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英語時代,強調「去菁英化」,英語不該是高級知識分子的菁英語言,而是屬於全民與國際公民的語言。
很多人在學英語的過程中,都經過不少挫折,一路跌跌撞撞,最後不是乾脆放棄,就是置之不理。代理多益、托福等測驗的ETS(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台灣區總經理王星威形容得十分傳神,「英語大屠殺就在你身邊!」
社會普遍存在一種現象,一旦某人的英語講得很溜,身份地位似乎就高人一等。但在全球化英語時代,強調「去菁英化」,英語不該是高級知識分子的菁英語言,而是屬於全民與國際公民的語言,一般平民百姓的溝通工具,「從服務生到大老闆,都要會講英語,」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一語概括。
他舉例,在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街邊小販的英語大多很流利,雖然他們只會幾種語法,而且都是很功能性的,但已足夠應付食衣住行的對話。陳超明比喻,就像學騎腳踏車,有人只要學會就好,有人是為了騎自行車環島,有人則是為了參加比賽。一旦社會基層說英語的人口多了,整體的英語風氣自然就跟著提升。
退伍軍人讓英語教室走進社區果汁吧
「學英文應該是全民化的社會運動,而不只是課堂裡的學科而已,」在雲林縣從事專業英語教學15年經驗的補習班老師吳爾夫,這幾年大力投入推動全球化英語,並在地方協助社區民眾免費教學。
在吳爾夫居住的雲林縣虎尾鎮,就有一群熱愛學習英語的在地鎮民,包括商店老闆、退休公務員、國中數學老師、菜農、賣飼料的歐巴桑、家庭主婦等,人人都喜歡學英文,有事沒事隨口「飆」幾句英文的真實案例。
3月天,吹著春風的虎尾鎮,從縱貫線斗南火車站搭車到虎尾,大約需20分鐘車程,這個號稱「布袋戲的故鄉」的知名中部小鎮,人口約有15萬,是雲林縣第2大行政區。
虎尾鎮這群熱愛學習英語的居民,成立了一個英語自助性學習團體,已正式「開班」近1年,每周固定聚集在福民路、由廖清閔開設的「五年乙班」果汁吧廊簷下,聚精會神地一起研讀英語,其中程度最好的廖清閔負責帶領及義務教學。這裡是人來車往的商業區,一旁不時有汽車喇叭聲、犬吠聲、摩托車引擎聲交錯之下,上課氣氛和在一般課室裡顯得很不一樣。
64歲的廖清閔是學員口中的「Danny老師」,是退伍職業軍人,過去在海軍服務,他從年輕的時候就愛哼唱西洋流行歌曲,總是把歌詞背得滾瓜爛熟,逐漸培養出對英文的興趣。他不但教這批學員英文,也教唱英文歌。此外,他還是虎尾國中烏克麗麗的社團老師,也在雲林故事館、布袋戲館擔任英文導覽志工。
這天,Danny老師替學員準備了一篇短文,主題是「The New Chicken Farmer (一個新雞農)」,他先帶著大家把生字從頭到尾念1遍,再逐一解釋文章內容和字意,「plant在這裡是『種植』,如果後面多加了一個s,plants就變成『植物』的意思,」Danny老師耐心解釋。
為學英文 主婦白繳8萬學費
學員們個個神情專注,認真投入。周淑勤原本是國中數學老師,退休後搬到虎尾定居,每天操持家務,同時照顧生病的婆婆,難免覺得日子苦悶。半年前,她聽說虎尾有這個英語自助學習團體,迫不及待地加入。「過去整天泡在數學裡,久了就忘了英文的存在,」周淑勤形容,現在不但重拾學習的樂趣,還可以結交朋友,每週上英文課成為她最期盼的快樂時光。
家庭主婦黃楊右嶼透露,英文不好一直讓她很自卑,為了想學好英文,曾經花了8萬台幣到某一英語教學機構註冊,這家英語機構標榜每次到不同的地方上課,但舟車勞頓,跑來跑去,時間、車資都耗費不少,8萬元學費大概只用到8千元,黃楊右嶼就已意興闌珊,結果英文還是沒學好,也不敢開口講。
後來,她也是聽說社區內有免費的英文課可上,Danny老師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再加上學員之間經常互相加油打氣,如此持續了1年,「我現在不但敢開口講(英文),而且是很大聲地講,」黃楊右嶼神情篤定說道,她終於找回自信。
要學好一種語文,設定目標絕對是一個重要關鍵,陳超明強調,不管學英文是為了參加國際會議、社交溝通、出國旅遊,還是為了通過某項考試,只要方向目標清楚,就能讓人產生學習動力。
