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52歲創業,敢於挑戰晶圓霸主張忠謀、
勇於超越晶圓梟雄曹興誠的冒險家;
他是有家不敢歸,民進黨政府眼中帶走晶圓技術的黑名單流浪者;
他是誠信擺第一,眼裡容不下絲毫貪瀆的現代酷吏;
他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將一切榮耀歸於主,奉獻家財的慈善家。
張汝京,4年內崛起最快的半導體明星,一個從台灣到上海圓夢的夢想家。
被中國媒體點名支援扁政府台獨立場的,從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到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他們,如今處於一個尷尬位置;他們,有著所有台商共同的苦惱,如何從政治紛擾裡脫身。
而張汝京,一個無視扁政府八吋晶圓輸出禁令的台灣第一人。他,已經在中國站穩灘頭堡。當台商一片風聲鶴唳中,他已經是中國政府最重視的創業者。
陽光映照在上海浦東的晶圓廠帷幕牆,熠熠生輝。張汝京總是最早上班的經理人,偌大的停車場,他那部上海大眾桑塔那汽車,已停妥好一會兒了。
晶圓代工霸主台灣積體電路,今年第一季創下單季獲利一百八十七億元的歷史新高。在五月中旬,台積電拆卸了八吋晶圓廠設備,運往上海開始著手裝設,預計年底開始量產。台積電的地位,像日正當中般光芒耀人。但在上海,四年前還是一片荒蕪的浦東張江工業區,彷彿橫空出世般冒出三座八吋晶圓廠。張汝京在五十二歲建了廠,成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編號○○○○○一的員工。
四年前,張汝京是竹科裡最後一座晶圓廠——世大積體電路的總經理。四年後的今天,掛在中芯會客室裡的一幅對聯:「中興華夏半導體,芯繫全球高科技」,具體而微道出他的中國夢。張汝京抓住了中國熱潮,他是全球資金流向中國的大趨勢裡,崛起最快的半導體明星。
落腳中國 已成為威脅晶圓雙雄的第三勢力
三月十七日,中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三月十八日,中芯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掛牌,距離張汝京二○○○年決心創業,剛好四年。上市案,為中芯籌集十億美元新資金,也為三、四年前就投資的老股東,帶來三倍餘,近達八億美元的報酬。
中芯的壯大有跡可尋,令競爭對手正視。台積電在去年十二月,具狀控告中芯涉嫌竊取營業祕密。正與威盛電子打官司的友訊科技董事長高次軒就說,台積電決定興訟,一定程度是為了影響中芯的IPO (首度公開發行)。
四年時間內,中芯從營收到市值,都趕上台積電的十分之一。中芯,成為威脅晶圓代工兩大龍頭的第三勢力。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對所有企業老闆來說是最榮耀的一刻。紐約證交所也會安排企業董事長、執行長赴紐約證交所大廳,見證股票上市的榮耀,名為「敲鐘儀式」。但中芯在紐約的掛牌,張汝京卻不肯去。他的想法是:事情太多做不完,為了敲鐘飛紐約花三、四天,不值得;榮耀應該歸最基層的員工分享。張汝京抗拒了投資銀行家的軟磨硬泡,決定派線上作業員小組長與基層工程師,代表中芯赴紐約。他本人則出席中芯在香港證交所的掛牌儀式。
樸實簡約,是張汝京的風格。跟隨張忠謀投入晶圓代工產業的張汝京,人生同樣也充滿著轉折。
