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退休人生比存款一億五千萬更富有!6秘訣走出舒適圈,延緩衰老不生病,精彩又快樂

退休人生比存款一億五千萬更富有!6秘訣走出舒適圈,延緩衰老不生病,精彩又快樂

2018-03-14 15:32

在花蓮,有一群不老水手每日登山、溯溪、越野、海泳、甚至划船出海去尋找青春永駐的桃花源,因為他們認為,活在舒適圈只會加速老化,唯有走出舒適圈,熟齡族才能凍齡、逆齡、超齡、樂齡、無齡。

文/蘇達貞

 

戰後嬰兒潮的我們這一代,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屆齡退休,社會卻已進步到沒有所謂「養兒防老」,可以期待「被兒女供養」的時代,國家也被整頓到不但把我們的退休金腰斬,我們還要被冠上「債留子孫」的罵名,金管會的官員還好心的幫我們做了一套「要準備多少錢才可以安心退休」的試算表,例如:

 

若你打算65歲退休,退休後住在台北,每月的基本開銷大約是3萬元,那你必須存夠344萬元才能退休,這數字是假設你只能活到國人的平均年齡75歲,而你除了健保外沒有其他醫療開銷。如果再加上現今銀髮族的平均醫療開銷約是每年10萬元的話,那就必須存夠 444萬元。

 

退休生活開銷大,存千萬也難應付

 

但這444萬元只能讓你用到75歲,如果活到75歲還老而不死,下場就是流落街頭,最後被社福人員把你拖去長照1.0、 長照2.0的讓國家圈養,若你不想如此晚景淒涼,希望長命百歲、壽終正寢,那根據這套試算表,你必須至少存有1500萬。

 

這1500萬可是只能養活你自己而已,若你還要養下一代的「啃老族」,和上一代的「老啃族」, 還沒事愛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而連不爭氣的弟妹家族的「遺老族」、「託孤族」都一起養,那你就必須拖著不能生病、不敢倒下去的身軀,持續努力上班去仰人鼻息、下班去服伺老小。

 

汲汲營營想退休,逆向思考化危機

 

也許有一天你會心血來潮,虛心去求教投資理財顧問公司,期待可以幫你理出一套理想的投資企畫案來安心退休。在傾聽完理財專員的介紹一大堆的股票、債券、房地產、大宗商品、外幣、基金等商品後,你應該會提出和一般人大致相同的白癡問題:「哪一樣比較好?」

 

這時候,理專當然會真誠又專業的忠告你:「別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其實也就是鼓勵你不要只買一樣產品,要買很多產品之意,也就是和你買樂透所悟出來的手法與邏輯一樣:「多買多中、不買不中,一券在手、希望無窮。」 然後你就會明知還裝白癡的故問第二個更直白的問題:「那這些商品會有風險嗎?」

 

於是,理財專員展開專業而精闢的逐項分析各項商品的投資報酬率與潛在風險,最後交給你一疊比考大專聯考還要艱深的資料,讓你回去自行研讀、自在參考與自由抉擇。

 

若你終於看懂這份投資理財資料,你大概可以做出以下兩點結論:

 

1.若你已存夠一億五千萬,就可以來考慮何時退休。

2.若退休後第二天就撒手西歸,就沒有風險。

 

若不想這麼汲汲營營一輩子,也許在面對退休人生,你必須要有些逆境反向思考,來尋找絕處逢生之途吧!

 

也許將

如何能「持續活在舒適圈」的思維模式,

轉變為

如何能「勇於離開舒適圈」的行動契機,

就能化危機為轉機吧!

 

長期眷戀舒適圈,無形中加速老化

 

「舒適圈」是由近代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想像的概念,把一個人所熟悉的物理環境、身體狀況、或心理界線比喻成一個區域,當你待在那個舒適的區域裡頭時,因為一切都是已知、熟悉、能夠預料的事情,因此你能感覺到安全、舒服、自在。就像嬰兒在媽媽的子宮裡。

 

但一個人如果要成長,就必須離開舒適圈,因為在舒適圈裡面不需要再學習任何新事物,一個人也就不會有改變,唯有離開舒適圈才有改變的可能,才會帶來成長的契機。但舒適圈外無法預料,會讓人感覺到壓力、緊張、不安、害怕,因此也需要再回到舒適圈,才能讓一個人的身心得到休息。

 

所以,一個人的成長是不斷地在舒適圈內外移動著。

 

又舒適圈的特性是,當你越常往舒適圈外移動,舒適圈就會擴大,當你越常待在舒適圈裡面,舒適圈就會縮小。離開舒適圈,表示你將遇到未曾接觸過的事物,所以你有了機會開始認識它,當你認識了一個新事物,你的舒適圈就擴大了。

 

反之,一直待在舒適圈裡,表示你只做一些你會的事,然後就有另外一些你本來也會的事,因為忽略了它,久沒做也陌生起來,所以你的舒適圈就縮小了。

 

這相當程度也說明了:

 

「舒適圈的逐漸縮小,就是老化的逐漸加速」;反之,

「勇於離開舒適圈,舒適圈就會持續擴大,生命因而持續成長,老化就自然減緩」。

 

延伸閱讀

沒登過玉山卻嚮往富士山?他們走遍台灣奇險美景
沒登過玉山卻嚮往富士山?他們走遍台灣奇險美景

2018-02-23

要活就要動 預約百歲精彩人生
要活就要動 預約百歲精彩人生

2017-12-28

活就要精彩!9位不老水手自造竹筏 勇渡太平洋
活就要精彩!9位不老水手自造竹筏 勇渡太平洋

2017-12-07

種蔬菜,不如學會摘野菜!退休以後,我的「陶淵明實驗」
種蔬菜,不如學會摘野菜!退休以後,我的「陶淵明實驗」

2017-11-16

划向大海、勇敢作夢 不老水手的「重陽人生」
划向大海、勇敢作夢 不老水手的「重陽人生」

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