農人學單字拼音 只為與女兒討論課業
在虎尾務農種菜的廖芳輝,就是以「能和女兒討論英文課業」為自己訂立目標。起初是念國小5、6年級的女兒問他英文單字拼音,他愣在那裡不知所措,便下決心要學英文。可是,到哪裡學呢?廖芳輝有天看到報紙報導,虎尾有一個社區英語村,自告奮勇跑來上課,始終未間斷。
Danny老師觀察,廖芳輝的單字量其實背得不少,由於缺少練習和實際運用,聽力部分與表達句子的完整性的能力較差,鼓勵他要多聽多講。廖芳輝經常利用下午農暇的空檔,專程跑到果汁吧找Danny練習會話,功力增強不少,現在已足以應付女兒的功課。
黃美勵的例子更經典。她的女婿是沙烏地阿拉伯人,每次想要和女婿溝通卻無法開口。有一回,中東女婿跟她說,「I love my ma ma.(我愛我的媽媽)」她回應,「Me too.(我也愛你)」然後,兩個人對坐傻笑,對話再也接不下去。
黃美勵去報名當地救國團的英語班,卻因人數不足一直未能開班;後來去了一家私人美語補習班,上了兩期課,老師每次都在考動詞時態,對於她的聽講能力毫無幫助,她不禁感嘆,「在我們這裡想學英文都這麼難。」
跟著Danny老師上課才3個多月,黃美勵就進步神速,2013年農曆年,她到中東巴林去探望女兒和女婿,受到女婿殷勤的招待,黃美勵當場烙了一句,「Thanks for fantastic time tonight.(非常感謝今夜這麼美好愉快)」女婿大為驚訝,對岳母的英語讚嘆不已。「現在女婿打越洋電話來,我也不會那麼緊張了!」她語調充滿愉悅地笑說。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也是助長學習意願的有效方法之一。這群學員形容,Danny老師就像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超商,學員遇到疑難雜症還可以隨時用電話諮詢,永遠不吝於提供服務。
雖然自稱教課的內容都是Marketplace English(菜市場英文),但Danny老師非常投入,每次為了準備上課教材,都親自跑到吳爾夫老師開設的英語補習班,當面請教,另外每天再花兩個小時自修,「他們是驅策我的動力,」Danny說,自己才是直接受益人,得到回饋與掌聲,非常有成就感。
英語村的初衷:讓學生下課也能有說英文的環境
虎尾居民這股學習英語的熱潮,背後其實有一雙重要推手─東仁國中校長林正雄。東仁國中創校第3年,林校長在校內成立了雲林縣第一座國際英語村,企圖替學生營造一個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譬如,學生一早進校門彼此就用英文問候,進校長室和辦公室之前,必須使用通關密語:「May I come in?」離開之前則說:「That is all, thank you.」這些已成為全校師生的習慣。
學生在校內說英語,走出校門回到社區卻沒人能和他們對話,林校長便想到在社區內成立英語村,以培訓社區英文志工為目標,並找了英文教學經驗豐富的吳爾夫共同推動。起初社區英語村是利用夜間在東仁國中上課,後來大家相約轉移陣地到Danny開設的果汁吧。
「會講英文很有趣,還可以增加商機,提升附加價值,」吳爾夫稱讚這個自助團體帶動地方學習英文的風氣。虎尾鎮福民路上的「五年乙班」果汁吧,彷彿變成另一個觀光景點,不但有一個很會講英文、很酷的老闆,還有一群可以替外來訪客做社區導覽的英文志工。
來自麥寮鄉的林正雄校長,皮膚黝黑,出口則是道地的台灣國語。他坦承自己的「菜」英文常讓他出糗,過去只要遇到講英文的場合幾乎都是「點頭微笑」。自從成立英語村之後,林校長也積極投入學習的行列,每天早上6點半準時爬起來收看收視播放的英語教學節目。東仁國中連續4年的畢業典禮,林校長都強迫自己用英文演講,他頗為自得說道:「我有表演慾,認為自己講得還不錯,即使真的講錯了,我也不怕人家笑!」
虎尾的居民愛烙英文,連電視節目也聞風而至。于美人主持的《一天一蘋果》,有一集邀請虎尾社區英語班、東仁國中學生還有北部幾位國立大學學生,三組人馬一起上節目PK英文,結果由東仁國中拔得頭籌,打敗了大學生,這群年長的叔伯姨嬸雖然敬陪末座,但他們毫不以為意。英文替他們打開了另一扇門,擴大了生活領域,為人生添加了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