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全在台灣發跡和前進大陸的時間,都比統一早一步,但統一集團挾通路實力,先在台灣建立食品業霸主地位,又在大陸砸下三億二千萬美元,成為投資金額最大的台商,統一遊走兩岸,都比味全風光,二年多前,頂新與味全結盟,一度被視為味全反敗為勝的機會,但夢想遲遲未能實現,兩岸入會,被味全與頂新視為新的契機,正積極規畫在台灣與大陸發動新攻勢,挑戰統一的霸主地位。
「弓箭」策略不敵統一「 T 計畫」
統一目前在大陸投資案高達二十五個,遍及上海、烏魯木齊、北京、成都、重慶、瀋陽、昆山、寧波、廣州、武漢、張家港等地,產品涵蓋飼料、飲料、方便麵、油脂、餅乾、肉品、啤酒等項目,投資形態以獨資為主,簡單來說,就是以長江流域為軸心,向外擴張的「 T 字型」策略。
反觀味全,踏入大陸市場以來,陸續在福州、北京、桂林、武漢、河南螺河、黑龍江、哈爾濱及上海設立八個廠,產品主要為味精及奶粉,都採合資方式進行,主導味全大陸投資的前味全董事長黃南圖曾經形容,這種策略就像一把弓、一支箭,這把弓從大陸黑龍江連結到北京、武漢、形桂林,箭則是從上海到武漢與弓弦交接,射向人口最多的四川省。但「弓箭式」策略似乎不靈,問題出在合資的經營形態上。
味全最初進軍大陸採取合資策略,接手既有工廠,或與當地國營企業談合作案,除黑龍江乳品廠、哈爾濱味精廠持股超過六成外,其餘各廠投資股份多不超過五○%,因為對當地政商法令不熟悉,八個廠都曾經被大陸合資企業拐騙過,最誇張的是,甚至喪失持股高達七成的黑龍江乳品廠主導權,導致該廠停產。
雖然味全早在八十五年中成立國際事業部,主導大陸及東南亞事業群,並成立上海總部,但「先天體質不良」,獲利目標一再延後,與競爭對手統一的差距,愈來愈大,直到二年前頂新集團入主味全,讓味全在大陸有趕上統一的機會。
頂益控股公司總算轉虧為盈
頂新集團在天津、廣州、杭州、重慶等地設有二十餘家工廠,擁有近八十條方便麵生產線,核心產品是方便麵、飲料及糕餅,味全在大陸主要產品是乳品及調味品,雙方產品互補,沒有競爭衝突,結合頂新遍布全大陸的銷售網,味全一度發願大陸市場年營業額新台幣五百億元的夢想目標。
頂新入主味全後,風風雨雨不斷,護盤味全股價,頂新魏家深陷台灣股市泥淖,大陸市場在統一強勢競爭及跨足米果、飲料、油脂和西式速食等事業出現虧損,頂新集團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頂益前年出現首度虧損,逼著頂新不得不處分非核心事業,並尋找新合作夥伴入股,甚至一度找上統一集團,差點讓統一集團真正「統一」了兩岸食品市場,最後魏家選擇日本三洋食品,讓出頂益三三.一四%股權。
一連串的打擊,讓味全、頂新結合的氣勢掉到了谷底,但也有了轉機,自去年中引進日本三洋食品後,頂益在大陸的經營策略明顯改變,不再盲目的擴充產能,雙方成立一個委員會,進行財務重組及公司組織架構重整,大幅裁減冗員,並計劃出售非核心事業及引進飲料策略性合作夥伴, 在今年底負債比率從六十五 降低到四十%以下,頂益自去年下半年起已轉虧為盈,即將公布的二千年上半年業績及獲利,預估將持續成長。
雖然味全早在八十五年中就設立上海總部,但並未派遣副總經理級以上主管親自督軍,晚一年才在上海設立事業總部的統一,卻是由大陸事業群副總經理許炳源長駐大陸,直接指揮與統籌二十餘個工廠業務及行銷協調。
大陸有三家「味全」公司
在魏應行主導下, 去年四月中,味全挖角曾任職於美國寶鹼( P&G )亞太區的總經理王雅玲出任集團執行副總,領軍國際、流通及食品三大事業群,並一改過去僅派遣經理階層主管駐守大陸作法,十月分正式調遣食品事業群總經理蘇守斌出任國際事業群總經理,親自駐守大陸,重整當地投資事業,蘇守斌在今年五離職後,王雅玲兼任國際事業群總經理,並派遣國際事業群副總經理林我信,督軍大陸市場。蘇守斌到任後,積極進行大陸市場分析,避免與頂新投入資源重疊,並整頓味全在當地投資事業,味全陸續關掉黑龍江奶粉廠及福州速食麵廠,成都醬油廠也停產重整,使得味全去年大陸事業營業額掉到新台幣十二億餘元,但「瘦身」後,虧損從二、三千萬元,接近損益平衡。雖然頂新入主台灣味全,但頂新並未完全擁有味全大陸事業經營權,大陸有三家「味全」公司。
十幾年前,台灣味全就已搶先到大陸完成商標登記,但後來因中國大陸爭取奧運主辦權,在中國奧會出面干預下,原先登記的味全五環商標被取消,加上黃南圖在味全「變天」前,就以在庫克島登記的味全國際集團持有味全北京廠、武漢廠部分股權,目前大陸除了台灣味全外,還有味全國際及一家在福建省完成註冊登記的味全等三家「味全」公司。
大潤發變董事 通路實力大增
魏應行派遣蘇守斌、林我信駐守大陸,事前都告知味全國際集團董事長黃南圖,雙方仍保持密切的溝通管道,並達成依各家工廠投資比率,劃分出乳製品屬台灣味全、調味品屬味全國際主導等共識,共同開發大陸市場。兩年多前,黃南圖與魏應行洽談味全與頂新「策略聯盟」時,打的如意算盤是,頂新全面移植味全在乳製品與調味品研發人力資源到大陸市場,透過頂新的強勢行銷通路銷售,以大陸乳製品年銷售量達新台幣二○○○億元,醬油達五百億元,卻無強勢全國性品牌,雙方結盟後,只要能取得二成占有率,年營收可達五百億元,加上味全在台灣的年營收約一百億元,未來味全年營收將高達六百億元,一舉超越統一。
這個夢想目標一直未能實現,但魏應行並未放棄,兩岸入會成為味全、頂新挑戰統一的最佳機會。
依據味全規畫,未來兩岸入會後,頂新在大陸產製的方便麵等常溫商品,將可法進軍台灣市場,以「康師傅」方便麵的占有率及知名度,再結合味全遍布全台的配銷通路,將可補足味全在速食麵產品空缺,將對統一在台灣速食麵霸主地位,產生一定程度威脅。
此外,統一遲遲未能獲得美國南方公司在大陸開設統一超商授權,通路發展腳步過慢,被視為統一大陸投資最大的弱點。頂新早在大陸成立量販事業,未來將結合味全國際集團在河北石家莊、成都等地,發展上百家連鎖便利商店體系,更令統一擔心的是,味全去年董監事改選,邀請大潤發加入董事行列,透露頂新與潤泰集團在大陸已搭上線,潤泰集團大手筆在大陸投資量販店,預計將成立一百家以上的大潤發量販店,統一在兩岸通路實力強弱不同,也被頂新、味全視為反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