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照顧父母出錢也要出力!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只出嘴的人,不用對他太客氣!

照顧父母出錢也要出力!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只出嘴的人,不用對他太客氣!

2019-06-04 18:38

「媽媽的身體愈來愈不好,我哥說怕妳忙不過來,要不要乾脆把工作辭了,專心在家照顧老人家,他比較安心。」H的先生常年派駐中國,小姑回娘家探視時,對嫂嫂這樣說。

文/諮商心理師林靜君

 

H聽到小姑這樣說之後氣炸了,心想「她是妳媽,不是我媽,這算是哪門子的孝順外包?」小姑走後,H和先生在電話裡大吵一架,H說:「要乾脆,離婚最乾脆,沒有你,妳媽對我只不過是個路人。」

 

父母年老後的照顧問題是許多中年人沉重負荷,感性上認為父母撫育我們成長,照顧父母到終老,反饋養育之恩是天經地義之事。現實上,照顧之路漫長,台灣長照平均照顧時間超過10年,病人肉身衰頹的過程讓人難以承受。

 

日本醫師石藏文信觀察糾葛親子關係寫了《好想殺死父母……》一書,他提到日本家庭對父母照顧期間平均5年,最長可達10年以上。但他認為照顧父母3個月,很夠了!

 

照顧者第一順位:女人

 

「照顧父母3個月,很夠了!」在台灣大概很難有人有膽提出這樣的主張。

 

在台灣,傳統照顧者通常是女人,女兒或媳婦,也常是家庭權力結構較為弱勢的人。有些人為了照護不得不放棄工作,還有些人甚至沒有選擇權,只能工作、照顧兩頭燒。

 

女人的照護困境,除了傳統觀念外,也與女人在家庭中習慣成為配合角色有關,當雙薪夫妻的職業發展與家庭衝突時,女人絕大多數選擇「讓位」,讓先生衝刺事業。

 

H的例子就是典型的讓位,當初她的條件與先生相當,為了子女教育及雙方家庭需要有人照應,H放棄了外派機會,升遷也因此受阻。看著先生事業發展順利,H高興之餘,偶而也會想:若當初不放棄,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光景?

 

此次的衝突,讓H大為光火的是,先生真的認為要她辭職照顧婆婆是「體貼」,H說,因為我賺得比較少,所以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由我來辭職是損失最小的選擇,多自私的想法。

 

照顧到命都快沒了,卻被視為理所當然

 

H的遭遇也是諸多女人面臨到的狀況,「當人家媳婦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妳又沒有在上班,不過是照顧個老人有那麼難嗎?」、「反正妳沒結婚沒家累,妳不顧誰顧?」、「妳離婚回家住,回報父母也是剛好」,這些是我與照顧者接觸過程中,不約而同聽到的聲音。

 

手足之間照顧分工不均,則是另一個常見的現象。40出頭歲的 K 在母親罹癌時,手足情商未婚的她返鄉照料。

 

沒想到,母親離開後接著父親失智,眾人順理成章要她照顧,隨著父親病情惡化,脾氣暴躁,惡意攻擊,她疲於應付。兄姊每個月1人1萬元入帳,就不管事。

 

某天,K提出要將父親送到安養機構,親戚長輩紛紛出面阻止,指責她「不孝」。看著面色紅潤的父親,K覺得父親還沒倒,她可能就先垮了,而且這幾年自己沒有收入、存款微薄,對於以後的生活,她連想都不敢想。

 

女兒扛起照顧責任,結果父母偏心的還是兒子,這樣的案例並不罕見。例如,民法遺產繼承權女兒與兒子相同,但是女兒「被自願拋棄繼承」比比皆是。

 

6個小秘訣,避免陷入照護者危境

 

照顧者在長期無支援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沮喪、憂鬱、絕望等情緒,甚至累積成疾病。長照家屬患有憂鬱症的比例不低,要避免形成照顧者危境,需要注意這些事項:

 

1. 不要貿然辭掉工作,把精力用在有品質的陪伴

 

辭去工作常是照顧者悲劇序曲,留住工作用賺來的錢請專業的照顧者,把時間用在當個有品質的陪伴者,對彼此都好。不要被親戚的「不孝」評論綁架,照護這件事就是出錢、出力,對於只出嘴的人,不用太客氣。

