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就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就醫共有2292項結果
健康

「看病要貴180-350元」這3家大型醫院升格醫學中心!為何本次醫院評鑑是史上最難評?

衛福部週二(2/6)公布睽違7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共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以及部立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增加,新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1家醫學中心。原先傳出醫學中心地位不保的萬芳醫院仍在榜上,此評鑑結果也打破原先醫學中心的家數限制。健保署預估,新增的這3家醫院每日門診總數約有1萬名病人、急診每日總數約500多人,部分負擔將受影響。自3月1日起,門診從新台幣240元漲為420元、急診400元漲為750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針也針對醫學中心評鑑結果發表4點看法,也說學會會員反映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建議若能在去年評鑑申請作業程序上,醫學中心新增容額說明清楚會更妥善。只不過,什麼是醫院評鑑?對民眾就醫有何影響?為何這次評鑑又會被認為「史上最難評」?

日期:2024-02-06

保險

實支險改革 以重傷險、手術險強化防護網 醫療保障大補帖 三張保單必備

去年底,多張實支實付醫療險下架或改變核保規則,民眾想要補齊醫療保障,除了實支險最為必要之外,保險業者建議,還可補強重大傷病險、手術險等兩款保單。

日期:2024-02-05

健康

34歲羽球好手周天成罹大腸癌…拿下今年首冠「我撐過來了」!生活規律、飲食清淡為何會罹癌?

拿下泰國羽球大師賽冠軍後,34歲的周天成躺在地上若有所思,他的專屬物理治療師高敏珊坐在教練席上激動低頭禱告,他們知道這一冠得來不易,全因去年周天成被診斷出罹患癌症。

日期:2024-02-05

健康

不要罹癌就裸辭 維持昔日生活很關鍵 癌後餘生 切記「吃睡」皇帝大

在台灣,癌症已蟬聯四十一年十大死因之首。所幸,隨著癌症篩檢及醫療科技進步,癌友擁有五年以上的存活率不再困難。但如何放鬆過正常生活,仍是許多癌友面臨的重要課題。

日期:2024-02-05

職場

台大法律系畢業卻去當主婦,公公意外半身癱瘓、高材生轉身賣保險…「不搏感情」3個月拚到業界頂尖1%

(今周刊1416-1417)頂著飄逸長髮,長相甜美的公勝保經資深行銷副總經理陳郁瑄,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但她搶眼之處絕不僅止於形象管理。去年,她拿下有「保險業奧斯卡」之稱的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專業顧問獎」,最近也幫母親買了戶千萬宅,還送了輛價值兩百多萬元的特斯拉給老公當禮物。論專業、事業、財富,陳郁瑄已經能和「富足」二字畫上等號。

日期:2024-02-05

政治社會

近三年酒駕防制陷瓶頸 司法轉介醫療行政負擔大 「醫法雙軌」嚴堵酒駕 累犯酒癮須矯治

過去十年,台灣酒駕防制有進步,取締件數及死傷人數幾乎砍半,但近三年卻陷入瓶頸。要徹底解決酒駕,須靠司法嚴懲、醫療介入雙管齊下,這兩大面向該怎麼做才能更好?

日期:2024-01-31

健康

自費治療1個月20萬,2年就要480萬!30歲他確診肝癌:那時我面對「活著破產、放棄等死」的抉擇

文/鄭名威大家都說三十而立,而我是30而「慄」。這一年我買了人生第一台車、和老婆創業開旅行社、心愛的女兒出生,也是這一年,檢查出了6公分的腫瘤。從小生長於破碎家庭,自從知道確診癌症後,我抱著才6個月大的女兒痛哭,深怕自己倒下,讓這噩夢延續到下一代。

日期:2024-01-17

健康

肺癌「家族遺傳」發生率竟高抽菸1倍!篩檢上路500天救逾900個家庭:肺結節0.6公分以下就別太擔心

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中,肺癌首度成為我國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也是也是台灣及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2022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21.8人,相較2021年每十萬人26.0人,已下降16.2%,卻仍占當年度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4%)。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也成為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上路500多天以來,已有78,000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956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5.1 % (813人),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民眾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日期:2024-01-16

健康

選舉結果不開心?大選激情過後「選舉症候群」更會顯現 精神科醫師親授「5要點」預防

2024總統大選開票告一段落,幾家歡心、幾家愁,除了候選人情緒激動外,不少支持的選民心情也跟著高漲低落,進而出現生理、心理出狀況,精神科醫師提醒:「選舉症候群在選舉完後更容易顯現,主要是選舉前的希望跟期待不見,這時出現較多負面情緒造成憂鬱、焦慮。」

日期:2024-01-13

政治社會

我有病?我沒病?撕不掉的污名化標籤比疾病更可怕

世界衛生組織揭露, 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愛滋病是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口最嚴重的三大疾病,生理疾病能靠藥物緩解,而心中烙印的傷又該如何療癒?#MeToo 掀起社會大眾的思辨風潮,藉由被害人勇敢說出過往傷痛,讓同樣也因擔憂外界異樣眼光,或被貼上污名化標籤的憂鬱症與愛滋病友,可以有病識感、不再躲藏逃避。儘管不同疾病間存在各自的挑戰與難題,但唯有正視與面對的勇氣,才能促使大眾放下偏見與有色眼光,共同建構更溫暖包容的社會。

日期: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