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居家照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居家照護共有198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5.7萬例8死》兩健康婦打3劑卻昏迷不治「死因是這個」…疫情高峰往後延?陳時中:已面臨重大轉型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57,21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7,188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2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

日期:2022-05-11

健康

半夜3點負壓病房迎來3000克寶寶…38週孕婦染疫自然產、醫「戴頭燈」接生:孩子三採陰平安

新竹市1名孕婦懷孕38周日前因確診收治新竹國泰綜合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未料入院才1天,媽媽就出現產兆,在醫護團隊通力合作下,負壓隔離病房成了產房,新生兒平安呱呱落地,不僅母子平安,男嬰篩檢結果出爐陰性。院方分享這段疫情下的接生故事,讓不少網友直呼感動!

日期:2022-05-11

焦點新聞

防疫保單之亂/輕症居家照護「用藥才理賠」、數位證明壽險公會喊OK、產險公會「建議」業者可受理

防疫險之亂未完待續,近日紛擾許久的防疫理賠相關問題爭議多時,特別是民眾是否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最為關鍵。週二(5/10)上午壽險公會率先發出聲明指出,為避免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同意以衛福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隨後下午產險公會也召開臨時理事會討論,不過,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未如壽險公會做出統一接受數位證明的決議,而是「建議」所屬會員公司,在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此聲明也代表是否接受數位證明作為理賠文件,將交由各產險公司決定。

日期:2022-05-10

全台防疫報導

「共存是妥協,但科學家從未放棄」亞東院長一席話感動無數人…如果你不幸確診該如何自處?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週一(5/9)記者會上,分享照護經驗時,一席話感動無數人、獲讚「真的很有智慧」,隨著本土疫情升溫,民眾對於何時該快篩、何時該做PCR,以及確診時該如何領藥,仍是一頭霧水。《今周刊》整理以下QA,帶你快速了解目前疫情政策,保護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

日期:2022-05-10

全台防疫報導

緩了2天確診又飆5萬,台北首破萬例!中重症+48...新北亞東孕婦死因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二(5/10)公布國內新增50,8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0,780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4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另一方面,針對藍營質疑中央阻擋廠商進口快篩試劑,指揮中心特此澄清表示,只要合乎食藥署緊急授權的快篩試劑「從未禁止進口」。

日期:2022-05-10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保單理賠認定有解!產險公會也讓步,「有條件同意」數位證明取代醫師診斷書

編按: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壽險公會週二(5/10)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避免大量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產生醫療排擠,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新冠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之權利。而產險公會下午發表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並請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資證明效力之數位證明文件」,與先前表態不配合,有明顯的讓步。可說是壽險、產險公會都同意,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可取代醫師診斷書。

日期:2022-05-10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12死!本土40263例,中重症+71 今年最小重症,未滿1歲童抽搐住加護病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40,3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263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2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

日期:2022-05-09

全台防疫報導

陳文茜嘆「9歲童染疫沒輝瑞口服藥可吃」,林氏璧轟「對新冠用藥完全誤解」,罵也要有水準

台灣疫情嚴峻,每天本土確診人數破萬例的飆升,讓民眾排隊搶快篩、衝急診想檢測PCR,加上中重症人數不斷增加,讓醫療量能非常吃緊;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日以「疫情中三個女人的故事」為題,批評政府管控新冠藥物,讓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以公開信反駁,內容錯誤「對新冠用藥完全誤解」,怒斥陳文茜「您也罵得正確有水準一點」。

日期:2022-05-08

全台防疫報導

「擠床壓力」提前引爆!台大婦產名醫憂心:若放寬收治標準,未來正常孕婦生產都可能住不了院

台灣本土確診案例中,日前一名孕婦染疫導致母親與胎兒不幸雙亡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台大婦產科醫生施景中表示,現在醫院「擠床壓力」已經發生,呼籲應該要調整孕婦收治相關規定;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週就會針對該議題召開會議討論。不過隨著確診人數暴增,醫療量能相當吃緊,有許多護理師反應有確診的同仁,因為醫院人力不足被強迫返回工作崗位,羅一鈞解釋,醫院召回人力部分「確診醫護一定是最後一個順位」,如果不得已被召回,也只會照顧確診者。

日期:2022-05-08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新制今上路!這類人取消電子圍籬、僅匡「密切接觸親友」 5大QA一次看

本土確診指數型成長,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將原本的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接觸者,縮減為僅限同住親友,職場及學校則採自主應變,同時也取消居家隔離者電子圍籬管制,今日起實施。另外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也將原本的10+7改為7+7,以下整理5大QA一次看。

日期: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