 

2. 照護是團隊工作,不要一個人扛

 

要屏除犧牲情結,長照路漫漫,自願扛起所有責任,往往毀掉自己的生活,讓他人樂得輕鬆。如果真的沒有幫手,長照2.0已經上路,不要忘記還有社會資源可以運用。

 

3. 親情無價勞務有價,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父母親是手足所共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是理想,但要記得勞務有價,把自己的薪資算進去,未來還有自己的日子要過。

 

4. 留給自己喘息時間

 

照護是高密度消耗心神的工作,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照顧好病人。要有意識的留給自己喘息時間,一周做一次瑜珈,或是一天快走3000步,吹風發呆也很好,就是要留給自己一段時間。

 

5. 有意識的與社會連結

 

不要和朋友斷了聯繫,自絕於社交網路之外,朋友也許無法完全同理自己的心情,但是人際的互動會讓人較健康;醫療院所、照顧者支持據點、老人服務中心等地方會有病友團體、家屬支持團體,還會有長照、樂齡等課程,有些甚至有「臨托」服務,盡量讓自己走出門,透過網路社群為自己找到盟友,讓自己不孤單。

 

6.  在父母健康時討論具體的照護策略

 

人都會老,衰退是正常的現象。趁著父母身體還健康時,思考、討論萬一有天需要照護時,如何分工?有什麼具體的應付對策?全家動起來,蒐集在宅安養資訊或參訪養生村,扭轉對專業照護機構的刻板印象印象,動手打造高齡友善環境。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論調》外資罕見一致悲觀

GDP成長預測  落在近70年低位

 

攤開各家外資近期陸續發布的展望報告,有別於對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的來年表現有不同看法,在談及韓國時,多家外資卻是罕見地一致:一致的悲觀。

 

以瑞銀為例,對韓國的GDP成長預測,二五年僅有一.九%,二六年更下探一.三%,不僅遠遠不及台灣同期間的三.二%及二.四%,更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中的末段班。除了瑞銀,高盛、大摩、野村等外資,乃至韓國央行,對韓國明年GDP的成長預測,也大多落在一.七%到一.九%之間的近七十年罕見低位。

 

「顯然,我們正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高麗大學經濟系教授姜成鎮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語帶感嘆。

 

外資普遍看衰,韓國經濟減速 ——韓國2025年GDP成長率預測

 

現實》不利因素層層疊加

川普2.0衝擊半導體   出口被中國超車

 

偏向悲觀的展望,背後實為諸多不利因素「層層疊加」的結果。

 

首先,是「川普二.○」關稅的可能衝擊。不少外資與韓國國內專家認為,韓國出口中,有約四分之一由半導體貢獻,其中多數是先出口到中國經過加工後,再轉出口至其他國家的「中間財」。未來,一旦這些從中國轉出口的半導體,進一步受到美國關稅的打壓,導致衰退,韓國的出口勢必難以倖免。

 

除了半導體產業,摩根士丹利觀察,韓國汽車業也有壓力,由於川普上任前,屢屢提到要用關稅保護美國的汽車產業,「這也代表韓國出口主力之一的汽車業,預料將受到相當大的傷害。」

 

瑞銀就指出,與台灣等亞洲其他國家相比,韓國出口相當倚賴汽車、石化等受全球景氣高度影響的「週期性」產品,受到的衝擊自然也因此大得多。

 

另一方面,關稅之外,不少分析認為,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恐也將重傷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元氣。

 

例如,十二月初,美國商務部推出了新一輪對中貿易禁令,禁令除了將中國北方華創等一四○家中企列入出口黑名單外,還新增對HBM(高寬頻記憶體)的出口管制。偏偏,在全球HBM銷售中,對中國市場仰賴最深的,就是韓國的三星電子(中國銷售占比約兩成)。「三星可能因為美國的管制,而失去主要的銷售來源。」韓國權威財經媒體《每日經濟》評論道。

 

值得留意的是,禁令雖列入多家中企,卻未列入中國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對此,韓國業內人士解讀,這顯示美國希望在記憶體供應鏈上,盡可能做到多元分散,避免過度倚賴三星與SK海力士等韓國大廠。而在美國老大哥的「刻意制衡」下,韓國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恐因此被削弱。

