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升息、亞洲出口暴跌的陰影下,新興市場的匯率繼續創下歷史新低,不僅跌破二○○八年金融海嘯的低點,跌穿去年俄羅斯金融制裁的低點,還以驚人的賣壓創下九一一風暴以來的新低價。這是單純反映美元升息前的調整?還是另一次重大金融風暴的序曲?
下半年全球焦點來到馬來西亞,七月六日上午九點半,馬幣兌美元匯率來到三.八○二五比一,這匯價觸動了所有交易員的敏感神經,因為一美元兌三.八馬幣的匯價,就是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固定匯率價位,當年二月,馬幣一度貶值到四.八八五,當時的總理馬哈地採取資本管制、訂定一比三.八的固定匯率,一直鎖到二○○五年才解除。
劇貶的導火線在七月三日《華爾街日報》報導,政府調查馬來西亞主權基金(1Malaysia Development Bhd)帳戶,發現二○一三年三月出現約新台幣二一○億元資金,直接匯入總理納吉布的私人帳戶,這個指控被納吉布與主權基金同時駁斥,但是也沒有提出任何反證。
印尼、馬國外幣借款飛漲
七月下旬,有六個納吉布相關帳戶遭到凍結,新加坡也凍結當地兩個與1MDB相關帳戶,另一方面,馬國收緊新聞管制,嚴查任何討論此案的網路傳言,並限制兩位緊咬弊案的反對黨國會議員出境。
馬幣貶值至今沒有煞車跡象,基本面繼續惡化,馬國出口年增率在今年四月大跌八.八%,五月又創九.一%跌幅,政府干預的外匯現貨已跌破九七年金融風暴的低點,兩個月期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更來到三.九一馬幣兌一美元的歷史新低。摩根士丹利發出報告,指稱土耳其里拉與馬幣是今年最弱勢的兩支新興市場貨幣,底部仍未浮現。
馬來西亞還有一位難兄難弟,印尼貨幣貶值幅度遠超過馬來西亞,六月底,印尼央行通告所有企業,在印尼境內的交易必須使用印尼盾,不能再用外幣交易,這個看似尋常的通告,卻觸發了外界對於印尼盾急貶的新一波憂慮。
印尼盾從金融海嘯之後的八千七百盾兌一美元,已持續貶值了四年多,最近竟然跌破一萬三千六百盾,寫下十七年來歷史新低。台灣旅客過去曾經享受低廉的峇里島旅遊,如今,歷史又要重演了。
印尼與馬來西亞除了經濟下滑、石油等出口原物料下跌的因素之外,最令人擔心的是飛漲的外幣借款。
兩國在今年前六個月舉債外幣的金額,已經超越去年全年了,及至五月底為止,印尼有三八%的政府債券是以外幣計價,而馬來西亞則已經逼近三三%。拜歐洲與日本不斷QE之「賜」,需錢孔急的印尼與馬來西亞在投資銀行的仲介下,不斷增加海外借款部位,取得低利息、高流動性的外債,卻付出本國貨幣劇烈貶值的代價。
貶值感染效應 泰銖受牽連
外債比率太高,非常容易引發金融禿鷹的襲擊,美銀美林證券就編製了一個「外債原罪指數」,像台灣這樣完全沒有外債的國家,原罪指數為零,全數外債的國家,原罪指數為一。馬來西亞在○九年時的原罪指數只有○.一,今年五月已經飆升到○.三七,印尼則由○.三,加倍至○.六七。
當然馬來西亞與印尼,乃至去年匯率腰斬的俄羅斯,與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相比,都各自累積了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防禦金融風暴、資本外逃、禿鷹襲擊的能力早已大幅提升。
馬幣與印尼盾在去年年中曾經遭逢一波襲擊,雖然匯率還是持續貶值,但是經濟並沒有出現重大危機,今年新一波的貶值,賣壓來自於內部政治風暴,以及Fed確認升息的政策,至今也還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然而,馬幣與印尼盾的貶值在七月引發感染效應,泰銖在七月下旬一度貶值跌破一美元兌三十五泰銖的價位,泰銖在七月二十四日截止的一周內,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達二%。
新興市場與亞洲各國都面臨到出口衰退、資金外逃的雙重壓力,匯率貶值理論上可以刺激出口,但是根據資本經濟學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統計,新興市場整體出口到五月為止的三個月,仍然較一年前衰退一四.三%,跌幅創下金融海嘯之後的新紀錄。
這一波匯率貶值到底會持續擴大,形成新一波的金融風暴,或者創造另外一次低價買進的機會,大好大壞的變局,必須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