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失智失能,需要你幫忙照護時,你知道可以怎麼辦嗎?過去21年來,曾任物理治療師的橋中今日子,必須一肩挑起照護三人的責任,協助罹患失智症的祖母、重度失能的母親與智能障礙的弟弟繼續生活。在日復一日的照護中,最後橋中明白,被照護者的笑容才是最寶貴的。在今(28)日今周刊舉辦的「臺日交流幸福熟齡論壇」上,橋中也特別和台灣的朋友分享五點「不需努力的照護技巧」。
工作與照護責任的拉扯,是每一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問題。然而當你面對各種棘手的照護問題,又陷入職場與家庭倫理的心理角力時,你就像是走在鋼索之上,一不小心就會掉入自責自怨的深淵,質疑自己,為何就連照顧家人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這些都是橋中真實遇到過的掙扎。
照護者應勇於開口尋求協助
就連醫院這樣的專業照護職場,也都很難同理請假回家照護家人的橋中,反倒會回頭質疑她為什麼要製造人力調度的困難。一直要到橋中表示快活不下去了,同事才比較能理解她快被壓垮的感受。橋中提醒,如果你也遇到相同的處境,你應該要勇敢地跟同事開口,表明「我需要一點時間回復」。但她坦言,她也花了六年的時間才讓同事理解。
而在協助其他照護家庭的路上,橋中也發現很多照護者往往會陷入不願主動尋求協助的迷思。他們可能會抱持著「不自己做不行」的觀念,認為「家人必須由我來守護」。又或是陷入各種自我譴責的纏繞中,「對於忍不住對家人大小聲的自己感到生氣」,久久難以釋懷。當心力無法繼續扛起照護的重擔,而情緒找不到宣洩的出口,照護者自己很容易也就垮掉了。
五個不需努力的照護技巧
陪伴過無數處在崩潰、絕望、無助邊緣的家庭,也憑藉自己跟失智失能家人的相處點滴與照護經驗,橋中整理出五個「不需努力的照護技巧」
一、分散照護負擔:
減少家事的負擔(申請居家照服員)
善用長照保險
活用其他可能的服務
請其他家族成員一同加入協助
二、發現自己觀念上的盲點:
由家人自己照顧是應該的
應該要以家人的需求為優先
尋求協助是偷懶、不負責任的行為
讓父母住進安養機構就是不孝
在家照顧才是對照護者最好的
三、獲得職場的協助:
詳細說明情況及自己的心情
具體說出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不去在意遭受的批評
說清楚自己能做什麼做不到什麼
主動表達感謝
四、確保休息、喘息的時間:
不被吵醒的睡眠時間
好好吃飯的時間
哭泣發洩的時間
發牢騷抱怨的時間
什麼都不做的放空時間
五、適度依賴被照護者:
給他們表演的舞台
表達感謝
請他們幫忙
漫漫長照路,記得要適度喘息
照護難免會有情緒爆發時,橋中提醒,當你發現無法溫柔對待家人的時候,就是該休息的時候。橋中也鼓勵每一個人,就算遇到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也不要放棄。要懂得分散照顧負擔,找出可以利用的服務、資源和可以幫助你的人。適時為被照護者建立被需求的感受,讓被照護者也能夠「幫上忙」。
不要都只想著靠自己解決一切問題、一個人照顧所有人,只有當你發出訊號的時候,照護才會變得完整。演講末了,橋中幾近哽咽地反覆提醒,「如果沒有告訴周圍的人,沒有人會知道你是有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