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英國近百年歷史,英鎊大幅貶值,往往都是國際話語權低落的時刻,
假設脫歐之後,英國對世界的影響力恐怕「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英鎊在英國宣布脫歐公投當天,意外彈升到一.五○○六美元,市場都以為英國會繼續留在歐盟,當天金融市場的恐慌指數(VIX)還大跌一八%。沒想到最後一刻脫歐派勝出,金融市場完全表錯情,於是六月二十四日全球金融市場做出最激烈反應,除了全球股市大跌外,英鎊當天從一.五○○六急貶到一.三二三,最後收盤是一.三六七,英鎊當天急貶八%。這一記長黑,種下英鎊弱勢的轉折,此後英鎊不停下挫,到七月六日,英鎊最低貶至一.二八,假如從英國脫歐公投前起算,英鎊已下跌一四%,若依照索羅斯的下跌二○%推估,英鎊至少要貶到一.二左右。
脫歐公投惹禍 英鎊貶至32年新低
七月六日英鎊貶至一.二八,已創下三十二年新低價,綜觀過去百年歷史,英鎊貶值大浪湧來之際,往往都是英國國際話語權低落之時,所以,英鎊的起落可以視為英國的「國運指數」。從英鎊走向可以看到英國頗為悲觀的未來,英國脫歐之後,對世界的影響力恐怕「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英國脫歐公投成功之後,一直力數歐盟不是,而成為贏家的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居然宣布辭職,他表示「要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立即急流勇退,看起來,這位利用民粹鼓吹脫歐的極右派大旗手,也不知如何面對脫歐的未來。
第二個詭異的是,堅定主張脫歐的倫敦前市長強生(Boris Johnson),本來被視為是接替卡麥隆出任首相的大熱門,但是卻又異乎尋常地放棄黨魁的選舉,原因是他的盟友司法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宣布參選黨魁。這兩位脫歐派主將放棄領導英國,讓內政大臣梅伊(Theresa May)輕鬆當上首相,這位主張留歐的首相,將帶領英國步入不是歐盟成員的未知世界。
英國政壇現正在清理脫歐公投成功後的新戰場,但是歐盟已展現對英國高度不友善的態度。目前英國拒絕二次公投,雖然很多民眾投下脫歐那一票立刻反悔,不過英國已不準備二次公投,而即將卸任首相的卡麥隆也表示暫不主動申請脫歐。但歐盟大國德、法、義都高分貝喊話,要英國立即展開行動,別再拖了,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上,歐盟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當著法拉吉的面說,「你怎麼還在這?」
英國脫歐之後,面臨著不可預知的未來,我這次去以色列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創投公司董事長Shlomo Kalish有一場晚宴,我問這位出身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對英國脫歐的看法,他的想法很正面,他認為英國脫歐之後,將真正走上獨立國家的道路,英國才能真正強盛壯大,這也許是個期許,但是英國百年走向,卻預告了英國的弱勢。
在二十世紀初,尤其是一戰之前,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此時英國還是世界的大國,一英鎊可兌換五美元,在此之前的一百年,英鎊是強勢貨幣,尤其是在一八六一年到六五年的美國南北戰爭,英鎊是美元的十倍。
但是一九一四年到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元氣大傷,一英鎊兌換的美元,也從五開始往下滑落。
這其中一九二九年到三九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英鎊一度又走高,但是三一年英國宣布放棄金本位,英鎊放棄與黃金掛鉤,此時英鎊兌美元降到一比四。到了二次大戰(一九三九年到四五年),英國把世界第一強國頭銜讓給美國。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力受創深重,從此英鎊展開了漫長的貶值之旅,一九四九年是一個重大轉折。
英國匯率下殺 危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四九年是國共內戰的一年,也是北約成立的一年,西歐正式接受美國保護,英鎊在此時大貶三成,一口氣滑落到二.八美元。再進入到六○年代,此時殖民地獨立運動全面引爆,大英帝國幾乎解體,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紛紛獨立成為國家,英鎊在在感受到貶值的壓力,到了六七年英鎊兌美元已貶到二.四。
再到一九七○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再度重擊英國經濟,此時英鎊再貶到一.六,一直到國際貨幣基金(IMF)出手,英鎊才止住跌勢,此後的半個世紀,英鎊從未升逾兩美元,一直徘徊在一到二的區間。英鎊最低價位,出現在八二年英國打贏阿根廷的福克蘭戰爭後,低點來到一.一五八,這是一九八四年的事。這次英鎊來到一.二八,正好是三十二年來最低價。
