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輪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輪椅共有403項結果
科技

BMW「秒變色概念車」關鍵技術來自台灣!CES 2023落幕,4大熱門趨勢一次看

2023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2023)於美西時間1月8日正式落幕,共有超過3200間企業參展,其中包含1000家新創,展出主題包括交通運輸、數位健康、Web3及元宇宙、永續發展等創新科技應用,參與者超過11.5萬人,是2020年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科技盛事。

日期:2023-01-10

品味收藏

可莫空間設計 方岑宸|完美比例、流暢動線 家的樣子更舒適

可莫空間設計總監方岑宸認為,室內設計最重要的兩個核心是「比例」和「動線」。不論是顏色或軟件尺寸,比例對了,在視覺上百看不厭;動線流暢,才能住得舒適,心情輕鬆愉快。

日期:2022-12-28

品味收藏

艾美幸福設計 許捷甯 翻轉設計、創意無限 回歸使用者需求

擁有醫學背景的艾美幸福設計總監許捷甯,在進行空間規劃時,除了動線、美感,也十分在意健康、安全性等細節;她更打破常規,將瑜伽教室、攀岩牆融入設計,讓家充滿無限可能。

日期:2022-12-28

保險

「不管多痛妳就是要忍」婆婆開刀,媳婦竟拒絕支付自費止痛藥!兒子在場為何不吭聲?一場殘酷家庭會議啟示

陪老婆住院時,隔壁床的家屬直接在病房開啟家庭會議,讓我見識到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句話的殘酷!媳婦在一連串的醫療支出以及龐大的家庭開銷壓力下,一筆僅需三千多塊的自費止痛藥竟成了壓倒媳婦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隱忍長照壓力的媳婦直接暴怒,要求婆婆「無論肺葉切除手術有多痛妳就是要忍」!面臨這種狀況,孝順的兒子也只能沉默不語,婆婆除了心痛已外根本也無力回擊,這或許就是一般家庭面臨長期治療所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吧!

日期:2022-12-21

國際總經

「台灣輔具」有機會深入土耳其、歐盟!土耳其全球殘疾者基金會來台採購設備,指定貿協為合作夥伴

全球殘疾者基金會(Global Disability Foundation, GEV)為土耳其首個受聯合國支持的基金會,300個會員機構遍布全球110個國家,創辦人Mr. Necdet Öztürk本身為長期輪椅人士,秉持希望為全球超過10億身障者提供更好的輔具設備的信念下,熟知臺灣醫材及輔具品質技術優良,此行特別專程自土耳其搭機來臺,指定外貿協會作為合作夥伴,協助此行洽談及參訪安排。

日期:2022-12-13

政治社會

北京藥房退燒藥全空、醫院領藥人龍寒冬排隊5小時...紐時揭中國疫情慘況:習近平放棄清零後的大麻煩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2-13

健康

雙胞胎兒女剛滿3歲,他罹口腔癌「2/3舌頭被切」,幾年後竟再度罹癌:身為父親,我會勇敢面對

我在台北開了一家宵夜場的海鮮餐廳,日夜顛倒,常需藉由香菸、檳榔提神,再加上長期睡眠品質不佳,不規律的作息,埋下罹癌的種子。

日期:2022-12-08

政治社會

為什麼東南亞移工這麼喜歡直播?在台工作逾10年,印尼看護道出異鄉下的打工人心聲

「我第一次直播是在新豐工廠的宿舍,我打開房間的窗戶,那個海啊,太美了。之後我就開始直播,直播日出5點的光線,或是夏天時候下班看見的夕陽。」印尼朋友妮妮說。我每次看到她,她總是在直播。妮妮在新北市汐止當看護,她在臺灣工作12年了,換過15位雇主。每次講起2015年在新豐工廠的辛苦生活,妮妮總是皺起眉頭,但也在那個時候,她開始直播。

日期:2022-12-07

健康

擁抱熟齡Ⅱ長壽新人生講座/爺奶當「學伴」!老幼共學傳承生命教育,創新照護模式

今周刊與新光醫院今(11/18)日攜手舉辦【擁抱熟齡Ⅱ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從日本廢校改建養老村的經驗,來看台灣正在進行式的老幼共融——國小轉型日照中心規劃,以及新光醫院如何打造「醫旅合一」的全齡健康園區,合勤科技如何滿足熟齡族在地養老需求等4大議題,進行講座分享與關鍵對談。

日期:2022-11-18

政治社會

駭人聽聞!范疇揭中共元老特權秘辛:定期輸換年輕人血液「進院坐輪椅,出院用走的」

過去30年來,中國崩潰論,乃至於中共專制政權垮台的議題,持續引發各方論戰。而世界是在演化的,昔日「南斯拉夫」解體後已成歷史用語,面臨內外交迫的中共極權還能走多久?面對這位亦敵亦友的強鄰,你究竟了解多少? 本書是一本設想中共集權財政解體後的「狀況分析報告」。先以可量化的財政標準,論斷中共統治框架已經鬆動;再分析國內外甚至跨區域、跨國家的因素對「後中共的中國」將產生何種動力或阻力;接著,針對中共於解體後所可能主動或被動採取的動作進行推演,以及這些動作會如何形塑「後中共的中國」樣貌;最後從台灣的國家利益角度,告訴台灣人在政治、民防、經濟和國際等領域中,可以做哪些超前部署的「預策」。

日期: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