「人生的轉捩點,有時是這麼不可預期,機械科學畢業的我,因為和福特汽車講薪水不成,弄巧成拙,……竟為我和半導體結下一生的緣。」這是晶圓代工教父張忠謀,在他自傳裡的一段圖說。
圓夢上海 帶領三百名工程師跨海開疆闢土
張汝京與半導體的一生緣,也是愈到後頭愈纏愈緊。
出生於南京,不到一歲就舉家遷台的張汝京,成長於高雄。日後,他從台灣帶了一批三百人的半導體工程師,到上海開疆闢土建晶圓廠。他的父親張錫綸,則隨著國共內戰退走台灣,帶了近兩百位冶金學徒來到高雄,是一手建起高雄六○兵工廠(現改名為二○五兵工廠)冶鍊技術的靈魂人物。
讀張汝京的故事,就像讀海峽兩岸,命運交纏的現代縮影。
高雄君毅社區裡,有位七十歲的徐齊家老師傅,還記得當年的老長官張錫綸,偶爾會帶著小名叫「小三兒」的小兒子來到兵工廠。那是民國四十年代,誰也想不到,當年這頑皮好動的老么小三兒,居然回到了中國大陸,回到昔年老兵心中的夢田,掀起科技風雲撼動兩岸半導體業。
張錫綸夫妻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打小張汝京就跟著父母上教堂、做禮拜。張錫綸更是寬容治軍的上校軍官。徐齊家回憶,老長官最喜歡勉勵大家讀書向上,最愛講北大校長羅家倫追求校花的故事,鼓勵屬下長得不俊俏沒關係,重要的是要有志氣,要肯念書上進。交通大學科管所教授洪志洋是張汝京的多年老友,他笑說,張汝京年輕的時候不是帥哥才子,但他追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校花Scarlett,是真正有內涵的才子配佳人。
《鋼鐵材料選用手冊》、《實用錫及錫合金電鍍技術》等專業用書是張錫綸所著的專業書籍。而母親劉佩金,與前空軍總司令賴明湯上將的夫人孫德芳、前總統府資政李國鼎夫人宋競雄,為金陵女大念書時的手帕交。隨著國民政府來台,這三位手帕交與其他金陵女大校友,在台北創辦了金陵女中。念台大機械系時,張汝京與母親同住金陵宿舍,就在金陵校園的薰陶下,種下他日後建廠又辦學的種子。
張汝京在台大機械系的同班同學、《新環境月刊》基金會董事長林陽泰說,大學時期,張汝京常常不發一語,但每次發言都很有想法。在那個習慣抄別人筆記的年代,他,從沒抄過別人的筆記。「張汝京的道德操守無庸置疑,我只能說他有潔癖。」前中華開發工銀董事長胡定吾,這樣形容張汝京。而他不抄別人的筆記,他領導的中芯,會不會去抄台積電的專利呢?這得留待美國法院的判決。
進入德儀 參與海外建廠計畫奠定建廠實力
一九七七年,張汝京進入德州儀器。在德儀的二十年時光,打下他日後領導統御的底子。那時,如今的半導體霸主英特爾才九歲大,德儀則已成立三十六年,正值黃金歲月。初進德儀的二十九歲張汝京,還是小工程師;那時,張忠謀四十六歲,已是德儀資深副總裁,負責管理德儀consumer product(消費產品)事業部,手下達四千人之多。張汝京正是其一。
多年後,老張與小張才在台灣新竹,因為台積電買了世大積體電路而碰面。碰面時,張汝京如數家珍地把當年的consumer product的主管一一點名,張忠謀則是笑著說,他都記得。張忠謀更記得當年在德州Lubbock,德儀消費產品的大本營裡,有一位叫Richard Chang的同鄉。張汝京遙想當年:「自己那時官太小,見不到Morris(張忠謀),四千人裡,華人只有六、七位,而Morris知道我是有可能的。」
在德儀,張汝京持續先前在化工廠當工程師的經驗,從研發設計工程師做起。與他同期的德儀長官,皆是半導體第一把手。管張汝京專案的老闆名叫Jack Kilby(傑克基爾比),他正是積體電路的發明人,張汝京在他手下的團隊待了四年。
