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你聽過「防兒啃老」嗎?台灣父母習慣「持續給子女經濟支持」,孩子不獨立,怪誰?

你聽過「防兒啃老」嗎?台灣父母習慣「持續給子女經濟支持」,孩子不獨立,怪誰?

2019-09-03 14:38

中國人很早就有「養兒防老」的說法。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年輕一代薪資水準連續下滑,非但養兒不能防老,甚至還到了要特別注意「防兒啃老」的地步。

綜合諸多新聞事件與專家的看法,現代父母會面臨以下幾個,與「子女」有關的風險。首先,就是龐大子女高等教育費用(特別是出國留學),有可能會拖垮自己的財務問題。

 

理論上,50 世代的大筆支出,應該還是子女的教育費用,特別是對子女還在唸大學的晚婚者而言。

 

例如較早之前,滙豐集團在2016 年所發佈的調查顯示,台灣一個小孩讀大學,父母平均每年需準備費用達8,88 美元(折合26.4 萬元新台幣),在受訪的十五個國家中,排名第6,而為了支持子女的大學教育,全球六成家長願意負債,其中中國比例逾八成,為全球最高,台灣佔比則為64%。

 

編輯精選: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編輯精選:學會「放棄」,是50歲以後的人生功課!我要改變,我要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可見台灣父母,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就算負債了,也要讓子女唸個好學校。但是,許多天下父母可能並未認真想過:撇開「唸了大學或研究所,找更作恐怕依然辛苦」之外,無限度地對子女進行資助,到底有多少實質的幫助?

 

其次,子女長大不獨立,賴在家裡當「啃老族」的風險。千萬不要以為不可能,因為,根據匯豐集團在2018 年所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守護的力量:面向未來》顯示,超過一半(53%)的台灣父母,仍舊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比全球的平均數(50%)為高。

 

這項數字固然部分反映出當前年輕世代,面臨著極嚴重的財務壓力,但也同樣突顯出台灣父母,願意對子女「持續付出,並提供支持」的態度。

 

進一步了解統計後可以發現,對於仍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的台灣父母來說,有65%的台灣父母,希望其子女在年齡更長後「能夠經濟獨立」;但是也有超過五成(54%)的受訪者,提供成年子女經濟支持「已經超過12 年」。也就是說,這些仍然接受父母經濟支持的子女們,目前的年齡至少超過30 歲。

 

而從提供經濟支持的項目來看,「教育費用」仍是最大宗(佔69%),其次則是「日常生活開銷(佔54%)」與「信託存款及投資(30%)。

 

等於是台灣父母除了供子女教育費用及日常生活費用之外,還幫他們存錢與投資。甚至,還有四分之一的台灣父母,有支持已成年子女的「醫療費用(28%)」與「房租、住宿開銷(25%)」。

 

而且,台灣父母也認為「提供子女經濟支持」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

 

因為在日常生活開銷以外,台灣父母平均付出超過三分之一(36%)的「剩餘可支配所得」,以支持其成年子女;也有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者,為了提供家庭成員更多經濟支持,而必須減少自身的花費。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摘自《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時報出版,李雪雯著)

 

 

接著,第二個孩子出生,這回她更高齡,但身心無懼,不再做育兒秀。轉向「如何維持婚姻長久」,聚焦在夫妻如何用幽默言語,逗對方哈哈大笑。內容集結成《請帶著我的配偶》一書,一樣討喜暢銷。走遍十五個城市,來到家鄉紐約演出時,母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痴呆症。

 

坐上輪椅,你才發現處處是障礙。她請專人照顧媽媽,效果不佳,而且紐約的環境對行動不便者,不夠友善。為了就近照顧,她在洛杉磯找到一個友善的長照機構,那裡讓被照顧者自由生活,盡量減少用藥,用愛取代恐懼。她送媽媽過去,以為可以安全無憂。

 

問題是,幾個月後,媽媽發現住的不是高檔度假飯店,而是老人院,頓時心情低落。設備再合適,人員再親切,媽媽再也不笑,就像沒線的風箏,什麼風吹也飛不起來!

 

自己是喜劇演員,一個人唱獨腳戲,能逗樂千萬人。現在面對自己的媽媽,卻無力讓媽媽脫離沮喪。想到這兒,就在看牙醫時忍不住哭了。牙醫推了她一把,她找到蘇。

 

蘇不安慰老太太。她尖銳地取笑長照機構,嫌東嫌西,取得老太太共鳴,樂得哈哈大笑。每周陪伴十小時,才幾個星期,效果驚人,沒人陪伴時,媽媽會自己哼歌,生活起居都能自理,還會逗別的老人開心。別的家屬看到,紛紛請教丹妮,他們也想請喜劇演員來讓父母快樂!

 

發現新需求   不重營收  打造樂活老後

 

丹妮開了三個工作坊,幫助銀髮族,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家屬,協助大家找出大笑的方法,也教導家人如何逗長輩開心,使他們在獨處時,不感覺孤單。但她發現,多數人會不自覺將糟糕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面對親人反而彆扭。她自己也是這樣,所以她會幫忙提供喜劇演員。

 

她投書到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得到許多回響。丹妮將回應拿給投資者看,有大笑的需求,就該有大笑的生意。二○一八年十一月,她成立「待命笑聲」。

 

公司提供喜劇演員陪伴,時薪二十五到五十美元,讓人大笑不停,一對一的「喜劇護理」。他們把每個演員當藝術家看,沒有標準流程,沒有作業公式,全由演員自由發揮。

 

丹妮現在和五十所長照中心合作,需求持續成長。有人建議她提高五○%的價格,好應付高額訓練成本。她自我解嘲,只要不想賺太多錢,「待命笑聲」就算是一家成功的企業!她說:「當想法、記憶和語言能力都消失,我們唯一擁有的只有此刻。而你可以給任何人最棒的禮物,就是盡全力讓每個時刻充滿歡笑。」

 

人會活得愈來愈久,老人會愈來愈多。而愈來愈多疾病難有解藥,老人需要愈來愈多照顧。照顧不光是醫療、看護,而是要想辦法讓他們愈活愈快樂,不只老人,每個人都該快樂地活吧!哈哈大笑是最便宜的藥,完全沒有副作用。

 

我們沒有力量打敗一條河,我們得順流而為,尋找新的出口!

 

喜劇演員丹妮.莫迪賽

喜劇演員丹妮.莫迪賽特利用自身專長,幫助母親與其他悶悶不樂的銀髮族重拾笑聲。(圖/Getty)

延伸閱讀
中年後接連送走父母兄姐,終於學會面對死亡...廖玉蕙:人生苦短,你還要花時間冷戰?
中年後接連送走父母兄姐,終於學會面對死亡...廖玉蕙:人生苦短,你還要花時間冷戰?

2019-08-22

夫妻節儉度日,只為幫孩子留房產,值得嗎?退休的錢,請你記得要留給自己
夫妻節儉度日,只為幫孩子留房產,值得嗎?退休的錢,請你記得要留給自己

2019-08-11

養兒防老?他花大把鈔票送孩子去國外念書,最後卻變孤獨老人
養兒防老?他花大把鈔票送孩子去國外念書,最後卻變孤獨老人

2019-05-21

吳若權/對孩子放手,是訓練自己獨立的能力
吳若權/對孩子放手,是訓練自己獨立的能力

2019-04-09

「孩子都離家了,好寂寞…」迎接空巢期,你應該讓自己過得更好!
「孩子都離家了,好寂寞…」迎接空巢期,你應該讓自己過得更好!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