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是台塑集團歷史性的一刻!「經營之神」王永慶打敗「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當天台塑集團總市值終於超越半導體龍頭股台積電。不僅如此,四月台塑集團旗艦企業台塑石化公司單月營收預估將重回二百億元以上,有機會超越鴻海精密、廣達電腦,成為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名。
集團經營績效逆勢成長,對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與副董事長王永在兩兄弟而言,儘年兩人年歲相加達一百七十歲,但兄弟兩人老而彌堅的精神,放眼台灣企業幾乎無人能及。此外,今年台塑集團加計釋股利益後,預估獲利將逾八百億元,遙遙領先陷入微利時代的多數電子集團。如此經營成果,對支持台塑集團辛苦耕耘五十年的上百萬股東,意義當然更顯不凡。
觀察過去十年台塑集團總市值變化,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台股約在四千三百點附近,當時台塑集團包括台塑、南亞、台化、福懋等四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二千多億元。五年後,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底,台股指數衝上九千點,指數漲幅逾一倍,台塑集團四家公司市值達四千八百多億,漲幅也超過一倍。
十年後的今日,台股指數又回到四千多點,但台塑集團加上南亞科技、以及年初剛在興櫃掛牌的南亞電路板與台塑石化併計,集團市值卻已超過八千五百億元,展現出每五年就翻一倍的實力,對台股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目前市場法人正密切注意台塑石化四月分業績,因為結束歲修後的台塑石化當月營收可望重回二百億元之上,如此將使其有機會超越鴻海與廣達,成為民營製造業龍頭。事實上,早在十年前,南亞就已是民營製造業冠軍,電子業竄起後,台塑集團風采消褪,高獲利與高配股的科技新星,讓以穩健經營見長的傳統產業龍頭黯然退居二線。邁入新世紀,台塑集團超越電子龍頭大廠,重登王座,自是眾所矚目。
每五年倍數成長 台塑氣勢驚人
企業經營猶如一場跨世紀的龜兔賽跑,半世紀以來,台塑集團經歷景氣高低起伏。過去與台塑集團併列十大製造業的大同、東元等傳統產業集團,如今股價只剩票面邊緣,但台塑股價卻能在股市低迷之際,力守四十五塊上下,且今年營收、獲利都還能穩定成長,確實讓一籮筐老牌公司相形失色。
新世紀台塑集團最新行動是發動與中油的油品大戰,台塑石化搶進油品市場以來,市占率已到達二五%,六輕完工後,台塑煉油效能更較中油為高,每公噸所產生的重油比率據稱只有八%,中油卻高達三○%以上,競爭力高下立見。
台塑員工曾形容:「我們就像一頭牛,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二、三十年,換來台塑今天的成就。」在王永慶律己、律人皆極為嚴格的風格下,打造了台塑集團特殊的企業文化:低調、勤勉與認分。
在猶如迷宮般的台塑企業大樓走上幾圈,擦身而過的幾乎都是穿著毫不起眼的中年人,他們很多都是年薪超過兩百萬元的中級主管,這些主管多可以在工作的最初十年間,買得起民生東路上的房子,而男性員工的另一半,多數則在家帶孩子不曾上班,他們的生活無虞,但前提一定得苦幹實幹。