「在德儀,我學到太多了,有太多的人願意教我,實在受益匪淺。Jack Kilby不僅會做事,脾氣也實在好。我在德儀學了怎麼做事,但怎麼做一個溫和的人,我沒學到。」德儀的輝煌年代,張汝京躬逢其盛。
在德儀,曾有一位廠長邵子凡將瀕臨倒閉的晶圓廠起死回生,他管過十個晶圓廠,張汝京視為永遠的恩師,更是德儀真正的晶圓廠建廠高手。八○年代末,宏碁與德儀合資成立德碁半導體,德儀派出的建廠團隊領導人就是邵子凡,他帶領十二位工程師一塊返台。德儀為了栽培這批建廠骨幹,從德州達拉斯到日本筑波廠訓練達一年之久,才派回台灣。
邵子凡的提攜,加上為德碁蓋廠的實地練兵,豐富了張汝京的建廠經驗。隨後,張汝京跟隨德儀建廠團隊一路南征北討,從台灣的德碁,蓋到新加坡、義大利、泰國。直到來到世大積體電路。
接下世大 從建廠高手蛻變成晶圓廠經營者
世大一役,是張汝京人生的大考驗也是大轉折。
一九九七年,張汝京在當時的中華開發總經理、兼世大副董事長胡定吾的遊說下,同意離開待了二十年的德儀退休。隔年二月十八日,張汝京接任世大積體電路總經理。接下世大,張汝京才認識了投資世大積體電路的眾多股東、金主,才真正從建廠高手,蛻變成一位晶圓廠的經營者。日後,張汝京轉戰上海,昔年的股東金主,也成為張汝京資金上的最大助力。
世大籌設之初,正處於半導體景氣最低迷的時刻,還曾被同業譏為「世上最大的笑話」。誰也想不到就在三年後的二○○○年一月,台積電以五十億美元的高價,以一股台積電股票換兩股世大股票購併。當時,台積電股價高掛兩百元,正是晶圓代工景氣的史上高峰。
世大期間,張汝京「酷吏」的形象,開始在竹科流傳。由於世大成立之初,以約九億元的價格接手華邦一批晶圓廠管理團隊,華邦派成為世大最初的經營核心。但隨著張汝京入主,在胡定吾力挺下,張汝京的鐵腕治理,讓華邦派逐漸淡出世大。
「如果張汝京上天國,我寧願不進天國的大門。」這是一位前世大主管,對張汝京的評價。他廉潔自奉,眼裡容不下絲毫的貪瀆。在世大時期,他最著名的一次立威,就是晶圓廠的氣閥系統(Hook up system)採購事件。
原來,張汝京一看底下簽上來的採購預算覺得不對勁,就請幹部仔細盤查。但幹部回報沒有問題,讓張汝京勃然大怒,改派另一區的工程師連夜徹查。一查之下,果然承包商浮報超過五百個閥頭,一個閥頭就是十萬元。換句話說,廠內有人與承包商互相勾結謀取超過五千萬元的利益。張汝京毅然開除有問題的幹部,在世大掀起軒然大波,更在敵對派系的推波助瀾下,他的「酷吏」形象不徑而走。
篤信主的張汝京,在世大磨難頻頻。
一九九九年,世大的兩條八吋晶圓生產線完成試產,準備迎接當年來到的景氣好光景,卻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緊接著在當年九二二發生大火。地震加上火災,更有股東打電話直接用三字經問候張汝京。地震,打壞了世大計畫在九月分損益兩平的規畫,大火則燒壞了整個配電機房,讓張汝京身、心、靈俱疲。
震災後,世大廠房停水、停電,張汝京以廠為家全力善後。當晚,祕書拿了兩個碗粿給他裹腹;晚上,張汝京吃了一個;隔天一早,張汝京吃了另一個。無奈的是,停電後冰箱壞了,張汝京不知情的吃下壞掉的碗粿,整個人臉色蒼白上吐下瀉整天,還得拿著手電筒在漆黑缺電的廠房搶救。「那時真慘。」張汝京憶起往事,不堪回首。
