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到老年,「老」是一個逐漸失去很多東西的過程。失去原來的健康,例如:視力,聽力,體力,賺錢的機會…...,隨著歲月帶來的「親人、友人的凋零」,我們真正「擁有」的,越來越少;在「交朋友」這件事上,不得不學得更實際,做更精準的選擇。
文/王漪
人,從很小的時候,關於交友的傾向就會漸漸顯露,有的小孩很「自來熟」,容易跟人打交道,看似朋友很多;有的孩子則是比較「慢熱」,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信賴別人。
「慢熱」的孩子們,經常還伴隨著另一個現象,就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跟某個人成為朋友之後,很專一、佔有慾很強,如果他認準的那個朋友對其他人好一點,可能這個「專一」的孩子已經感到天崩地裂了。這些現象在幼稚園時代已經展現,而且,如果在青春期時沒有特殊改變,這些交友模式多半會持續到成年以後。
青春期在日常生活的「朋友圈」裡,會逐漸產生一個重要的區分,就是「普通朋友」和「戀人關係」。過去我們說「男女關係」幾乎就等於戀人了,但而今,許多關係被重新定義,「戀人」也就不等同「男女關係」了。這是個很夯的話題,但不是我今天要談的。
有時,我們會看到某些公眾人物被媒體說成有緋聞,而他們通常的說詞是:「我們只是好朋友…...」公眾人物或許有他們自己的理由,但我個人認為把「朋友或是戀人」的關係刻意搞得很曖昧,在人際關係中是個危險陷阱,因為曖昧的內涵可以無限擴張,往「失德」的方向發展。
很實際地講:「不是戀人的異性好朋友,偶爾在特殊情境下發生性關係,ok嗎?」「號稱彼此是好朋友的人,即使沒有肉體關係,但以精神外遇的型態,介入別人的婚姻,成為心靈上的第三者,這樣ok嗎?」情感的順遂或挫敗,幾乎全面性的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離開學校之後,交朋友這件事,因為事業或職場的關係,注入了另一種成份,就是「建立人脈」。彼此是否喜歡對方,已經不再是唯一考量,新加入的考量是:「這個人對我的工作發展,是不是一個資源?有沒有可能成為我的絆腳石?他是個值得投資時間和情感來交往的對象嗎?是維持點頭之交?或是成為互相幫助的好友,或是當做災星,迅速遠離?」
這些想法看來很現實,但是,如果一個已經進入職場的人卻從未想過這些事,完全憑喜好來與人相處,那他可能是從中學以後,就不再成長,不再面對現實的人,看似單純卻並不誠懇。
當前面所說的都過去之後,人來到老年,「老」是一個逐漸失去很多東西的過程。
失去原來的健康,例如:視力,聽力,體力,賺錢的機會……隨著歲月帶來的「親人、友人的凋零」,我們真正「擁有」的,越來越少;在「交朋友」這件事上,不得不學得更實際,做更精準的選擇。
以下我想提到的幾點,是根據自己從50歲到60多歲體驗出來的心得。我從優先順序的先後來列出幾點。
一、把大約70%的心思體力,放在那些「喜歡你比你喜歡他多」的人身上。
他們對你無慾無求,但他們喜歡親近你、陪伴你,幫你做些舉手之勞的小事。遇到這樣的人,好好的珍惜他們。他們能在老年時帶給你平靜的陪伴,平等的互動。
至於那 30%留給誰呢?留給你欣賞,欽佩,雖然他們未必會是直接陪伴照顧你的人,但他們的才華或是豐富的生命經驗可以擴充我們的眼界,加深我們生命的幅度,避免我們成為目光如豆、思想狹隘或言語乏味的老人。
二、如果你的某個朋友是一桶苦水,請節制跟他們互動的時間。
有些人天性悲觀、愛抱怨、習慣以扮演「受害人」來博取大家對他們的注意,口中永遠都是病痛、從電視看來的天災人禍,數十年如一日。他們口中很難吐露出任何積極正向的東西,對這樣的人,我們可以適度而有節制地當他們的「垃圾餿水桶」。
但要讓自己和對方都清楚知道界線在哪裡,因為當我們自己也老了,我們也在逐漸失去中。我們也需要別人幫我們紓解鬱悶和失落的感覺;沒有太多餘力,去做個無止境聆聽負面訊息的人。
若彼此沒有節制或忘了界線,極有可能被別人負面的情緒拖下水,那麼不但無法幫助我們所愛的人,反而成了愛你的人肩上的負擔。
三、遠親不如近鄰。
平日我們盡量獨立生活,但是真正有需要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能立刻採取行動的人,例如;載我們去醫院急診,或是當我們行動不便時,能協助我們去購物的人。
年輕的時候,遇到甜言蜜語的人,可能會讓我們覺得飄飄然,覺得自己好特殊。到了老年時,能幫我提兩個小玉西瓜的人,反而真正覺得溫暖。無論那幫你提西瓜的是你的親友,或是店裡送貨小弟,對他們好一點準沒錯。
四、注意在財務上對你有奢望的人。
在高齡社會裡,人活得太長久,而退休金,年金就都是那麼一點點;除非你原本就家財萬貫,其他一般人都得省著用。如果有人言談之中覬覦你那微薄的存款,即便你確定他們是熟人、好人,也要讓雙方清楚自己在財務上的原則。
因為,放出錢給比你更窮困的人,那算是慈善事業,很少能完全收回來的,如果我們必須去催討,友誼大概也就快結束了。
(本文經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