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職場中永遠的課題,關係經營方法也不斷進化,新人脈圖解法、利用LinkedIn鏈結人脈網絡,以及如何透過參與社團活動,把人脈納為專屬團隊,都能達到擴充人脈效果,且聽三位達人怎麼說。
在這個人際關係最難經營的時代下,如果你能善用人脈地圖,盤點周遭網絡資源;使用社群網站,連結到全世界的伯樂;加入社交團體,結交來自各行各業與氣味相投的朋友,並掌握這三大工具的關鍵眉角,將對人脈拓展,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思惟一 畫人脈地圖 找出你的貴人
你聽過人脈地圖嗎?利用圖像盤點個人的學歷與經歷,就能看出你的人脈金礦在哪裡!
人脈地圖的推廣者、思路學堂的教練謝吟誠,擁有二十多年的職場生涯,嘗試過許多工作,在一次準備面試的過程中,他看著制式的履歷表,突然興起了用不同方式呈現學歷、經歷的念頭,人脈地圖因而誕生。
謝吟誠又想,「有沒有方法把資歷有效地連結起來,讓更多人看見。」許多人在原本的工作領域經歷豐富,卻不擅長運用過去累積的人脈,產生千里馬找不到伯樂的失落感,但如果能畫出自己的人脈地圖,並連結他人的人脈地圖,人脈網絡得以擴大,「千里馬」就有機會被發現。
謝吟誠進而成立人脈共享社群,在社群裡,大家可以交換彼此的人脈地圖,甚至還曾因此促成許多美事。他舉例,「澳洲休閒鞋業廠商Keenie,曾在社群裡提到想找台灣部落客寫手。」恰巧社群裡有另一位朋友,當時是一家芝麻醬的產品經理,曾有寫產品開箱文的經驗,雙方因此合作。
不僅如此,原先沒有交集的兩人,分享彼此的工作時,發現休閒鞋業者正想找代理商,芝麻醬的產品經理也認為休閒鞋的品質很好,加上他的客戶中又有消費力強大的團購平台,因而取得了這家澳洲品牌的台灣獨家代理。
謝吟誠認為,人脈地圖的效應就和捷運網絡一樣,線路越多,抵達的地方就越多,除了自己的地圖之外,還可以為周遭朋友繪製,建立人脈資料庫,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發現。
思惟二 用職場版臉書 讓企業高層看見你
LinkedIn是一個商務社交服務網站,就像「職場版的臉書」,有高達四.三億註冊用戶,在平台上,用戶可以建立商務人脈、找工作、找人才,甚至大方地「做生意」,美商獵人頭顧問特洛塔(Kyle Trotta)表示,「LinkedIn已被證實是一項極佳的招募工具。」
《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的作者秦浤傑,現任IPIB破冰專業形象塑造公司行銷總監,便是LinkedIn高手,他認為,善用LinkedIn,經營個人辨識度、打造個人品牌,就能找到高薪工作。
秦浤傑表示,大部分人加入LinkedIn的時候,都會問「我要跟誰連結?」他則會反問對方,「你想要變成怎麼樣的人?」「誰又能幫助你,達到你想成為的人?」他透露,建立好個人品牌,人脈會自動靠過來!
秦浤傑還分享使用LinkedIn的技巧,例如在個人檔案中,加入關鍵字可以增加曝光度,吸引獵人頭顧問的注意。此外,「分享」文章會比「按讚」或「留言」更能夠獲得認同。
秦浤傑提醒,名聲會跑在人脈前面,與人相處應以誠實為本,再搭配上「小小的奉承」,才能夠無往不利。
思惟三 加入社團 幫助你的事業再升級
BNI(Business Network International),是一個全球性的商務引薦組織,遍布全球超過六十五個國家地區,會員超過二十萬人,二○○六年進駐台灣。
不同於一般的商會,每個分會中的成員,職業都不會重複。BNI執行董事謝聰評表示,BNI會依照產業別,介紹相關產業的會員互相認識,建立團隊,例如舞蹈老師,就可以與整脊、按摩等專業建立團隊,或是搭配廣告行銷,一起辦活動、宣傳,只要A有業績,B、C、D也能分一杯羹。
會員之一、昆兆室內裝修設計公司總經理劉棋暢,就與視覺媒體、導演等會員組成團隊,他說,自己接到Case,還會向客戶推薦其他成員,甚至「用團隊,把整個Case包下來。」
最近他接到連鎖超商的室內裝潢案子,就大大運用BNI的團隊資源,由於成員中有懂網路行銷的、有專精人力資源的企管顧問、有會拍微電影的廣告公司負責人……。他趁著每周開會與成員討論案子,激盪出許多創意,無形中還衍生許多生意合作想法。「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在跟客戶交談時,不再只是一個室內設計師,與客戶對話的層次也不同,對我往後接單有很大的加分效果。」劉棋暢說。
加入BNI入會費六千元,年費一萬九千八百元。除了加入的經濟門檻,每周的聚會規定早上六點半開始,八點半要結束,不占用正常上班時間。換句話說,加入的成員不僅對擴張自己的人脈要有強烈的企圖心,還是在事業上奮力打拚的「早鳥」。選擇理念相符的夥伴,也是拓展人脈時的一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