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胃痛、噁心、冒冷汗等症狀,若發作時間超過30分鐘,很可能就是心肌梗塞,必須儘速就診。
文◎雙和醫院心臟內科 高白風醫師
時序入秋,氣溫下降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增加心肌耗氧,也可能使得血管內粥狀硬化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威脅生命,有心臟病危險因子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胸痛或胸悶是典型的心臟病症狀,前胸胸骨下方會出現擠壓式的不舒服症狀,尤其是出力或運動時,會持續5到15分鐘的胸痛、胸悶,若轉移到下巴、肩膀,且伴隨呼吸困難、心悸、胃痛、噁心、冒冷汗,這就是所謂的狹心症。
若發作時間超過30分鐘,很可能就是心肌梗塞,必須儘速就診。但心肌梗塞還是有些不典型的症狀,例如昏倒、呼吸困難、胸部不適、上腹痛,甚至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患者求診後,醫師通常會安排心電圖等檢查。若為心肌梗塞,會即刻給予血栓溶解劑,或進行心導管手術,直接打通血管,嚴重者甚至要置入支架,把因阻塞而狹窄的血管撐開。
建立心肌梗塞的急救流程,國內有傲人成績。病人進入急診到打通血管的時間,要控制在90分鐘以內,但美國達成的比例不到50%,反觀國內包括雙和醫院等重度急救加護及格的醫院則必須達到70%以上,因為心肌梗塞時,越早打通血管,可救回來的生命及心肌越多。
除了一有症狀應儘速就診外,有危險因子的民眾平日一定要遵從醫矚,按時服藥,飲食也應避免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天冷季節,應增加保暖衣物。不少年長者習慣清晨外出運動,建議冬天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暖後,才外出活動,並儘量不要全身泡湯。符合接種資格的長者,則應按時接種流感疫苗,以免感染後,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膽固醇血症
─抽菸
─年紀增長(男性45歲以上,女性停經後或55歲以上)
─有家族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父親或男性一等親在55歲以前,母親或女性一等親在65歲以前確定冠心症或猝死)
有三個以上危險因子即屬於高危險群患者,容易在心血管內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造成心肌梗塞。
◎醫師簡介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雙和醫院心臟加護中心主任
萬芳醫院心臟科病房主任
萬芳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進修醫師
專長: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導管介入性心臟手術、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置放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