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英國一開始加入歐元前身的歐洲匯率機制(ERM),但兩年後受不了馬克(德國當時的法定貨幣)強勢,主動退出,此時索羅斯狙擊英鎊一舉成名,而德國取代英國,成了歐洲第一強國,英鎊從此在一.五上下浮沉,即使碰上「二」,也只是曇花一現。
從英鎊大轉折來看,一戰後英國元氣大傷,但二戰英國傷更重,世界霸主地位只好交給美國,再到歐盟成立,英國在歐盟老大地位也被德國取得,這個日不落大國從此風光不再,所以回顧英國百年歷史,其實是一段英鎊持續貶值的歷史。
我在二○○六年前後,見識到英鎊最貴的一刻,那時新台幣兌換一英鎊,大約是六十八.五元,我第一次到英國,租下了Penton的希爾頓飯店,一個房間一晚四六○英鎊,才發現吃不消,街頭吃一碗拉麵,居然是十四英鎊,上了計程車,隨便起跳都是十英鎊以上,回到台灣我就寫了一篇「不到英國,不知台灣錢小」的文章。
如今相隔十年,英鎊兌美元匯率已回落到一.三上下,兌新台幣退守到四十一.五元,現在到英國旅遊,應該是友善多了。因此,在英鎊急貶後,到英國旅遊、購物的人潮又增多。
不過英國面對的更險峻情勢是脫歐後的經濟風險,英鎊的貶值可能帶給英國出口競爭力,這可從英國股市在脫歐公投之後,仍能站在六五○○點以上看出。英鎊貶值可能對英國產業出口有利,但是英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資金匯聚的房市熱絡榮景,可能面臨空前考驗。
英國脫歐公投結束不到兩周,馬上有幾家大型保險公司旗下房地產信託基金遭到贖回,讓市場擔心脫歐的骨牌效應,可能由金融市場蔓延到房地產市場。首先是英傑華(Aviva)旗下的投資子公司,宣布規模十八億英鎊的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暫停贖回,接著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旗下投資公司也宣布暫停一個規模二十九億英鎊的REITs。
房市恐遭金融市場拖累 基金掀起贖回潮
香港仲量聯行指出,自英國宣布脫歐公投以來,英國商辦市場首當其衝,倫敦辦公室今年第二季的吸納量不足一百萬平方呎,是二○一二年以來新低,英國脫歐成功後,商辦需求將放緩,不過空置率仍低,影響租金下跌有限,不過市場對英國房地產仍有憂慮。
英國不動產是全世界有錢人資金簇擁出來的,英國脫歐帶來高度不確定,地產市場首當其衝,繼英國保誠集團(M&G Investments)、標準人壽、英傑華後,後續還有四檔開放型的房地產信託基金暫停贖回,這七檔暫停贖回基金凍結一八一億英鎊。
房地產基金流動性出了問題,市場更擔心基金經理人低價拋出資產,將推低房地產價格,進一步衝擊銀行貸款品質。根據資料顯示,英國銀行業自金融海嘯後已積極減少地產項目的投資,目前蘇格蘭皇家銀行只有五%在地產相關項目,萊斯銀行只有二%,巴克萊銀行只有一%,顯示英國房地產對銀行體系衝擊不大。
歐洲銀行體系告急 經營風險全面浮現
不過,英國脫歐卻衝擊歐洲的銀行體系,首當其衝的是德意志銀行,去年慘賠六十八億歐元,今年股價再進一步暴跌,營運已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另一個是義大利銀行業,累積了三千六百億歐元呆帳,相當於全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分之一,當中有二千億歐元已判定無法償還,這其中又以老牌西雅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股價暴跌最慘重,歐洲銀行業經營風險全面浮現。
英國脫歐公投累及地產,波及銀行業,使得全球避險意識全面升高,全球債券負殖利率規模已高達十一.七兆美元,這當中,日本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壓低到零,德國十年債一度出現負值,英國十年債一度創下○.八六六%的新低,全球債券殖利率都走到最低點。
這個避險意識走到極致,也使得日圓成為避險主要貨幣,日圓一度暴升到九十九.一九兌一美元,當然日本政府要受不了,這還包括黃金、白銀也成了避險新寵目標,金價從一○四六.三美元,飆升到一三七四.八三美元,今年漲幅超過二八%;而白銀從十五美元左右,飆升到二十一.○六美元,漲幅高達四五.六%。英國脫歐公投之後,避險商品出現極端走勢。
為了紓解英國經濟困局,英國中央銀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大舉寬鬆銀根,變相釋出一千五百億英鎊資金,英國銀行將降息,同時英國可能進一步降稅因應危機,且可能將企業稅逐年降到一五%,這會不會掀起歐盟租稅競賽,大家都等著瞧,目前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平均稅率是二五%,G20國家平均二八.七%,歐盟平均三八.一%,最低的愛爾蘭只有一二.五%,最高的法國是三三.三%,德國是二九.七二%,若英國調降企業稅,歐洲其他國家會不會掀起新一輪租稅競賽?這也是英國脫歐之後留給大家的話題。
不過英鎊的弱勢恐成定局,假如按照索羅斯先前警告,英國脫歐英鎊會貶值二○%,目前英鎊兌美元來到一.二八左右暫時停住,可能再往一.二的方向調整。
英國脫歐留給全球很大驚嘆號,但是英國面臨更大調整與衝擊,這個雄跨數百年的日不落帝國,如今隨著英鎊走跌,正面臨不可預知的未來!
英國脫歐公投後,英鎊貶、日圓升,金價今年漲幅超過28%。(圖片來源: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