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拾荒為生,醫師女兒不聞不問!」這是精神科醫師吳佳璇,面臨失智父親因常在路邊撿寶特瓶而需要處理時,對他說:「再這樣下去,可能會上報喔!」她所想的標題。在帶著戲謔的對話內容中,卻能細膩地帶出照護者是從理解角度,去看待眼前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生病而出現異常的處境。
本身是醫師的吳佳璇,歷經二○○八年母親罹患癌症,照護兩年後離世;一五年,經由台大神經科評估,吳佳璇七十七歲的父親被確診為失智症,自此又開始了她照護失智父親的過程。
在確診前兩年,父親開始出現徵兆,她發現與父親相約,到達約定地點卻找不到他;或者出門後要回家吃飯,父親卻往住家的相反方向走。「種種行為反映出他的方向性、解決問題能力、判斷力和認知功能都在下降。」吳佳璇說。
有一次,父親不舒服要去看醫師,自己一個人只穿一條褲子就跑到台大醫院急診室候診。親人到達現場時,只見老父親在人滿為患的急診間裡,一個人躺在廁所旁的一張病床上。
別被情緒動搖
憤怒、指責 形成對抗的照護關係
看見昔日猶如巨人的父親像流浪漢一樣躺在診間角落,難免有面子掛不住的心情。吳佳璇說,在她過去的看診經驗中,一般人面臨此情此景,浮上心頭的第一個反應多半是生氣又傷心,最後演變成指責、衝突的照護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