因此,在台塑集團超過七萬名員工中,工作超過二、三十年的人將近一半以上,很多人都是離開學校進入台塑後,就沒有換過工作。台塑副董王金樹在公司待了四十七年,總經理李志村的年資則有四十五年。
只是這些人一輩子沒有放過颱風假,因為他們必須跟老闆一樣,風雨無阻地上班。每天早上八點三十分必定出現的打卡人潮,也讓外人印象深刻,在台塑上班,只要遲到一秒鐘,就要扣掉半天薪水,懲罰之重,讓人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不過這樣的規定其來有自,因為大家長王永慶就是這麼一個律己甚嚴的人。
此外,王永慶更是出了名的節儉。多年來他每天上下班拿的公事包,就是南亞自行生產的塑膠文件夾,市價一個不過數十元,用到已經破損不堪還是捨不得丟掉。喝咖啡加奶精,總是用咖啡匙將咖啡倒進奶球盅裡,搖一搖,再倒進咖啡裡,絲毫不願浪費一滴。接近王永慶的人還透露,他自己的凱迪拉克座車一用十幾年始終不肯換,但王永在則是每隔幾年就會換一台最新型的賓士。王永慶的前任司機,因受老闆照顧做生意賺了不少錢,乾脆自掏腰包地買了兩輛凱迪拉克送給王永慶。由於王永慶就是這樣奉行儉樸生活,因此對員工的要求也毫不留情。
也就是這股始終如一的堅持,讓台塑集團能夠力行合理化的經營。回想十年前,王永慶、王永在兄弟要替台塑擘畫永續經營的大未來,堅持要建六輕,數年間,從宜蘭利澤、桃園觀音,最後終於落腳雲林麥寮,甚至不惜舉債四千多億元,企圖心之強、手筆之大,遠勝過當時最熱門的電子晶圓廠,卻也讓不少人為他們捏了把冷汗。
堅持建六輕 台塑大豐收
但是十年後的今天,台塑正因為當年的大膽投資,在景氣不好時以低成本建廠,讓六輕搶在這一波石化業榮景前陸續投產,剛好銜接上這段全球產能不足的空窗期,抓住這波景氣向上翻的榮景。在景氣低迷聲中持續擴充,將成本壓到最低,向來就是王永慶帶領台塑長久致勝之道,如今,台塑展現老牛翻身的精神,讓集團在不景氣的年代反倒鍍上亮澄澄的黃金。
放眼全球,以台塑集團整體總營收來看,仍舊與道氏﹝ DOW ﹞、殼牌﹝ Shell ﹞等擁有石油原料的國際大廠有段距離。但若以石化原料中最具指標性的乙烯產量來看,台塑集團已經以年產二九一萬噸擠身世界第八大。
至於塑膠加工最主要的原料的 PVC 粉,則僅次於日本信越化工,為全球第二大生產商。在 EG ﹝乙二醇﹞方面,隨今年下半年最新一座石化廠投產後,將會衝上世界第三大。因此六輕投產,讓台塑集團在全球石化業的分量明顯拉升。
營收雖然不比國際大廠,但是台塑集團卻是全世界最大的石化垂直整合業者,其上、 中、下游環環相扣的投資整合效益,遠比其他國際大廠為高。 以 PVC粉來說, 台塑生產的 PVC 粉主要供應旗下南亞各塑膠二次加工廠,生產塑膠管、膠皮、膠布等產品,南亞因而成為全球最大的 PVC 塑膠二次加工廠商, 供應下游不計其數的三次加工廠生產相關塑膠產品。
因應國際石化大廠近兩年開始進軍大陸佈局,台塑同時在對岸寧波興建深水港,元大投顧總經理陳忠瑞說,一旦兩岸三通,台塑六輕的產品透過成本較低的水陸運輸,將可直入長江、珠江兩流域台商聚集處,戰略位置不輸給競爭對手,兩、三年後,台塑與國際石化大廠的大戰將是精彩可期。
王永在勢力崛起 事業接棒再成焦點
不過,提起大陸投資受阻,則是王永慶與台塑集團心中的最痛。為此,王永慶不僅曾親自上「萬言書」表達對「戒急用忍」政策的不滿。去年六月台塑股東會上,王永慶並規劃了要拚「世界第一」的偉大藍圖,他當時希望透過投資金額高達五百多億元的六輕四期計畫,一舉將台塑旗下數項石化指標原料衝到世界第一。
