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亞都麗緻飯店經營的嚴長壽,因為八八風災到了台東,開始奉獻之旅。不僅幫台東民宿、餐廳升級,更從各領域帶來一等一大師,教孩子講英文、做藝術品。他認為,在你可以為社會付出,並產生影響時,當下產生的感動,就是鼓舞自己最大的泉源。
一個周末微涼的夜裡,在台東台十一線公路海岸旁的巴歌浪餐廳內,原住民廚師耀忠正在舞台上賣力帶動唱,民宿主人哈旺大聲唱著原住民歌謠,餐廳內一群人排起長長的人龍,每個人的手扶著前一個人的腰,他們隨著音樂大跳兔子舞,現場帶領這群「兔子」的人,正是在台東奉獻超過七百個日子的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
他們是嚴長壽在台東親自訓練的第一批志工,在這裡,嚴長壽不是總裁,而是原住民口中的「嚴老師」。
過去的嚴長壽只要出席公開場合,永遠西裝筆挺,但到了台東,他一改之前正式的穿著,換上牛仔褲、套頭毛衣和大夥同樂。
日前公益平台基金會歡度兩歲生日時,董事長嚴長壽也感性地對同仁說:「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美妙的時候。」他用自己的號召力,帶了各領域的高手到台東,協助民宿、餐廳業者升級。甚至向交通部長毛治國建議能有香港、日本直飛台東的包機,期望讓台東用觀光、藝術和世界做朋友。
嚴長壽促成朱宗慶打擊樂團到台東教原住民青年打寶抱鼓。(圖片來源/公益平台基金會提供)
八八風災促成奉獻之旅 要讓台東改變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朱宗慶打擊樂團、台東藝術家江賢二、宜蘭不老部落主人潘今晟、亞都麗緻前部屬蘇國垚等,在嚴長壽的遊說下,頻繁地往返台東擔任志工。除此之外,嚴長壽創建的公益平台基金會與創投教父柯文昌、資深媒體人徐璐共同創辦的台灣好基金會,締結為姊妹基金會,為了節省事務費用,台東的辦公室兩家基金會共用,合力推動台東觀光產業升級。
不同於民間大部分慈善團體或政府幫助弱勢團體直接給補助的方式,嚴長壽強調:「我們做的是陪伴,不是幫助。」在採訪中,嚴長壽相當謹慎自己的用語,「我剛不小心講了一次幫助,我立刻糾正,這也是我一再提醒基金會志工的。」嚴長壽認為,用幫助、做慈善的心態,是他們低你一階,用這樣的眼光看他們,他們永遠站不起來,「當他們的手心永遠向上時,如何有自尊、有自信?」
「給他魚吃,不如給他一根釣竿。」這句話大家琅琅上口,但嚴長壽說,給他釣竿,還要陪著他們一同釣魚,告訴他在釣魚過程中要有耐性,要面對挫折。
重創花東的八八風災,把剛動完大手術的嚴長壽帶到台東。他發現所有災難捐款,存在同一個問題:捐款之後呢?他們永續生存的問題卻鮮少人關心。於是他成立公益平台基金會,不僅捐錢、也捐人,這兩年多繳出一長串成績單,他讓台東人感覺:台東正在改變,甚至連本刊發行人謝金河拜訪台東時,走在路上都有人問他:「你是嚴長壽嗎?」
但這條另類的公益之路並不好走,嚴長壽身邊友人說到:「他的背上好像插了很多刀。」一位都市精英深入部落,剛開始總要遇上很多的誤解,「直到現在還有人認為嚴總裁是去搞開發的,背後一定有利益的計算。」台東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春妹說。
台東原住民未來的發展,是嚴長壽最關心的事。(圖片來源/公益平台基金會提供)
用實際行動說服當地人 他不是要圖利
