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農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農夫共有424項結果
全球股市

名校畢業有醫師執照,他為何迫切貸款投身股市?一個5年從780萬負債翻身1.3億資產的「狠人」故事

作者高一時赴美,後自康乃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回國服役時擔任空軍翻譯官,並曾於三星電子任職。而後歷經9年修練,成為獨當一面的兒科專科醫師。雖千辛萬苦當上醫師,卻發現這個職業無法保證家人的未來而備感挫折,決定投入股市。經一年半苦心鑽研,制定出不會耽誤醫師本業、符合自己生活週期的的波段投資法──「天地人選股+狙擊手交易」。從1000萬韓元(依當時匯率,約26萬新臺幣)的種子資金,以及3億韓元(約780萬新臺幣)的負債開始,歷經5年時間,創造了稅後55億韓元(約1.3億新臺幣)的資產,2021年秋於首爾江南區零貸款買下一戶約30坪大的電梯大樓,實現心心念念的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兒科醫師頭銜也無法保證未來、上班族存起全部薪資也很難買得起房的世界。我希望將投資股票的希望,傳達給這個時代的家長,即使不一定像我這樣有很大收益,但他們也依然是為了自己的家庭努力奮鬥著。透過股市投資,我們可以過上比現在更富足的生活。」──成弦祐

日期:2023-08-16

生活消費

食品的「天然」顏色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餐桌上的食物原貌你認識多少?

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中,我們鮮少會停下來思考食物的顏色。但是,就連我們視為天然的顏色,往往也是歷史建構出來的產品。

日期:2023-08-08

生活消費

一周天氣/17縣市高溫這4地直逼38度!熱到「這天」才降雨降溫…中暑恐致命別小看,熱傷害怎預防?

進入暑假後,全台天氣連續逼近38度高溫,已經讓人受不了!衛福部公布最新熱傷害就診統計人次數,7月1日到7月6日短短6天,已有160人次熱傷害就醫,是2019年來同期熱傷害人次新高。究竟熱到甚麼程度呢?中央氣象局上午7點發布高溫資訊,全台17縣市都在高溫橙色燈號範圍內,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會,提醒民眾外出必須小心熱傷害、中暑等狀況。

日期:2023-07-07

職場

快到退休年紀卻沒有積蓄,會是件很可怕的事!吳家德:我從身旁「富裕」的退休人士看到一個現象

你退休後,要規劃如何過生活?如果你已到花甲之年,或是半百之人,你可能才會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如果你正在讀大學,或是剛屆而立、不惑之齡,你應該會果決告訴我,退休議題離我很遠。目前只需要好好讀書,或是努力工作賺錢,退休生活的到來還久呢!

日期:2023-06-19

職場

百年前農具大進化 意外催生坦克車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像毛毛蟲匍匐前進的坦克誕生了!發明的靈感,來自農業走向工業化,需要更強大的工具……。

日期:2023-06-19

傳產

儒鴻、聚陽、廣越…成衣三雄啟動接班潮!洪鎮海:明年中退休

並稱成衣三雄的儒鴻(1476)、聚陽(1477)、廣越(4438),近來先後傳出接班消息。先是聚陽董事長周理平5月透露,其獨子、現任聚陽工務研發群資深群總經理周心鵬,將於下半年進入董事長室歷練,明年初就會正式接任執行長。

日期:2023-06-15

傳產

72歲儒鴻洪鎮海喊明年交棒退休!昔日稱小學畢去當學徒、最後變湯匙師「用手就能調最對的顏色」

國內成衣雙雄股王儒鴻(1476)、股后聚陽(1744),明年不約而同計畫進行交棒,儒鴻週四(6月15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被問到退休交棒時,直球回應「有!我做到明年6月30日」。不過他也坦言,這是他的理想值,未經董事會通過前都都不是肯定句。其實,今年72歲的洪鎮海早在2015年就開始為交棒做準備,也對外表示,「儒鴻傳賢不傳子」、「小孩不一定要當接班人」。2018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執行長 50 強」名單出爐,被歸為傳統產業的儒鴻,能擠進前5名實屬不易,若單看幫股東的賺錢能力,洪鎮海更穩居第1,超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此外,儒鴻股價也曾一度超越昔日電子股王宏達電,創造出「儒鴻概念股」,證明紡織業不是夕陽產業,而是足以媲美電子業的高科技產業。30多年前,洪鎮海織出台灣第1匹彈性針織布,這位「紡織業的魔術師」是如何帶領儒鴻,以飛躍的成績,讓沉悶已久的台灣紡織業揚眉吐氣?

日期:2023-06-15

政治社會

台大碩士28歲跑去務農已10年、月靠7500元生活也甘之若飴…他落腳宜蘭用「天皇米」釀好酒

第一眼看到38歲、已務農10年的青農任永旭,可能很難想像他是一位農夫,尤其是每到冬天,當膚色漸漸變白時,許多人看到他都會問:「你真的有在種田嗎?」從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後,任永旭頂著台大碩士生的光環,從都市走入花蓮田間,與稻米結下不解之緣。

日期:2023-05-25

國際總經

歐盟喊出「新歐洲包浩斯」運動 把戰區當綠色新政實驗場 戰爭還沒打完 12.5兆烏克蘭重建大計將啟動

戰爭尚未結束,烏克蘭重建計畫已經如火如荼展開,歐盟與英美日等國將在單一平台並遵循共同的價值,以透明法治的架構打造嶄新的烏克蘭。

日期:2023-05-24

退休

從國中王牌數學老師,到申請教職退休當荒野全職志工...「年齡漸長的好處,就是可以做點理想事」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