經過善後,張汝京以健康因素為由,在十一月提出辭呈。此時善後的世大廠房煥然一新,並沒有因為地震與大火傷筋挫骨。十月,世大損益兩平;十一月,世大開始單月獲利。那時候,一片晶圓漲到三千、四千美元的報價;世大當時的晶圓出貨量約為一萬片,做一萬片,就達到四千萬美元的晶圓廠單月損益平衡點。但董事會迎接張汝京的,並非要他帶領世大做隻浴火鳳凰,而打算趁景氣高峰將世大風光嫁出。並為了迅速融合台積電、世大文化,有些人希望張汝京早點離開。
離開台灣 在對岸找到了大展拳腳的新舞台
張汝京說,購併後,很多人說他負氣出走來到上海。但他說:「來到中國,是我在世大時期就規畫好的藍圖。世大計畫建十個廠,一到二廠建在竹科,是模範廠;三到十廠就在大陸。因為,將來的市場在中國。」
對張汝京而言,世大併入台積電後,在家大業大的台積電裡論資排輩,他只能算是廠長級人物再加一級。頓失舞台的他,決心赴上海圓夢。台積電的一場購併案,激發了張汝京的創業夢,為自己製造了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恐怕是張忠謀始料未及的。
二○○○年一月七日,台積電宣布購併世大沒幾天,在新竹的凱撒飯店,有世大近五十位幹部為張汝京送行,張汝京談到將來有可能前進中國蓋晶圓廠的構想。當時,有意願考慮跟隨的主管超過一半。
千禧年農曆新年過後,張汝京離開台灣,先到香港尋覓建廠土地,再到上海,最終決定落腳上海浦東。決定落腳中國,籌畫中芯的最初幾個月,是張汝京最開心的一段日子。因為,上帝雖然把他在世大的門關了,卻為他開了另一扇窗。這扇窗,讓張汝京可以看得更遠,飛得更高。
中芯籌辦之初,張汝京也如火如荼投身希望小學工程。當時不少台灣友人,都以為張汝京到中國大陸獻身教育事業去了。原來,一九九五年是張汝京第一次接受中國大陸邀請,代替長官邵子凡到北京演講半導體技術。接待單位安排入住的是富麗堂皇的五星級旅館,向來節儉的張汝京一看,寧可換住便宜一點的旅館。接待張汝京的信息產業部官員也從善如流,按張汝京的意思,換一個只要五分之一價錢的旅館。
信息部的官員叫唐新萍,是貴州狀元、學歷是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畢業。她跟張汝京說,窮人家的孩子只少了機會,只要有好老師、好教材,貧脊的土地也能開出鮮艷的花朵。
就在這位官員牽線下,一九九六年,張汝京與友人到了貴州鄭安縣碧峰鄉,捐了生平第一個希望小學工程。從此,張汝京就愛上了辦學,這一蓋,就蓋了二十所希望小學。從貴州、雲南、四川、甘肅,都有張汝京這群人奉獻的心血。
「在台灣,我在股票上賺了錢,就把股票賣了些捐出來;其實很多人這樣做的。我們的group算小的,還有更大的呢!」談起希望小學,張汝京的臉上彷彿就發了光。公餘的張汝京最快樂的就是繞到離晶圓廠只有幾條街遠的中芯國際學校,看著裡頭來自十六國的小朋友玩耍嬉戲,也包括他小學五年級的兒子。
立足浦東 成為中國最有實力的新晶圓教父
在上海,張汝京用了四年時間蓋了三座八吋晶圓廠,二千五百戶的中芯花園宿舍,五百人就學的中芯國際學校。在天津、北京,中芯的八吋廠、第一座十二吋廠,今夏就可以進行試產。在晶圓代工景氣依然熱絡的二○○四年,中芯可望安然渡過。接下來,就要看張汝京如何領導中芯,在不景氣裡存活勝出。
在張忠謀自傳的前傳裡,在國共內戰的亂世裡,有一段是這樣寫的:我們租了一條船遊黃埔江,滿天繁星下,遠遠的上海如醉如夢,同遊中的一人大喊:「黃埔江,我們還能在這裡住多久?」
如今,張忠謀也回到上海了。只是,台積電的上海松江廠,已經晚了張汝京四年,天津、北京兩大要地,中芯也站穩了腳步。在上海黃埔江畔,張汝京是如今最有實力的晶圓代工新教父。
(本文轉載自389期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