 

一邊有美國「川普變數」的衝擊,另一邊,則是一個更為「確定」的血淋淋現實:中國產業的全面崛起。

 

根據韓國發行量第一的《朝鮮日報》引述韓國官方的數據顯示,韓國和中國近十年在出口市場競爭的八大主力產業中,除了石化業之外,在半導體、顯示器、蓄電池、無線通訊設備、船舶、汽車及鋼鐵七個領域,中國的全球市占率要不是超過了韓國,要不就是早已經拉大了與韓國的差距。

 

例如,在船運業,中國一三年市占率約十八%,二三年已來到二二%;反觀韓國,則從二二.七%衰退至十四.三%。又例如汽車,中國十年間的出口額市占率,從一.四四%增加至四.九三%;相較之下,韓國僅從二.九六%略增至三.○八%。

 

《朝鮮日報》更直率地評論,「鋼鐵和石化,因中國的低價攻勢而陷入生存危機,一度在中國市場占據兩位數市場份額的汽車和手機的存在感,也正在變得模糊。」

 

韓國企業為何節節敗退?在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朴相因的眼裡,當中固然有諸多外部因素,如中國政策補貼、地緣政治變化等,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韓國自己造成的。

 

出口成長放緩、內需也不振⋯ ——各大機構對韓國經濟展望悲觀主要理由

 

根源》產業主力全線潰敗

韓國財閥第三代缺飢餓感  只想守成

 

「外人看來可能會認為韓國經濟非常有活力⋯⋯,實情,卻非如此。」朴相因在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他認為關鍵在於,目前主導韓國經濟的多數財閥,都已經進入創始家族的第三代,「這一代掌門人,缺乏上一輩的那種『飢餓感』、亟欲闖出一番名號的『成長心態』,更多的是只想守成。」

 

心態保守也就算了,朴相因認為,根源性問題還在於,韓國財閥本身也忘了該增強競爭力,「不僅扼殺國內(中小企業的)創新,本身又極易受到挑戰。」

 

談及韓國財閥的「全線潰敗」,姜成鎮亦憂慮地表示,這也代表韓國的這波經濟衰退,很可能不同於以往,「它不是週期性的衰退,而是結構性的。」此外,他補充,這也表示,在面對中國的強勢競爭下,韓國傳統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政策,恐怕是行不通了。「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成長引擎。」姜成鎮說。

 

偏偏,多重困境下的韓國,如今又面臨政局的紛擾。

 

「對一個信用評級AA的主權國家來說,頒布(這般無預警的)戒嚴令,明顯讓人措手不及,」國際指標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近日評論表示,「市場情緒恐怕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不過,儘管外部挑戰重重,一位熟稔韓國的金融專家指出,好消息是,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韓國的內需將有望受惠於央行降息和通膨緩解,在來年的第一季觸底後,逐步實現「循環性復甦」。

 

至於何時整體經濟能回到正軌?套前述標普的話,一切,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延伸閱讀
孩子愈大愈不懂事?放過自己吧!化解親子關係衝突,父母應該做的3件事
孩子愈大愈不懂事?放過自己吧!化解親子關係衝突,父母應該做的3件事

2020-03-18

守住底線,幫你應付沒有界限的人!生活中各種魔人圍繞身旁,學會4招反擊
守住底線,幫你應付沒有界限的人!生活中各種魔人圍繞身旁,學會4招反擊

2020-03-06

台中被點名「用電量需求不斷攀升」…台電提解方:減煤增燃氣可讓供電穩定、在地支持台中用電
台中被點名「用電量需求不斷攀升」…台電提解方:減煤增燃氣可讓供電穩定、在地支持台中用電

2024-05-02

她剛經歷喪夫之痛...小三馬上「冷凍胚胎生子」搶遺產!保險金、房產、股票全都要 法院這麼判
她剛經歷喪夫之痛...小三馬上「冷凍胚胎生子」搶遺產!保險金、房產、股票全都要 法院這麼判

2024-04-19

國中小8/1起「早自習、午休禁考試」!讓國三生好過點…寒暑假結束後「首週」不能模擬考
國中小8/1起「早自習、午休禁考試」!讓國三生好過點…寒暑假結束後「首週」不能模擬考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