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了和歌山馬拉松、蘇州馬拉松、波爾多全馬,我還完成了我多年來的願望,登上富士山。富士山有三千七百多公尺。
雖然它比玉山低,但因為緯度的關係,它的山頂應該等於五千多公尺的亞熱帶高山。我曾經在秘魯高原上得過高山症,所以一直用這個理由,阻止了我自己。
爬高山這件事很奇妙,和「成功」給我的感覺一樣:如果你是慢慢爬上去的,一步一調節,你到再高的地方都會適應,不會忽然頭昏腦脹,目眩神迷。
如果你是搭飛機一溜煙上去的,那麼不得高山症也難,因為你難以適應壓力的驟然改變。
換句話說,一步一腳印的確有其必要。慢有慢的扎實。
我是在富士山五合目,也就是二千公尺左右的登山口和我的登山老師集合的,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有爬過山,連登山杖和帽子等裝備都是在登山口買的。
傻膽的另一明證。
我只帶著我的傻膽,和稍加訓練過的體力。看似輕率,不過當時我知道,想要取得一張富士山登山證明,只需要報名的勇氣和實際的征服罷了。
我了解自己的性格,只有跨出第一步,第二步……不要阻止自己,那麼,我就會到達終點。
不要去想那個難。
雖然,富士山仍然不是一座小山丘,上山時的確讓我感到呼吸困難,下山時一路踢著火山礫,又在在提醒我「人生下坡路不好走」……。
富士山上坡和下坡是不一樣的路。上坡的感覺像在爬花崗岩,下坡一路踢著滑不溜丟的火山石,下坡還比上坡容易打滑跌倒。而且,太陽很毒,毫無遮蔽,也無風景。感覺自己不是在奮鬥,而是在忍受。
富士山攻頂,我只花了二十四小時,整整一天,但那一天的感覺,彷彿人生走一遍。
下坡路,好像人生中年之後。
年輕時像在走上坡路,舉步維艱,吃力翻山越嶺,一直以為「退休」後人生就是一片坦途,總想著下坡路是比較好的。事實上,下坡時由於體力耗盡,風景無聊,才發現其實上坡路的艱難中自有美妙之處。
我不希望中年之後只能走下坡路。大家期待的那種含飴弄孫(我二十年內絕無資格,孩子還那麼小!)不用上班,每天不必有用,也沒有波折與驚喜的日子,對我來說實在沒有吸引力。
運動之後我改變了對「自信」的看法,自信不能只是一種腦內風暴;不能沒有強壯的身體當基石。
對自己的身體有比較好的掌握度之後,人才會擁有真正的能力相信自己有力量做些什麼。
我發現我喜歡跟有在做「心肺」運動的朋友來往。也許是因為這些人新陳代謝比較正常吧,他們比較少抱怨上一代,憂心下一代,不自找麻煩,比較樂觀,人生碰到問題比較不會自憐,也不會像迷宮老鼠一樣動不動又繞回原地,不會嘮叨瑣碎,並且對別人比較不會有疑心病,胡思亂想出好多敵人!
運動的人,通常都自我感覺良好,帶著正能量。
「為什麼你這麼熱衷運動?」
剛開始的念頭,是因為孩子太小,想想,她二十五時,我都快七十了,如果我不健康點,難道要一個正要展翅高飛的孩子,每天在擔憂生病年邁的母親嗎?當爸媽真正的愛是把自己身體練好!
光有念頭,加上持續,千里之行,真的是可以完成的!只要想到不好的身體,會讓你困在各種痛苦裡,運動的酸痛或傷害,只要不逞強,都會好,沒什麼了不起!
其實,只要你現在開始第一步,你想做的事沒有任何事情是難的。這些年我身邊的朋友越老身材卻越好的很多,他們常說是受了我鼓舞:「看你都可以了,我也來試試看吧!」我的運動資質其實很差,朋友們都知道。夢想雖然遙遠,但我還在慢慢趕來……。
我每週去健身房「擼鐵」(就是用那些金屬器材)兩次,偶爾去做瑜珈,每個月平均練跑八十到一百公里,如果有兩天沒運動,我就會覺得全身怪怪的。我的腰身和大學時候差不多,贅肉算少,沒有蝴蝶袖,消掉了可惡的小腹,仍可以穿下S號的衣服!
「還能夠跑,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跑步的時候,我總能聽見內心裡的「超我」對自己這麼說。
跑步,讓自己的皮膚感覺身邊穿流的風、浮動的空氣;感受溫暖的光和毛孔上的汗不斷打著招呼;感覺自己的腦裡積壓的各種灰色物體漸漸的蒸發,失去了沉重的煩憂;發現自己原來很幸運,因為能夠大口大口的呼吸。
我體會到原來自由並不是枯坐著無所事事,而是仍然可以大口喘息,隨意舞動肢體或選定方向無所阻礙的奔跑,仍明亮的眼睛仍然可以瞻望美麗遙遠的遠山和天空,心跳的聲音讓我明白我當下的確興奮的活著……生命果然沐浴在神妙的魔法之中。
(本文摘自《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有方文化出版,吳淡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