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斷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斷絕共有244項結果
政治社會

新住民二代勤學向上 移民特考金榜題名

新住民二代立志成為移民官,貢獻己力並為新住民發聲!108年及110年移民署特考上榜生張秀雯、湯立,兩人參加移民特考,第一次報考即金榜題名,談到報考的動機時,秀雯及湯立侃侃而談,因為自己的父母漂洋過海來臺打拼,使他們更能體會異鄉人在臺打拚的心情,更堅定了要成為移民官的心願-以自身才學服務更多新住民。

日期:2022-06-27

藝文風尚

陳泰銘曾靠「他」賺進逾22億!培根消失超過50年畫作、現身蘇富比拍賣,估價逾13億

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畫的一幅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肖像畫,在市場消失逾50年後,最近現身蘇富比倫敦拍賣,估價達3,500萬英鎊(13億台幣)。培根最為台灣人所熟悉的事蹟就是一幅《三聯作》,被國巨創辦人陳泰銘於2003年在紐約蘇富比以380萬美元(約1.1億台幣)買進,當時刷新培根的拍賣紀錄。而在11年過後,也就是2014年的倫敦蘇富比夜拍,《三聯作》以8085萬美元(約24億台幣)賣出,陳泰銘大賺22億多台幣,震撼業界。

日期:2022-06-24

情感關係

有身家5.7兆的老爸,他卻想斷絕父子關係….馬斯克兒子申請「改名變性」:不想再和他有瓜葛

洛杉磯時報20日報導,世界首富、身家高達5.7兆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其中一個孩子已在洛杉磯郡高等法院(Los Angeles County Superior Court)提交申請,不只要變更性別,還要將姓氏「馬斯克」一起改掉,理由是想要跟遠近馳名的父親斷絕關係。

日期:2022-06-21

職場

小心你有「猴子腦」!心靈作家柚子甜:練習說不的能力,告別人生瞎忙窮忙

現今社會資訊爆炸,一睜開眼,各式訊息、資訊雜沓而來,讓人生活越來越忙亂、心情更加煩躁,《零噪音》作者喬瑟夫.麥柯馬克 將之形容為「噪音」,不僅傷害精神與情緒健康,嚴重時,也可能為現實生活帶來毀滅性後果。究竟哪些事物是噪音?我們又該如何抵抗?

日期:2022-05-27

國際總經

《今周刊》連續19年調查「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結果出爐!台積電首次奪冠 成功擠下中國騰訊

《今周刊》「2022兩岸三地市值一千大企業排行」調查結果出爐,今年一千大企業共有92家台灣企業入榜,創下近8年來新高。台積電終於擠下中國騰訊,19年來首次奪冠。過去兩年因疫情爆發,遠距上班、上課需求增加,帶動全球消費性電子熱賣,全球最大電子紙企業元太科技首次進榜,直接把友達、群創和光寶科甩在其後,市值成長率更高達193%,為台灣第一、兩岸第14高。

日期:2022-05-11

國際總經

「中國今年GDP若超過5%,一定是假的!」經濟學家: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大概只比蘇聯好一點

2022年3月26日,中國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吳凡在記者會上宣告:「上海不能封城……,上海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承載了重要功能。」短短兩天之後,上海封城,至今未解……

日期:2022-05-11

國際總經

「中國今年GDP若超過5%,一定是假的!」經濟學家:習近平捏出的新中國,大概只比蘇聯好一點

江西小城冒出了世界鋰礦之王,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超過特斯拉……,新能源產業倏地崛起,這是中國經濟的激昂進行曲!平台經濟市值猛跌、補教業一夕絕殺,互聯網龍頭被迫轉向……,曾經火熱的產業驟然失溫,這是中國經濟的黑色安魂曲。但,當產業曲目完全緊貼領導者的喜怒哀樂,中國的長遠前景卻也蒙上陰影。「2022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帶你看懂習近平主導的中國悲喜;以及在如此劇變之下,台、港、中三地競爭力的未來消長大勢。

日期:2022-05-11

國際總經

普丁打殘自己的盟友歐洲「親俄派」灰頭土臉 德國前總理施若德跌落神壇淪過街老鼠

普丁摧毀了烏克蘭的城鎮,更打殘了普丁在歐洲最好的朋友們,包括德國前總理施若德的「親俄派」歐洲政治領袖,慘遭人民唾棄。

日期:2022-05-04

政治社會

對比上海封城,台灣卻選擇縮短居隔,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呢?涂醒哲:中共視民如草芥,台灣視民如寶貝

最近中國共產黨把上海硬封城,形同軍管,經濟水準最高的上海市民可以說是哀鴻遍野。有的人被趕出家中,多數人則被鐵絲網或木板牆封在社區。有人大聲疾呼快要餓死,有些人因為各種疾病,甚至懷孕或車禍無法到醫院就醫而過世。上海的情況讓人見視到何謂「病毒猛於虎,暴政猛於病毒」

日期:2022-04-26

焦點新聞

食衣住行都與「醣」有關 永豐餘學院何壽川:醣經濟無所不在,未來可望用醣替代部分能源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談論醣經濟。何壽川表示,醣經濟無所不在,與生活息息相關,並指出,台灣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唯一方法就是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