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就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就業共有4655項結果
金融

匯聚資金資源到位,點亮新創發展前程,預約未來護國群山, 第一屆「新創100大」開放報名

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及電子業發展,源於一九七四年起的超前部署,如今台灣的新創企業需要更多資源挹注、更多目光關注,預約台灣未來護國群山!今年為創投引進台灣40年,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創投公會)在此關鍵時刻,從投資人角度出發,啟動「新創100大」計畫,號召台灣新創企業報名參與,展現創意、競爭力與未來願景,逐步成為未來獨角獸!

日期:2024-05-20

理財

股票基金房產...40歲前投資全軍覆沒,他只花5年財富自由、45歲提早退休:給年輕人的6個建議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即將屆滿20年。老黑坦言其實年輕時是理財阿達,40歲前所有投資理財唯一沒賠錢的是放定存,其他不管股票、放貸、房產、基金,一律全軍覆沒,只花了五年認真準備就達到財務自由目標。現在的年輕世代背負了沈重的責任和壓力,本文提供6項學習和職場的建議給還在學或處於職涯前期的年輕人。

日期:2024-05-20

教育

老爸分享如何教出台大學霸兒、本尊跳出來:其實像養放山雞...為何說優秀不一定是「教出來的」?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仍是台灣不少家長的教育理念,大學該念什麼科系才有出路,更是過往一再討論議題。有名家長在社群Dcard分享育兒經驗,談到台大數學系畢業的兒子,他寫下家長該如何陪伴孩子及引導,也提及自己在兒子各階段帶來深遠影響,文中滿是自豪;不過文章卻引起正反意見,兒子本人則在文章下方還原自己的成長歷程。

日期:2024-05-17

房地產

曾到蒙古看房,倫敦、天津…海外投資9間房 前瑞銀董事總經理自剖:馬來西亞持有10年卻倒賠原因

近年來台灣房價不停上漲彷彿看不到盡頭,不少房產投資人開始「投資海外房地產」,同樣價位、甚至更低價位可買到比台灣坪數更大、格局更漂亮的房子。有多國房產投資經驗、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建議:「海外房產值不值得買,不是價格高低問題,而是升值空間是否比台灣高。」因為「便宜」可能只是紙上數字,投資海外房地產的不確定風險非常多,地段發展、兩地匯差、往返機票旅宿等處理成本都要思考進去,並不是只有買房價格如此簡單而已。

日期:2024-05-16

國際總經

看懂歷史數據 擬定利率變局應變錦囊 盤點美國九次降息 四大不敗資產出列

在各種雜音與疑慮中,美國聯準會再次表態至今仍在朝往降息之路前進;但降息對各類資產價格的影響究竟如何?一份關鍵報告提供重要參考。

日期:2024-05-15

理財

大約在冬季!

聯準會今年是否會降息,是投資大眾最關切的問題,何時降息?幅度多少?可能要等到年底才會有明確的答案。

日期:2024-05-15

台股

世芯(3661)獲利新高,股價卻沒跟上!美股似重演2023下半年歷史...達人:掌握一關鍵撿便宜

近期有許多投資朋友問我,他們搞不懂AI族群基本面好,股價為何卻不好…甚至有許多個股營收創新高,財報表現亮眼,股價卻崩跌或破底?而我認為這是兩大因素造成:1.全球AI類股股價與基本面的乖離率正在收斂。2.台股資金始終只有一套,所以當資金集中在非電族群,電子族群的表現就會變得特別疲軟。

日期:2024-05-15

國際總經

拜登動手了!美國宣布對7大中國製品開徵高關稅,電動車、半導體、鋼鐵鋁、太陽能電池…範圍稅率一次看

白宮於官網宣布,經過美國貿易代表的深入審查後,總統拜登正在採取行動,保護美國工人和美國公司免受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影響。拜登指示,提高鋼鐵和鋁、半導體、電動車、電池、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船舶等7大戰略領域的關稅。白宮表示,今天的聲明反映拜登始終支持美國工人的承諾,當面對來自國外的反競爭、不公平做法時,將部署一切必要的工具來保護美國工人和工業。

日期:2024-05-14

勞保勞退

月領18600元和一次領老年給付180萬哪個好?勞退、勞保年金我能領多少,請領條件、算式一次看

不少人會為了退休後如何生活感到擔憂,也會問究竟能在勞保局領到幾筆退休金?事實上,政府提供3筆退優金,包括勞保老年給付(勞保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以及國民年金。其中,最多人關注的就是勞保老年給付,由於可以選擇月領或一次領,就得清楚計算哪個划算。以平均投保薪資4萬、年資30年來算,月領算式取高的是18600元,一次領為180萬,其實只要領97個月、也就是8年1個月,就會超過180萬了。今周刊帶您一次搞懂勞保老年給付(勞保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新舊制、請領條件和申辦流程為何。

日期:2024-05-14

政治社會

連40個月「生不如死」、總人口續跌、僅這縣市持平!不再愛生龍寶寶?兩觀念無解:恐比12年前還少

台灣生育率下探,在大部分老一輩民眾的觀念裡,都會希望家中生個「龍子龍女」,討個吉利,因此也帶動每逢龍年都會有相較其它年更好的生育率。不過,根據內政部4月最新人口統計,出生人數持續低於死亡人數,4月嬰兒出生數1萬人、死亡數1.6萬人,死亡比出生多了5,901人,已連續40個月「生不如死」。回顧過去幾次龍年新生兒數,1988年有34.2萬名新生兒,較前一年多2.8萬;2000年新生兒數為30.5萬人,較前一年增加2.2萬;2012年為22.9萬,比前一年高出3.3萬。有人認為,一是龍寶寶對現在年輕人來說根本不算誘因、年輕人不care生肖;二來就是怕養不起、不想生。以全國來看生死人數,4月只有桃園市持平,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0.04、出生人口只比死亡多了7人,其他縣市則是全盤皆墨。若單以出生率來看,雲林縣的粗出生率為千分之8.22最高,其次是台東縣千分之7.92;而基隆市的出生率僅千分之4.01為全國最低,而人口最大城市新北市則是千分之4.04次低。

日期:2024-05-10