目前六輕四期計畫尚未確定,不過投資腳步放緩,再加上六輕投產效益浮現,營收大幅增加,台塑集團去年一口氣還了將近六百億元的債務,今年台塑集團預估也將擁有近千億元的現金流入,又逢銀行利率走低,台塑得以在急行軍數年之後稍作喘息一番,對整個集團來說也是利多。只是,無法更早於國際石化大廠一步赴大陸開拓更大的版圖,仍然是經營之神王永慶最大的遺憾。
在王永慶全力衝刺大陸市場之際,王永在則默默留在台灣持續推動六輕的各期工程,六輕陸續投產後,為台塑集團帶來的營收每年至少有兩千億元以上。而王永在之子王文淵與王文潮分別擔任台化總經理與台塑石化副總。
台化主要生產苯系列原料,原本就是獲利豐厚的產業,加上近七年從紡織業轉型生產塑膠原料成功,使得台化去年獲利超越台塑,成為集團獲利看好的新星。至於台塑石化大舉進軍油品市場,加上最近乙烯、丙烯等原物料行情大漲,元大京華投顧預估九十二年兩家公司的營收合計應達三千二百億元以上,獲利也將超過三百億元,將佔台塑集團今年總營收與獲利的五成以上。
誰掌事業?誰握財產?台塑權力競逐方興未艾
加上台塑石化即將在年底掛牌,以掛牌價三十元計算,配合台塑、南亞、台化、福懋四家公司持有台塑石化的平均成本為十四.九元,集團潛在釋股利益總計高達九百多億元。再以台塑石化今年將發放一.二元的股息計算,台塑、南亞、台化等三大股東,合計將可獲配超過七十億元的現金,台塑石化無疑將成集團內現金供輸的中心,從王家第二代在台化和台塑石化的發言權看,王永在一脈在台塑集團內的影響力已不言而喻。
王永在勢力的崛起,除了兒子們的表現優異外,從去年台塑集團的決策調整也已嗅出端倪。
去年四月,台塑集團宣布由王文淵、王文潮、台塑總經理李志村、南亞總經理吳欽仁、與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楊兆麟組成「五人決策小組」,為了表示決策小組的重要性,王永慶還特別在台塑大樓二樓為決策小組安排新的辦公室。這五個人中,王永在的兒子就占了兩席。
反觀王永慶這一脈,自從「太子」王文洋出走後,始終「後繼無人」,王永慶的子女中,二娘體系的王文祥年紀尚輕,還無法接掌大任,三娘體系女兒成群,不符合台塑集團「王子獨大」的接班布局,因此事業接棒長久以來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若純就輩份倫理來看,「太子」既然出走,「大阿哥」王文淵似乎是最順理成章的接班人選。但瞭解台塑集團內部運作的人士卻認為,外界這樣的推斷太過武斷。
據稱,早在五人決策小組成立之前,就曾有幕僚向王永慶兄弟建議成立家族控股公司以凝聚家族力量。但實際上,台塑集團在王永慶安排下,早就以財團法人長庚醫院為實質上的控股公司,握有台塑集團不少重要資產。由於長庚醫院向來是屬於三娘的勢力範圍,包括王瑞瑜在內的四個女兒,目前仍牢牢掌控長庚的決策權。
且就實際的股權來看,長庚醫院持有將近二五%的台化股票,與台塑四%以上的股票,加上三娘體系在整個集團內部布建的人脈亦屬綿密,因此,後王永慶時代到底誰能掌控集團決策大權,還有待觀察。
按証交所資料,今年二月,長庚醫院自市場回補兩萬張台化股票,雖然台塑方面表示,只是因為看好台化發展因而加碼持股。但對市場上不少跟進的金主而言,卻將其解讀為三娘系統權力佈局的一環。外界因而對王家第二代權力佈局的變動,再生好奇。
王永慶曾經表示,希望將事業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即便王永在的兒子能夠順利接掌事業經營,但王永慶與三娘體系透過層層股權配置仍握有各事業主體的股權,因此「誰接到事業經營權?誰握有財產所有權?」恐怕才是思考未來台塑權力版圖重整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