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負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負荷共有788項結果
政治社會

困境》管理成本是民間社區1.3倍 訪視祕書一人顧769位住戶 物業公司難撐想退場 釀社宅管理風暴

總統賴清德喊出未來八年社宅達二十五萬戶目標,但同時,承接社宅管理的物業正醞釀退場,學者示警,台灣社宅管理長期存在預算、人力雙重缺口,再不重視未來恐無人願接管。

日期:2024-06-05

科技

長庚醫科公司嘉義新廠動土典禮 看準馬稠後產業園區優勢 擴大醫材產能 結合當地資源打造醫療產業鏈

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庚醫科公司)為專業醫療器材研發與製造大廠,主要生產病房用設備、生理監測儀器及智慧醫療相關產品,其中所生產醫用電動床已成為國內各大醫療院所使用領導品牌,市占率達70%以上;近年配合政府南向政策,亦積極拓展東南亞等外銷市場。為因應市場需求,長庚醫科公司宣布投資35億元在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興建全新智能化廠房,動土奠基典禮於2024年6月3日舉行,預計2026年下半年投產。

日期:2024-06-04

科技

魏哲家接劉德音董座棒子,台積電最嚴峻2大挑戰等他!張忠謀口中「準備最齊全CEO」如何迎戰?

魏哲家從劉德音手中接下董事長職位,宣告台積電結束雙首長平行領導,進入由魏哲家全面掌舵時代。這位曾被創辦人張忠謀譽為「準備最齊全的CEO」,首先將面對的是美、日、德海外布局的國際營運挑戰,以及對手英特爾與三星挑戰台積電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地位的野心。

日期:2024-06-04

政治社會

勤務過多、考績不合理、諮商機制不完備…… 近五月爆七警察自殺 該如何止血?

近日竹東警局傳出槍響,倒地的年輕身影,成為近五個月內,第七個自殺的員警。警政署近年雖引進委外諮商,但監察院報告直指成效低。背後關鍵究竟在哪裡?又該如何拆彈?

日期:2024-05-29

科技

地表溫度上升3度,人類不可能活下去…李遠哲談人類永續生存:我們要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人類自己

國立成功大學2024第三場鳳凰講座,5月21日下午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蒞校演講,吸引全校各大學院師生報名參加,不僅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二演講室現場座無虛席,隔壁連線加開的第三演講室也是人潮滿滿。本次演講探討「人類永續生存的新發展模式」,全球性社會發展重要議題,引發跨世代師生不少共鳴,現場提問十分踴躍,交流內容涵蓋核電存廢、減少溫室氣體新技術展望與如何形塑、扭轉新世代價值觀等。

日期:2024-05-24

職場

應徵就送大麥克!麥當勞招募1800正職員工,月薪32K有17天全薪假…襄理缺年薪挑戰150萬

根據人力銀行《2023年中高齡求職者調查》,高達85%的中高齡者仍有找工作需求,許多退休族群也開始思考及規劃重返職場。台灣麥當勞表示,看見中高齡、二度就業充沛的勞動力與求職需求,今年擴大規模招募1,800名正職服務員。麥當勞人力資本事業群副總裁藍郁琇表示,隨著麥當勞積極的展店計劃,今年擴大招募1,800名正職服務員,為歷年最多。同時,提供周休二日,工時彈性,月薪32,000元。另外,針對有志從事管理工作的求職者,開出300名餐廳襄理職缺,起薪4萬2,400元起(含輪值津貼),還有機會挑戰經理,年薪可達150萬。

日期:2024-05-15

職場

為何他侃侃而談,我卻言詞匱乏?最大閱讀社群創辦人:掌握學習2大關鍵,說話言之有物

為何讀同一本書,有人看了「霧煞煞」,有人看完卻成為學霸?明明聽同一場演講,但聽完後是否可言之有物,卻能高下立判?美國學習權威教授、認知心理學家 丹尼爾.威靈漢 ,分享94招符合大腦認知的學習方法,教你如何事半功倍。

日期:2024-05-10

科技

二代領軍 躋身台電的345kV超高壓電網供應商 手握百億訂單 大東再戰儲能市場

在台灣四家能供應三四五kV超高壓電網的業者中,大東電業是唯一一家非上市櫃公司,更是資本額最小的一個。且看它如何提前布局,力拚興櫃又有何盤算。

日期:2024-05-08

傳產

拚加值!關谷釀造把清酒客製化、高木陶器研發變色杯 面對缺工困境 日本百年傳產轉型實錄

日本愛知縣是製造業產值最高的城市,和台灣一樣,當地的傳統產業也面臨人力老化的問題,看百年酒造、陶器廠如何轉型,用創新永續經營。

日期:2024-05-08

政治社會

21歲癡情男花228萬養女友,遺願「想吃麥當勞」投江...全網熱搜他指是想掩蓋「這件事」

今年4月,中國一名從事手遊陪玩、代練,年僅21歲青年「胖貓」,被27歲女友譚竹2年「榨乾」51萬元人民幣收入(約228萬元新台幣),從重慶市長江大橋上投江自盡,事件不只引起中國民眾討論,在台灣也受到許多網友關注。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看到這條新聞被熱炒,覺得不可思議,他也分析,這件事反映出「中國特色」,背後目的是為了掩蓋高速公路坍塌事件而被炒熱起來。

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