頁,把一些想法公開分享給家長們,之後關心家庭議題的媽媽們紛紛進來,這些我從來沒有計劃過。」
洪仲清說,每個媽媽身上都有多重角色:全職媽媽、職業婦女、婆婆、媳婦、女兒等等,他在看待這些角色帶來的挑戰和議題時,因為不是當事者,再加上是男性的身分,反而更能跳脫、維持客觀性。
在這幾年與媽媽們相處的過程,他說,無論女人現在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能不能有個機會,將心力回到自己身上,每天花一些時間,整理今天的自己?單身也好,空巢期也罷,無論是40歲的掙扎、60歲的困惑、80歲的暮年,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成為你最喜歡的樣子。
40歲後的女人,與自己和解,做自己想成為的人
「近來有許多台劇,非常精彩,我們可以從劇中去發現我們是『怎麼被影響的?』『時代怎麼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
像是《俗女養成記》、《用九柑仔店》等等,我都很推薦給大家,因為劇中人是在演繹著我們的生命故事,這些人、那些事,組成了我們的生命。在劇中陳嘉玲(《俗女養成記》女主角)最後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這些我覺得很棒!」
「農業社會雖然已經過去,但價值觀卻深深影響著我們,所以我喜歡看台劇,從中看到過去的影子如何留在我們身上。自我價值花了太多時間與社會對抗,便綁著一個人不能做自己。」
他以陳嘉玲為例,如果一個女人,需要耗盡許多力量去面對社會的標籤、社會壓力,她就沒有時間回到自己身上。到了一定年紀,40歲時就常會有內在的抗爭與和解,但同樣在其他年紀也會發生。
50歲後的空巢期,放下角色期待,把自己找回來
「若要聊空巢期,很多人以為是孩子長大離家後開始,其實第一次的空巢期,在幼兒園就開始了。重點在那個『空』,空就是失落。」
為什麼會有空巢期這個名詞產生,洪仲清解釋,「當我的價值是由我的角色塑造,角色的價值等於人的價值。所以當角色的價值不再重要,我便會感受到失落。」
「這是很重要的階段,因為我們要離開舊有的角色價值,是一個可以重新省思自己的機會。」過去總把心思放在孩子上的媽媽們,時間變多了,能自覺自己的情緒,能整理、梳理關係,如果真的體驗許多的失落,那也代表那是新的開始。
可是空巢期的失落感要如何面對?洪仲清分享,可以用「自我、自主、自律、自覺」來應對。
「首先談『自我』,要有時間才能談自我與自主,許多人都說『等我以後我要......』,可是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實際上很少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如果經常的『念頭』都在別人身上,自我便不見了,就會有空虛感。」
「而且,如果一位媽媽總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那麼,只要不符合我的期待,我就覺得被辜負。要擁有自我,就是要把念頭從別人移轉到自己身上。」
「再來談『自主』,無論幾歲都要讓自己『獨立』,老了就獨立老,自己的人生自己創造,力量才會又回到自己身上。不用怕孩子離開了不回來,要對自己有信心,」
「『自覺』便是清楚自己的情緒從哪邊來,例如子女不想被管,讓你傷心了;可以去思考自己真的喜歡管嗎?若你用『管』來代表想念與關心,那是否就直接表達想念與關心。例如,『不要吃外面的食物不健康』,改成『媽媽想念你,什麼時候回家吃飯呢?』。」
「又例如,你認為別人讓你生氣了,但有沒有可能不是別人讓你生氣,而是你累了,你忘了好好休息了。」
社會的標籤,這樣形塑了我,以及我們
「其實要做自己,真的很不容易,尤其要放下許多社會期待,這是一段與罪惡感對拒的過程。」
洪仲清解釋,廣告與媒體總在「美化」媽媽的角色,大家想想,我們常看到的媽媽形象,是否「總是在為家人擔心」?
這些僵化的印象刻板留在我們的集體意識裡,又或是大眾媒體也會傳遞「女兒很貼心」的形象,要符合這些社會期待,我們就會壓抑自己真正的情緒,好像「好媽媽」、「好女兒」一定會是什麼樣子。
可是你真正的樣子是什麼?你想做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還是活出「最好的你自己」。
40歲、50歲後的人生還很長,我們可以從別人的故事裡發現自己,把自己拉到外太空重新看待自己。過去的劇本演繹成今日的我,而今日覺醒的我,是該揮灑本性,編寫自己想要的人生劇情。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演出別人的樣子。
「幸福不難,難在我要比別人幸福。」你認同嗎?
洪仲清心理師(遠流出版提供/攝影,太陽的情書影像 LLFTS Photography)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