面對這些蜚短流長,嚴長壽選擇沉默不反駁,同時也做出三個宣示,他在台東不置產、不開發、不做自己的事業,「雖然閒言閒語偶爾會讓他煩惱得整夜睡不著,但他還是會堅強挺過。」潘今晟說。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的主人阿力曼,初期與嚴長壽也擦出許多衝突的火花,有許多人對這片原始山林另有所圖,剛開始阿力曼認為嚴長壽只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嚴長壽給了他許多建議,包含要做路標、蓋室內餐廳,甚至還拿了高檔桌椅的目錄來給阿力曼挑選,阿力曼當時卻冷冷地回他說:我們不是亞都麗緻的延伸。
其實嚴長壽本意不是要改變這片山林,只希望讓來這體驗的都市人有安全感,因為阿力曼的森林博物館就是片原始森林,山上沒有任何路標,連GPS都找不到路,「就連常帶貴賓上山的公益平台志工也有過迷路經驗」。
有次嚴長壽帶了美國運通的朋友上山體驗,山上下起雨來,因為沒有室內餐廳,嚴長壽只好和朋友們穿起雨衣,在戶外用餐。
看到這一幕,阿力曼逐漸認同嚴長壽的建議,向公益平台基金會申請五十萬元的無息貸款蓋餐廳。公益平台基金會唯一的條件是:阿力曼要在族人聚會、慶典時,無償提供室內餐廳場地供大家使用,「這才是一種正面循環。」嚴長壽強調。
嚴長壽的用心與尊重,讓阿力曼慢慢化解心中對這位都市企業精英的疑慮。他說,「我還是沒有採用高檔桌椅目錄,而是用山上木頭做桌椅,嚴老師也覺得很好,他沒有強迫我們做任何改變。」阿力曼強調,現在他稱呼嚴長壽為嚴老師,「因為他是最尊重我們的人。」
許多人欽佩嚴長壽面對困難不退縮的毅力與熱情,在他去年四月給公益平台基金會同仁的一封信中也提到「我知道我無法改變一切,只是總被那無可救藥的熱忱牽引……」,或許嚴長壽不自覺,他渾身想行善、奉獻的信念,與父親的身教大大有關。
小時候嚴長壽的家境並不好,那個年代大家生活都很艱困,自己的三餐都有可能吃不飽了,更難顧到別人,但嚴爸爸不同,只要朋友有難,像是無處落腳的老鄉、不適應軍旅生活的逃兵,嚴爸爸都義不容辭地收留他們。
嚴長壽八歲時,嚴爸爸決定出家,當時廟裡的年輕和尚都稱呼嚴爸爸為「老沙彌」,其中一位就是現在的星雲法師,嚴媽媽花了好大力氣又說又勸,終於勸他回到家中,但他的生活卻依舊遵守修道人的紀律,長年茹素、滴酒不沾,晚上八點準時睡覺,作息不容破壞。
「有次,我爸的好友從台北搭了一小時多的車到我們在汐止的家看他,聊了十多分鐘後,八點時間一到,我爸轉身對我說:『你們陪陳伯伯聊天,我要睡覺了。』」「我爸還寫文章批判搶廟產的和尚,說他們放不下我執。」嚴爸爸的風骨,讓嚴長壽心中埋下投身公益的種子。
開始辦教育 讓當地小朋友發揮天賦
嚴長壽說他只是扮演領頭羊,只要他做過,而且認為已經做對的事,一定邀請其他基金會參與,「例如辦了兩年的英語營,今年要找別的基金會一起辦,把經驗給他們,未來他們也可以找其他基金會一起辦,發揮加乘效果。」
「我們期待有更多人受到鼓舞回到家鄉。」嚴長壽認真地說,民宿不該都是台北人來開,在地的年輕人經營民宿會更有意義。嚴長壽也與外地民宿業者談好,公益平台基金會協助訓練一批在地年輕人管理民宿,獲利和民宿老闆均分,未來讓這批訓練出來的在地台東人用分期付款方式買下民宿取得所有權。「有少數民宿業者對我的想法很認同,表示願意這麼做,這種胸襟讓我很感動!」「給他們一個表演的舞台,他們會做得更好。」嚴長壽意味深遠地說。
嚴長壽今年開始要在台東辦教育,他承接了父親摯友星雲法師的均一國中、國小,要打造成藝術、英語學習環境,讓原住民小孩發揮他們的天賦,學成後再回饋花東地區,不需要離鄉背井打拚,「比過去更艱困的路才正要開始」,對這片土地的愛與惦念,或許才是嚴長壽沒有說出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