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鼻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鼻涕共有151項結果
生活消費

日本人瘋搶「鴻海牌」口罩! 夏普今開賣就當機 每人限購50片 若轉賣恐坐牢

鴻海集團旗下的日本家電大廠夏普,從台北時間今(21)日上午9點起在電商平台上開賣自家生產的口罩,每人限購一盒(共50片),未稅價加上運費是3640日圓(約1030元台幣),受到廣大日本消費者瘋搶。由於目前日本國內的口罩依然供應不足,夏普昨天公布將對外開賣口罩的消息一出,自家電商平台就開始塞車,導致網站運作不穩,今天上午流量暴增更導致網站當機,到台北時間下午4點都未恢復正常。

日期:2020-04-21

幸福熟齡

鼻塞竟是癌症害的嗎?感冒、鼻竇炎咳痰或擤鼻涕時,出現血絲症狀小心是鼻咽癌

「鼻塞」症狀吃不好睡不好,連呼吸都困難,是相當惱人的問題!在台灣大約有10分之1的國人長期為鼻塞所困擾。如果長時間就有鼻塞的問題,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裡。專家提醒,不要小看長年小鼻塞,卻可能是癌症的警訊症狀!

日期:2020-04-08

焦點新聞

新增3例確診,2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 指揮中心:科技防疫,再推「疫止神通」、「雙向簡訊」追蹤隔離檢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本土個案為30多歲女性(案379),近期無出國史,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及周邊地區為主。個案於4月4日出現發燒、流鼻水症狀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接觸者共21人,包括個案同住家人及就醫接觸者等,將持續調查個案是否有其他高風險暴露史,以釐清感染源。

日期:2020-04-08

幸福熟齡

「拔管吧!我不想造成你們的負擔」,其實談死亡沒那麼難,愛他,請尊重他的選擇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沒有人會知道。」這句話我總掛在嘴邊。

日期:2020-04-02

科技

藥房沒有賣》也是口罩國家隊! 日本夏普今投產 想買要上電商平台才有

鴻海集團旗下的日本家電大廠夏普,今(24)日宣布即日起在位於三重縣工廠設立的口罩產線生產口罩,初期日產15萬片,目標是日產50萬片,預計本月底開始出貨。夏普將優先配合日本政府調度口罩,未來將對外發售,但只透過夏普自家的電商平台「Sharp Cocoro Life」銷售。

日期:2020-03-24

焦點新聞

南部女大生確診!日前曾至法國實習 同團另11人有3人身體不適

南部某大學有學生確診COVID-19(武漢肺炎)!據了解,該校早先共有12名學生前往法國商會實習,確診女學生即是其中1人。

日期:2020-03-20

幸福熟齡

武漢肺炎疫情當頭,這4件事你千萬不要做!出現發燒、咳嗽、喘症狀一定要聯絡衛生機關、至醫院就診

從一月開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疫情不斷變化,更慘的是,消息都指向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繼續延燒,沒有緩和的樣子。對許多人的生活而言,這樣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已經造成恐慌,不過,我們還是要認知到幾件事情。第一,生活本來就不可能零風險;第二,過度恐慌無濟於事;第三,我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好準備。醫師叮嚀,在肺炎疫情當頭情況下,有4件事你千萬不要做!出現發燒、咳嗽、喘有關武漢肺炎症狀也要盡快至醫院就診。不要搭乘捷運、公車、火車、高鐵、或計程車,可以先與當地衛生機關聯絡,看要到哪裡就醫,並用自家車出發至醫療機構。此外,應視症狀嚴重程度決定該去醫院或視一般診間就診,避免交叉感染。

日期:2020-03-17

焦點新聞

拔牙一顆1萬、進一趟急診30萬...一個台灣媽媽嘆:在美國,健康是用錢堆出來的

在資本主義美國,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沒有醫療保險,一旦生病,醫療帳單將壓垮全家,孩子也別想上大學了。冰冷的現實就是如此,環環相扣、代代相傳,無以改善。

日期:2020-03-17

政治社會

日本再掀台灣熱》為何瘋唐鳳? 達人告訴你這四個原因

日本近期又掀起一股台灣熱,背景是在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下,台灣確診人數遠低於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台灣人買口罩的難度似乎又低於日本,而這股台灣熱之中的明星人物,就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熟悉日本社會的達人觀察,唐鳳本身的話題性很強,與日本部長級官員有巨大反差,而且武漢肺炎入侵日本至今,安倍政府一直未能有效解決民眾買不到口罩的問題,唐鳳又因為成功促成口罩地圖軟體在台灣上線,都使她成為不少日本民眾近期追逐的焦點。

日期:2020-03-12

個人成長

痛苦更大,還是消除痛苦的痛苦更大?

痛苦究竟是什麼?譬如,失去一個親人,這是痛苦嗎?不是。這只是一個事實,圍繞著這個事實所產生的體驗才可能是痛苦。看法和體驗之間有著很複雜的關係。通常,我們會不自覺地認為,是事件導致了我們的體驗,例如我們會認為,是失去親人這件事直接導致了痛苦。但很多心理學理論認為,不是事件導致了體驗,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導致了體驗。

日期: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