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爾香港,地少人多,要善用有限土地資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滿足700萬人生活所需,規劃師功不可沒。香港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劉寶儀形容自己的工作像個畫家,在地圖上畫出立體社區,但「畫作」不可天馬行空,必須切實可行,還要兼顧現在和未來的需要。
蕞爾香港,地少人多,要善用有限土地資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滿足700萬人生活所需,規劃師功不可沒。香港規劃署總城市規劃師劉寶儀形容自己的工作像個畫家,在地圖上畫出立體社區,但「畫作」不可天馬行空,必須切實可行,還要兼顧現在和未來的需要。
填海造島 規劃新區
要規劃好20,甚至30年後的社區設施,將大嶼山變成香港人的新都會,劉寶儀笑言自己沒有水晶球,只有「四多秘訣」:「多想,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幻想將來;多聽,要聆聽市民和各行各業的訴求;多看,不能紙上談兵,要落區考察,了解情況;多講,要加強溝通,向公眾解釋規劃帶來的好處。」
發展保育 並行不悖
劉寶儀用繪畫技巧作比喻,指保育就是規劃中的「留白」。規劃署高級城市規劃師譚燕萍也坦言,在發展與保育間取得平衡,一直是規劃師面對的挑戰。
譚燕萍負責東涌市中心西面規劃,正研究進一步發展逸東邨附近的土地,增建住宅單位,但大前提是不損生態環境:「我們會保護東涌河,細心規劃周邊土地,確保將來的發展不會影響這條具高生態價值的河流。
走進社區 想民所想
譚燕萍展望將來,新發展區居民的住所、交通、購物、娛樂等設施,皆在規劃師筆下一一實現,而做好規劃的秘訣只有一個:「要懂得走入社區,從居民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現在和將來的需要。」
6/25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與今周刊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